郊垧漫记:旷野与炊烟的絮语
我是在一张泛黄的旧地图上遇见“郊垧”二字的。那地图是在旧货市场的角落里淘来的,边缘卷着毛边,像被岁月揉皱的信纸,“郊”字的捺笔拖得很长,几乎要延伸到地图外的空白处,“垧”字的“土”旁沾着点褐色的污渍,像是从旷野里带回来的泥土。地图上标注着“光绪年间城郊舆图”,用淡蓝色的线条勾勒出城市的轮廓,城外的郊垧地带画着稀疏的村落、蜿蜒的河流和成片的农田,还有几处用墨点标注的“樵夫歇脚处”“牧牛坪”,寥寥几笔,却像在我眼前铺开了一幅鲜活的旷野图景——晨雾中的田埂上,扛着锄头的农人慢慢走过,牛蹄踩在泥土上发出“噗噗”的声响,远处的村落里,炊烟像淡蓝色的丝带,在晨光中缓缓飘荡。
那天窗外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雨丝打在玻璃上,晕出一片模糊的水痕。我捧着地图,指尖轻轻拂过“郊垧”二字,忽然想起小时候跟着爷爷去城郊放牛的日子。那时的郊垧没有如今的高楼大厦,只有一望无际的田野和散落的村庄。春天,田野里开满了金黄的油菜花,风吹过,花海翻涌,像金色的波浪;夏天,麦子成熟了,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麦秆,阳光洒在上面,泛着耀眼的金光;秋天,稻田里一片金黄,收割机在田野里穿梭,留下一串串忙碌的身影;冬天,田野里积着厚厚的雪,洁白一片,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那时我还不知道“郊垧”这个词,只觉得城外的这片土地充满了生机和乐趣,是我童年最快乐的乐园。后来才知道,那样被田野环绕、被炊烟笼罩的地方,就是古人说的“郊垧”。
再后来,我总爱往城市边缘的郊垧地带跑,不是那些被开发成度假村的地方,而是真正还保留着旷野本色的郊垧——田埂上还留着农人踩出的脚印,河边的柳树上挂着孩子们放风筝留下的线,村口的老磨盘上还沾着去年的麦麸,风一吹,麦麸随风飘散,像细碎的时光。有次在江南的一座小城,我找到了一片位于城市东郊的郊垧,这里没有喧嚣的车流,没有林立的高楼,只有成片的稻田、清澈的小河和几座散落的村落。村口的老槐树要两个人才能合抱,树干上挂着个破旧的鸟巢,几只麻雀在树枝间跳跃,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欢迎远方的客人。
沿着老槐树旁的田埂往里走,我看见一位老农正在田里插秧。他戴着斗笠,挽着裤腿,双脚踩在泥泞的田里,手里拿着一把秧苗,熟练地往田里插。秧苗在他手中排列得整整齐齐,像绿色的棋子,铺满了整个稻田。“姑娘,要不要来试试?”老农抬头看见我,笑着问道。我点点头,挽起袖子,小心翼翼地走进田里,泥土没过脚踝,凉凉的,软软的。老农耐心地教我怎么插秧,“手要稳,脚要轻,秧苗插得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太深了不透气,太浅了容易倒”。我学着老农的样子,拿起秧苗往田里插,可插出来的秧苗歪歪扭扭的,和老农插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农看着我笨拙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没关系,慢慢来,多插几次就熟练了”。
在田里插了一会儿秧,我的衣服和裤子都沾满了泥水,可心里却充满了乐趣。我坐在田埂上休息,看着老农在田里忙碌的身影,看着成片的秧苗在风中轻轻摇曳,忽然觉得,这就是郊垧最真实的样子,充满了劳作的艰辛,也充满了收获的希望。老农告诉我,他在这片田里种了一辈子的庄稼,从春天的插秧,到夏天的除草、施肥,再到秋天的收割,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这土地就像我的孩子一样,你对它好,它才会给你回报”,老农的语气里充满了对土地的热爱和敬畏。
从稻田里出来,我沿着小河往前走。小河的水清澈见底,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和游动的小鱼。河边的柳树上,几只燕子在叽叽喳喳地叫着,时而俯冲下来,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不远处,有几个孩子在河边钓鱼,他们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拿着鱼竿,眼睛紧紧地盯着水面,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鱼上钩的机会。“姐姐,你要不要来钓鱼?”一个小男孩看见我,热情地问道。我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看着他手里的鱼竿。小男孩告诉我,他们经常来这里钓鱼,这里的鱼虽然不大,但是很新鲜,钓上来后可以带回家煮汤喝。
