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星”行动进入最后二十四小时倒计时。收容所内的空气仿佛被拉成了细密的丝线,紧绷而透明。常规的训练和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剩下的,更多是心态的调整和……等待。
这种等待并非闲适,而是一种悬浮状态,介于决绝的勇气与对未知的隐忧之间。为了缓解这种无形的压力,也或许是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三人不约而同地避开了那些充斥着数据和武器的空间,聚集到了生活区那个小小的、带模拟景观窗的厨房角落。
“根据营养学和能量消耗模型,在高压任务前摄入适量碳水化合物与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和精神集中度。”苏小婉一边说着,一边从恒温储藏柜里取出几份标准军用口粮,动作精准得像在操作精密仪器。
林风看着那几包印着冰冷编号的压缩食品,嘴角抽动了一下。“苏大学者,咱们这好歹也算‘最后的晚餐’吧?吃这个是不是有点……太‘程序正义’了?”
叶晚晴没说话,但看着那些口粮,也微微蹙起了秀气的眉毛,眼神里流露出一点点不易察觉的……嫌弃。
苏小婉动作一顿,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两人:“‘最后的晚餐’是带有强烈负面心理暗示的非科学表述。不过……你们有更好的提议?”她难得地流露出一丝可以被称之为“从善如流”的倾向。
林风眼睛一亮,打了个响指(虽然没什么声音):“等着!”
他转身跑向自己的休息室,片刻后,居然抱着一个小巧的、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电磁炉和一个密封锅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个漂浮的、装着各种食材的保鲜箱——这是他之前用贡献点从内部物资兑换处换来的,本想着偶尔改善伙食,没想到这时派上了用场。
“你这是……”苏小婉看着林风像变戏法一样拿出土豆、洋葱、胡萝卜甚至还有几块真空包装的肉类,表情有些空白,她的数据库里显然没有对应这种行为的预案。
“火锅……简化版。”林风咧嘴一笑,开始笨拙地处理食材,“没那么多讲究,一锅炖了,暖和,管饱,还……有人气儿。”
叶晚晴立刻来了兴趣,凑到林风身边,好奇地看着他切菜(手法堪忧),时不时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戳一下圆滚滚的土豆,眼中闪烁着孩童般的光彩。
苏小婉站在原地,看着林风手忙脚乱地试图同时照顾好几个锅具(他甚至拿出了一个小汤锅),又看看叶晚晴那全然不似面对神孽时的纯真好奇,她沉默了几秒,然后默默走上前,拿起另一把刀。
“你的刀工效率低下,且存在安全隐患。土豆切块体积应控制在2-3立方厘米为佳,受热均匀。”她语气依旧平淡,但手起刀落,哒哒哒一阵轻响,案板上的土豆瞬间变成了大小均匀的方块,看得林风目瞪口呆。
“我说……苏研究员,你该不会连厨艺技能都点满了吧?”
“基础生存技能之一。数据建模同样适用于食材处理。”苏小婉头也不抬,开始处理胡萝卜,速度同样惊人。
于是,在这片即将被深渊和星空之间的风暴席卷的孤岛上,出现了一幅奇异的画面:绝对理性的研究员在精准地切削蔬菜,能感知神只情绪的女孩在好奇地旁观,而身负弑神血脉的见习管理员,则在笨拙却专注地调制着锅底的汤料。空气中渐渐弥漫开食物朴素的香气,与收容所固有的消毒水味道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古怪却温馨的暖意。
汤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氤氲的热气模糊了模拟窗外的沙漠景观,也柔和了每个人的眉眼。
“我以前……最喜欢巷子口那家麻辣烫了,”林风一边搅动着汤勺,一边望着蒸汽,眼神有些飘远,“下班晚了,去热热地吃一碗,加很多辣,什么烦恼好像都能暂时烫掉。”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怀念。
叶晚晴双手托着下巴,专注地看着林风,仿佛在努力理解“麻辣烫”和“烦恼”之间的联系。她轻轻开口:“那个……比‘回响的悲鸣’……好吃吗?”
