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万小雅和云清朗都清楚,实验室的数据和走私案的线索,都只是拼图的一部分。要真正理解佛牌材质的奥秘,就必须追溯其源头——那个早已沉尸湖底、却仿佛幽灵般始终萦绕在故事背景中的关键人物:龙普陀和尚。
静心师太(何静)和赵建国缄口不言更多细节,唯一的希望,似乎落在了那个被拦截下来的音容身上。他在交出核心证据后,因情节轻微且有重大立功表现,已被依法从宽处理,目前处于监视居住阶段。经过一番心理疏导和利弊权衡,或许是为了争取更好的处理结果,或许也带着一丝厘清自身血脉渊源的渴望,音容最终同意,配合云清朗和万小雅,尝试拼凑出关于他那位神秘“师父”兼生父,以及那特殊佛牌的更多碎片。
在一个气氛缓和、更像是一次深度访谈而非审讯的房间里,音容面对着云清朗和万小雅,缓缓打开了话匣子。他的叙述,结合了何静在不同时期零碎透露的信息、他幼年时模糊的记忆,以及何静留下的只言片语。
龙普陀,并非他的真名。 据何静说,他来自东南亚某个与我国接壤、多山多雨林、信仰混杂的边境地区。那里小乘佛教与古老的万物有灵信仰深深交融,存在着一些游离于主流视野之外的修行者和秘术传承。龙普陀年轻时曾是寺庙里的行者,但他天资聪颖又野心勃勃,不满足于清修苦读,反而对古籍中记载的、关于“天铁”(陨石)、“地髓”(特殊矿物)铸造法器,能沟通神灵、凝聚“心力”的传说极为着迷。
“父亲……何静曾说过,”音容的声音带着一种疏离的平静,“龙普陀告诉他,自己在一次深入原始雨林的苦修中,偶然发现了一块非铁非石、触手温润、在特定月光下会隐隐流动光泽的奇特‘天石’。他坚信这是上古神明遗落的宝物,蕴含着非凡的力量。”
这块所谓的“天石”,根据音容的描述和万小雅的专业判断,极有可能是一块富含稀有金属元素、结构特殊的陨铁。这种来自外太空的物质,其形成环境和内部结构往往与地球矿物迥异,确实可能具备一些奇特的物理性质。
龙普陀如获至宝,凭借着自己从古籍和民间匠人那里学来的、夹杂着冶炼、化学和巫术的古老技艺,开始尝试熔炼和锻造这块“天石”。这个过程充满了不可知与危险性。何静曾心有余悸地提及,龙普陀的实验室(更像是一个简陋的工棚)曾发生过数次莫名的爆炸和诡异的光晕。
“他好像……用一种混合了特定植物汁液、矿物粉末和……据说是‘圣水’的复杂配方,作为冷却和淬炼的介质。”音容努力回忆着何静那些近乎梦呓般的片段,“他说,这不是普通的锻造,而是‘赋予灵魂’的仪式。需要在特定的时辰,配合特定的诵经和观想,让材料与锻造者的‘心力’融合。”
这种描述,在万小雅听来,虽然披着神秘主义的外衣,但其内核,或许正是一种极其古老、经验性的、利用生物化学和可能存在的微弱能量场(如诵经的特定声波频率、修行者的精神专注状态)来干预材料微观结构形成的过程。 龙普陀不懂现代科学,但他可能通过无数次的试错,偶然发现了一套能够激发或者说“引导”那块特殊陨铁内在潜能的处理方法。最终,他成功地将“天石”与其他一些辅助金属(可能用于调整硬度和成型)一起,制成了一批佛牌。这些佛牌,就是后来静心师太和赵建国用来实施控制与敛财的工具的原型。
“佛牌制成后,龙普陀坚信它们拥有凝聚信仰、放大愿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佩戴者心智的力量。”音容继续说道,“但他需要一个舞台,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这些佛牌‘价值’的地方。他选择了男扮女装,以‘静心师太’这个更具欺骗性和亲和力的身份潜入当时经济开始腾飞、人心躁动的内地。他认为,这里充满了渴望成功与精神寄托的‘肥羊’,是他传播‘法音’、积累功德(实质是财富)的理想之地。”
起初,龙普陀只是小范围地活动,利用佛牌那与众不同的材质和温润光泽(这本身就能吸引人),以及他精心编织的一套融合了佛法与成功学的说辞,吸引了一些信众,敛取了一些钱财。但真正的转折点,在于他遇到了赵建国。