我们聊了一会儿天,小男孩忽然兴奋地喊道:“上钩了,上钩了!”他用力一拉鱼竿,一条小鱼被钓了上来,在鱼钩上挣扎着。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把小鱼从鱼钩上取下来,放进身边的小水桶里。“你看,这条鱼多可爱”,小男孩高兴地向我展示他的战利品。看着小男孩开心的样子,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我也经常和小伙伴们在河边钓鱼、捉虾,那些简单而快乐的时光,如今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沿着小河继续往前走,我来到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村落里的房子大多是白墙黑瓦的江南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田野间。村口的空地上,几位老奶奶坐在石凳上聊天,手里拿着针线,一边缝补衣服,一边说着家常。她们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却洋溢着淳朴而温暖的笑容。“姑娘,从哪里来啊?”一位老奶奶看见我,笑着问道。我告诉她们,我是从城里来的,喜欢这里的郊垧风光。老奶奶们热情地邀请我去她们家里做客,还给我端来了茶水和自己做的点心。
在一位老奶奶家里,我看到了很多老旧的物件——掉了漆的木柜、缺了角的瓷碗、生锈的镰刀,这些物件虽然已经破旧,却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记忆。老奶奶告诉我,这些物件都是她和老伴年轻时用过的,现在虽然不用了,但是舍不得扔掉,就一直放在家里,留个念想。“以前我们的日子虽然苦,但是很充实,每天在田里劳作,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聊天,很开心”,老奶奶的语气里充满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从老奶奶家里出来,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村落里的炊烟袅袅升起,在空中汇聚成一片淡蓝色的云雾,笼罩着整个村落。田野里,农人们也陆续收工回家了,扛着锄头,牵着牛,慢慢地走在田埂上。远处的小河边,孩子们也收拾好渔具,蹦蹦跳跳地回家了,他们的笑声在旷野中回荡,久久不散。
我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温暖和感动。郊垧的日子没有城市里的繁华和喧嚣,却有着最真实、最淳朴的生活。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自己的双手耕耘着土地,收获着希望,他们的生活简单而充实,充满了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
后来,我又去了很多地方的郊垧。在北方的一座城市,我见过冬天的郊垧,田野里积着厚厚的雪,洁白一片,像一个童话世界。农人们在家里猫冬,偶尔会出来扫扫雪,或者在院子里劈柴,为来年的春耕做准备。村口的小卖部里,几个老人围在一起下棋、聊天,炉火在炉膛里燃烧着,发出温暖的光芒。
在西部的一座城市,我见过秋天的郊垧,田野里一片金黄,玉米成熟了,沉甸甸的玉米棒挂在玉米秆上,像一个个金色的灯笼。农人们忙着收割玉米,收割机在田野里穿梭,发出“隆隆”的声响。孩子们在田野里奔跑、玩耍,捡拾着掉落的玉米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南方的一座城市,我见过夏天的郊垧,田野里的水稻长势喜人,绿油油的稻叶在风中轻轻摇曳,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农人们在田里除草、施肥,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流淌下来,滴落在泥土里。河边的柳树上,蝉在不停地鸣叫着,像是在为农人们加油鼓劲。
每一处郊垧都有不同的风景,却都有着同样的淳朴和安宁。在这里,没有城市里的尔虞我诈,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冷漠,只有浓浓的人情味和对生活的热爱。我喜欢在郊垧的田埂上散步,感受泥土的芬芳和田野的生机;我喜欢在郊垧的村落里停留,倾听人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生活;我喜欢在郊垧的旷野中仰望星空,看着满天的繁星,感受宇宙的浩瀚和宁静。
有次在北方的一处郊垧,我遇见了一位养蜂人。他的帐篷搭在田野间,帐篷外摆满了蜂箱,蜜蜂在蜂箱周围飞舞着,发出“嗡嗡”的声响。养蜂人告诉我,他每年都会随着花期的变化,带着蜂箱在不同的郊垧之间迁徙,哪里有花,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蜜蜂是很勤劳的小动物,它们每天都在不停地采蜜,为人们带来甜蜜”,养蜂人一边检查蜂箱,一边对我说。他的脸上布满了风霜,却有着一双明亮而坚定的眼睛,像郊垧里的星星。
我在养蜂人的帐篷里待了很久,听他讲着养蜂的故事,看着蜜蜂在田野间飞舞。养蜂人给我倒了一杯新鲜的蜂蜜水,蜂蜜水甜甜的,带着花香,喝在嘴里,让人感到无比的惬意。“这就是郊垧的味道,是大自然的馈赠”,养蜂人笑着说。
还有一次,在西部的一处郊垧,我遇见了一位牧羊人。他赶着一群羊在田野里放牧,羊群在田野里吃草,像一片白色的云朵。牧羊人坐在草地上,手里拿着一根羊鞭,偶尔会挥动羊鞭,发出“啪啪”的声响。他告诉我,他从小就跟着父亲放羊,对这片郊垧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也养育了这些羊,我们要好好爱护它”,牧羊人的语气里充满了对土地的感恩。