林风愣了一下,随即失笑,心里那点感伤瞬间被冲散了:“好吃多了!那可是能让人快乐的东西。”
苏小婉安静地听着,没有发表评论,只是将切好的最后一样食材放进盘子。她看着林风眼中一闪而过的落寞,又看看叶晚晴全然活在当下的纯粹,某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她精密如钟表的内心里,极轻微地拨动了一下齿轮。她忽然意识到,数据可以量化一个人的战斗力、精神抗性、能量等级,却无法量化他对一碗巷口麻辣烫的怀念。
食物准备好了,很简单,就是一锅热气腾腾的乱炖。三人围坐在小桌旁,窗外是虚拟的、壮阔而冰冷的沙漠星河,窗内是小小的、真实的、充满烟火气的温暖。
林风给每人盛了一碗,苏小婉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用餐具极其标准地开始进食,仿佛在进行一项严谨的生理补给任务。叶晚晴则学着小口吹气,然后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被烫得轻轻吸了口气,眼睛却满足地眯了起来,像只偷到腥的猫。
“怎么样?”林风有些期待地问。
“能量补充效率优于标准口粮17.3%。”苏小婉给出了她的评价。
叶晚晴则用力点头,声音带着被食物温暖后的软糯:“好吃!暖暖的……像……像太阳的味道。”
林风笑了,心里那点因为远征而生的忐忑,在这一刻似乎被这简单的温暖驱散了不少。“看来我这手艺,至少比削苹果强点。”
就在这时,收容所的灯光微微闪烁了一下,切换到了夜间模式,模拟窗外的星河变得更加璀璨夺目。
叶晚晴捧着碗,抬起头,望着那片绚烂的虚假星空,眼神渐渐又变得有些迷离。她放下碗,赤着脚走到窗边,手掌轻轻贴在冰冷的玻璃上。
“它们……在说话。”她喃喃自语。
林风和苏小婉也放下餐具,走到她身边。
“说什么?”林风问。
叶晚晴微微侧着头,仿佛在倾听着某种来自宇宙深处的旋律,她的声音空灵而带着一丝哀伤:
“它们在说……‘回家’……”
“很多很多……迷路的光……想回家……”
“但是……‘门’……关上了……有‘东西’……堵住了路……”
她的描述依旧破碎,却让林风和苏小婉心中同时一凛。这不再是关于“变暗”或“孤单”,而是指向了更具体的意象——“迷路的光”、“回家的路”、“被堵住的门”。这似乎与“净世教团”试图利用深空设备建立的“通道”或“坐标”隐隐对应。
难道,那些指向星空的“眼睛”,不仅仅是为了召唤“万物归寂者”,还可能是在……阻断某种东西的回归?
这个突如其来的、源自叶晚晴直觉的猜想,为即将到来的任务蒙上了一层更加复杂和神秘的色彩。
晚餐在一种混合着温暖、感伤与新的谜团的复杂氛围中结束。临分别前,苏小婉叫住了林风。
她递过来一个看起来像是金属胶囊的小物件。
“这是什么?新型营养剂?”林风接过来,入手微沉。
“定位与紧急生命信号发射器。”苏小婉语气平静,“内部嵌有我的个人识别码最高权限。如果……如果发生最坏情况,我们失散,或者通讯彻底中断,激活它。无论在哪里,我会找到你。”
她顿了顿,补充道,声音极轻:“数据,并非一切。”
林风握着那枚小小的胶囊,感觉它比任何武器或装备都要沉重。他看着苏小婉转身离开的、依旧挺直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暖流。
他回头,看到叶晚晴也正看着他,眼中是纯粹的信任和依赖。
星辰在低语,前路布满迷雾。但此刻他知道,他并非独行。这深埋于地下的、由一碗热汤、一句承诺和一枚冰冷胶囊构筑的微小温暖,将成为他穿越那片死亡之海时,最珍贵的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