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站在第七深渊地下七层的标准训练场内。这里与医疗区的苍白精致截然不同,四面是厚重的、布满陈旧撞击凹痕和能量灼烧印记的暗沉金属墙壁,头顶高耸的穹窿没入阴影,只有几束冰冷的探照灯光柱打下,在布满灰尘和细小碎砾的地面上切割出明暗交织的区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混合了臭氧、金属锈蚀和某种难以名状的、类似干涸血液的陈旧气味。
这是他重伤后,第一次踏入这里。身上不再是病号服,而是换上了收容所标准的灰色作战训练服,布料坚韧,关节处有特殊加固。动作间,还能感觉到肌肉深处传来的、未曾完全消退的酸软,灵魂层面也隐约残留着淬炼能量后的细微“刺痛”感。但与之前那种仿佛踩在棉花上的无力相比,此刻脚踏实地、感受着自身力量在体内重新流淌的感觉,让他恍如隔世。
苏小婉站在训练场边缘高处的观测廊内,透过厚重的防爆玻璃,目光紧盯着下方的林风和她面前数个悬浮的数据屏。陈默则双手抱胸,靠在她旁边的金属栏杆上,神情平静,看不出喜怒。
“测试项目一:基础能量掌控与形态转换。”苏小婉清冷的声音通过场内扩音器传来,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准备。”
林风深吸一口气,训练场内陈旧而略带血腥味的空气灌入肺腑,反而让他精神一振。他闭上眼,意识瞬间沉入那座位于灵魂深处的“熔炉”。淡金色的炉火稳定燃烧,与S-002石碑的连接通道虽然只修复了部分,但传来的能量流精纯而顺畅。
他抬起右手。
没有耀眼的爆发,一层凝实、近乎透明的淡金色菱形力场盾瞬间在他小臂外侧展开。盾面光滑如镜,边缘流淌着细微的、几乎看不见的能量波纹,结构稳定得惊人。与受伤前那光芒夺目却结构略显粗糙的“壁垒盾”相比,这面缩小版的力场盾更加内敛,也更加……“经济”。消耗的精神力大幅降低,维持起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能量输出稳定。结构完整度百分之九十八。维持能耗低于预估百分之十五。”苏小婉的声音及时反馈。
林风心念微动。
臂盾瞬间分解,化作数十片巴掌大小、边缘锋锐的淡金色飞梭,如同拥有生命的鱼群,在他周身空气中灵巧地穿梭、盘旋,划出一道道冰冷的金色轨迹。这是他对淬炼后力量的一种精细化应用尝试,将防御性的力量转化为具备一定攻击和干扰能力的形态。
飞梭穿梭的速度越来越快,带起细微的破空声。林风集中精神,试图同时精确操控所有飞梭的运动轨迹。起初还有些滞涩,个别飞梭会出现轻微的颤抖或偏离,但随着他精神力的高度集中,对那股淬炼后如臂指使的力量越发熟悉,飞梭群的运动逐渐变得流畅而精准,如同一支训练有素的微型舰队。
“多目标同步操控精度,达到标准值百分之八十七。精神负荷,中等。”苏小婉记录着数据。
下一刻,林风眼神一凝。
所有飞梭骤然停滞,然后如同受到无形力量的牵引,瞬间向他掌心汇聚!光芒闪烁间,一柄长约一米二、通体流淌着淡金色光晕、造型古朴却带着无匹锋锐之意的能量长枪,被他紧紧握住!
长枪入手沉重,并非物理上的重量,而是能量高度凝聚带来的质感。枪尖处,空气自发地微微扭曲,发出极其细微的、仿佛能撕裂耳膜的嗡鸣。
这是他目前能实现的、最具攻击性的形态转换。将“承载”的厚重,通过淬炼与意志的塑造,转化为“弑神”的锐利!
他手臂猛地向前一刺!
没有刺向任何标靶,只是对着空气。但枪尖所过之处,留下一道短暂存在的、肉眼可见的淡金色扭曲轨迹,仿佛空间都被这一枪的锐意所撕裂!训练场内响起一声短促而尖锐的音爆!