我跟着牧羊人在田野里走了很久,看着羊群在田野里悠闲地吃草,看着牧羊人脸上的笑容,忽然觉得,郊垧的生活虽然简单,却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在这里,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传承着古老的生活方式。
在郊垧里待得久了,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这些地方。我喜欢这里的空气,清新而纯净,带着泥土和花草的芬芳;我喜欢这里的人们,淳朴而善良,有着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温暖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的生活,简单而充实,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有时候,我会帮农人们在田里干些农活,虽然很累,但是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却充满了成就感;有时候,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在田野里玩耍,听他们讲着郊垧里的趣事,感受他们的天真和快乐;有时候,我会坐在田野里,静静地看着夕阳西下,看着晚霞染红天空,感受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美好。
我知道,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很多郊垧地带可能会被开发成工业区或住宅区,那些曾经的田野和村落可能会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我希望,那些藏在郊垧里的美好和温暖,能够一直留在人们的心里,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因为这些美好和温暖,是我们生活中最珍贵的财富,是我们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的一丝慰藉,是我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的见证。
我还会想起第一次遇见“郊垧”二字时的那个雨天,想起那张旧地图上的淡蓝色线条,想起江南郊垧里的稻田、小河和村落,想起北方郊垧里的雪景、炉火和老人,想起西部郊垧里的羊群、星空和牧羊人。我想,“郊垧”这两个字,会一直刻在我的心里,像一枚带着泥土芬芳的印章,印在我记忆的扉页上。
每当我感到疲惫、感到迷茫的时候,只要想起这些郊垧,想起那些在田野里劳作的人们,想起那些温暖的笑容和淳朴的故事,我的心里就会充满力量,就会重新找回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和浮躁,我们可以回到郊垧,回到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土地上。在这里,我们可以种一块菜地,养几只鸡,在田野里散步,在河边钓鱼,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在那里,我们可以看着太阳升起又落下,看着四季轮回,看着田野里的庄稼发芽、生长、成熟,看着孩子们在田野里奔跑、玩耍、长大。我们可以感受泥土的温度,感受阳光的温暖,感受风的气息,感受雨的滋润,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生活的美好。
这就是郊垧,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地方,一个有着最淳朴、最真实生活的地方。它不像城市那样繁华,却有着最迷人的风景;它不像景区那样精致,却有着最浓厚的人情味。它藏在城市的边缘,藏在自然的怀抱里,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感受,去守护。
我会一直记得它,记得那些在郊垧里度过的日子,记得那些温暖的人和事,记得那些属于郊垧的味道和风景。因为我知道,这些都是属于我的回忆,都是属于我们所有人的回忆,都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回忆。我会带着这些回忆,继续寻找郊垧的痕迹,继续感受郊垧的美好,继续守护郊垧的温暖,让郊垧的故事永远流传下去。
风又吹起来了,带着田野里的花香,吹过我的脸颊。我站在郊垧的旷野中,看着远处的炊烟,看着天边的晚霞,心里充满了平静和安宁。我知道,只要我们心中还有郊垧,只要我们还热爱这片土地,郊垧就永远不会消失,它会一直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我们的故事里,活在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