一股反冲力顺着枪身传来,让林风手臂微麻,灵魂层面的“刺痛”感也清晰了一分。这攻击形态对精神和能量的负荷,远高于防御和操控。
他缓缓散去长枪,气息略微有些紊乱,但眼神明亮如火。
“攻击形态凝聚完成。瞬间能量爆发强度,达到受伤前标准值的百分之九十。结构稳定性良好,但反冲力与精神负荷较高,建议谨慎使用。”苏小婉做出了总结。
陈默看着下方收势站立的林风,微微点了点头。“以点破面,扬长避短。你找到了适合现阶段的路子。”他的评价言简意赅,但其中的认可意味,让林风心中一定。
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连接通道尚未完全修复,淬炼的深度和力量的规模都远未达到极限。但至少,他重新拿回了战斗的资本,并且,是以一种更高效、更具潜力的方式。
叶晚晴的“训练场”,就在她自己的隔离病房内。没有冰冷的金属墙壁和探照灯,只有柔和的灯光和洁白的四壁。但这片看似安宁的空间,对她而言,其凶险程度丝毫不亚于林风所在的训练场。
她盘膝坐在房间中央的软垫上,双眼紧闭,眉头微微蹙起,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她在与自己战斗。
体内,那轮“皎月”银辉依旧散发着温和而纯粹的光芒。但当她尝试着,像之前那样,通过“意愿”而非“指令”去引导光芒时,却遇到了阻碍。
她希望能在身前凝聚出一面小小的、用于格挡的光盾。这个念头(意愿)很清晰。然而,体内的银光只是微微荡漾了一下,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石子,泛起涟漪,却并未按照她的“意愿”汇聚成盾。反而,一丝丝银色的光雾不受控制地从她体表溢散出来,如同拥有自我意识般,向着房间角落一盆用于监测环境能量变化的、有些蔫黄的绿植飘去。
光雾轻柔地笼罩了那盆绿植。
下一刻,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绿植蔫黄的叶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翠绿、饱满,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甚至比它健康时更加青翠欲滴。
而叶晚晴,则感到一阵微弱的眩晕,仿佛刚才那不受控制的溢散,消耗了她某种本质的东西。
苏小婉的声音通过病房内的隐藏扬声器响起,冷静地分析着:“能量自发趋向于‘净化’与‘滋养’特性,对生命体表现出强烈亲和性。对非生命体结构塑形(光盾)的‘意愿’响应度低。推测其力量本质更偏向‘生命规则’与‘秩序恢复’,而非单纯的物质或能量操控。”
叶晚晴睁开眼,有些沮丧地看着那盆焕然一新的绿植,又看了看自己空空如也的双手。
“我……我还是控制不好……”她的声音带着挫败感。
“不是控制的问题。”苏小婉纠正道,“是理解与引导的方向问题。你的力量似乎拥有其内在的‘倾向性’。强行让它去做违背其本质倾向的事情,就像让水往高处流,事倍功半。你需要做的,是更深入地理解它的‘倾向’,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寻找实现你目标的方法。”
理解它的倾向?叶晚晴若有所思。她回想起银光对林风灵魂创伤的安抚,对那盆绿植的滋养,以及在格陵兰时,对“混乱”与“恶意”的抹除……净化、滋养、守护、定义秩序……
一个模糊的概念在她心中形成。或许,她无法像林风那样凝聚出坚硬的光盾,但如果……如果是将银光化作一种“拒绝伤害”的领域?或者是一种“加速愈合”的屏障?
她再次闭上眼,不再执着于“光盾”这个具体形态,而是将“意愿”集中在“保护”、“隔绝危险”这个概念本身。她将自己希望被守护的念头,与体内银光那“定义秩序”、“净化异常”的倾向结合在一起。
渐渐地,她体表再次溢散出银色的光雾。但这一次,光雾没有飘向别处,而是如同温顺的纱幔,缓缓以她为中心扩散开来,形成一个直径约两米的、极其淡薄的银色光晕区域。
光晕区域内,空气似乎变得更加“洁净”,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宁与祥和感弥漫开来。苏小婉注意到,监测仪器上,这个区域内的一切能量波动都变得异常平缓、稳定,仿佛被某种更高的规则强行“抚平”了。
“区域性秩序场初步形成。范围内能量活跃度降低百分之七十,具有微弱物理与精神异常状态抵抗效果。”苏小婉快速记录,“虽然不具备物理防御强度,但作为辅助与干扰领域,具备独特价值。”
叶晚晴感受着周身那片温和的银色光晕,虽然没能凝聚出理想中的盾牌,但这种创造出一个小小“安全区域”的感觉,让她第一次对自身的力量,生出了一种微弱的、却是积极的“成就感”。
她似乎开始摸到了一点与体内这庞大光芒共处的门道——不是对抗,不是强行扭曲,而是理解、顺应,然后在其允许的范围内,引导它实现自己的目的。
就在林风初试锋芒,叶晚晴摸索前路的同时。
第七深渊外部,某处无法被任何常规手段探测的虚数空间夹缝中。
无数由纯粹信息和黑暗能量构成的、如同神经网络般的触须,在虚无中缓缓蠕动、交织。在这庞大网络的中心,一颗由冰冷逻辑和吞噬欲望构成的“意识”,正处理着从那个废弃通风管道内的“眼睛”传回的信息流。
“目标A(林风):战斗能力恢复进度,超出预期。能量性质改变,威胁等级提升。”
“目标b(叶晚晴):力量掌控度初步提升,表现形态与‘生命’、‘秩序’侧关联性确认。价值评估,大幅上调。”
“第七深渊防御体系,无明显漏洞。渗透计划,需调整。”
冰冷的意念如同数据流般闪烁。
“启动‘种子’第二阶段。”
“引导‘嫉妒’……”
“目标:制造内部裂痕,创造接触‘源初之光’的机会……”
无形的阴影,如同扩散的墨汁,在第七深渊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悄然酝酿着新的波澜。初试的锋芒与新生的萌芽,尚未意识到,更隐秘、更针对性的风暴,已然在黑暗中张开了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