赵建国当时正处心积虑地寻找快速积累资本和构建隐形权力网络的途径。他敏锐地发现了“静心师太”(龙普陀)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敛财能力,更在于那批独特的佛牌。赵建国或许不像龙普陀那样相信其“神力”,但他以一个精明政客和投机者的眼光,看出了这种难以复制的、带有神秘色彩的器物,在操控人心、构建身份认同、进行隐秘利益捆绑方面的巨大潜力。
两人一拍即合,形成了罪恶的同盟。龙普陀提供“技术”(佛牌和神秘主义包装)和前台身份,赵建国提供权力庇护、人脉资源和运作资本。他们开始系统地物色像刘志刚、郑斌这样有潜力但又渴望捷径的创业者,用精心设计的“机缘”将他们纳入彀中,通过佛牌作为媒介和精神控制的象征,逐步侵蚀、吞并他们的产业。
“但是,这种合作注定无法长久。”音容的语气带着一丝冷意,“龙普陀越来越沉迷于自己对佛牌‘神力’的研究和扩张他的‘宗教理想’,而赵建国则只关心如何更快、更安全地将财富变现和洗白。矛盾在利益分配和未来方向上逐渐激化。更重要的是……”
音容顿了顿,看向万小雅:“何静后来怀疑,赵建国可能私下里找人研究过佛牌的材质,虽然以当时的技术未必能完全破解,但他很可能意识到了这种材料本身蕴含的、超越迷信价值的、潜在的巨大利益(无论是科学还是军事上的)。龙普陀作为唯一掌握其来源和核心制作秘密的人,就成了赵建国无法容忍的、必须清除的障碍。”
于是,便发生了那场湖边的谋杀。龙普陀和尚,这个集探索者、工匠、骗术师于一身的复杂人物,最终被他贪婪的合作伙伴杀害,沉尸湖底,他所依仗的“天石”佛牌技术和秘密,也落入了赵建国手中。
“赵建国在除掉龙普陀后,试图继续复制佛牌的生产。”音容补充了关键的一点,“他可能找到了一些当年协助过龙普陀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边缘工匠,或者根据龙普陀留下的部分不完整的笔记进行尝试。但缺乏了最核心的‘天石’原料,以及龙普陀那套神秘的‘锻造仪式’,制作出来的仿品,虽然外观相似,但在你们发现的能量反馈和微观结构上,始终无法与最初的版本相提并论。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市面上的仿品,虽然材质特殊,但效应微弱很多的原因。老张警官查获的那批,很可能就是赵建国网络残余势力或者新的模仿者,根据不完整的配方制作出来的东西。”
至此,关于龙普陀和尚和佛牌来源的迷雾,被驱散了大半。
总结起来,佛牌的源头可以归结为:
1. 核心材料:一块来自东南亚边境雨林、结构特殊的陨铁(“天石”),其本身独特的元素构成和微观结构是产生一切效应的物质基础。
2. 制备工艺:龙普陀和尚掌握的一套融合了古老冶炼技术、生物化学(植物汁液、矿物淬火)和可能涉及精神能量引导(诵经、观想)的、经验性的、难以复制的独特处理方式。这套工艺无意中“激活”或“优化”了陨铁材料的某种内在潜能,使其形成了能够产生微弱但规则能量反馈的微观结构。
3. 最初用途:龙普陀赋予其宗教法器功能,用于凝聚信众、实施精神影响,并作为其敛财和实现个人野心的工具。
4. 后续演变:赵建国识其价值,合作后又因利益和独占秘密而杀人夺“技”,但复制失败,只能生产效果减弱的仿品。
万小雅听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困扰她许久的谜题,终于有了一个相对完整且逻辑自洽的解释。这并非神话,而是一个由特殊物质、古老技艺、人性贪婪和偶然发现交织而成的复杂故事。佛牌没有超自然力,但它所依托的物质科学原理,却足够引人入胜,为现代材料科学提供了一个极其珍贵的研究样本。
“谢谢你,音容。”万小雅真诚地说,“你提供的信息非常关键。”
音容微微颔首,脸上依旧是那种淡淡的、仿佛与这一切都已割裂的平静:“希望能对你们的研究有帮助。这也是……我了结与他之间因果的一种方式吧。”
离开谈话地点,坐进车里,万小雅依然心潮澎湃。她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城市景象,对云清朗说:“清朗,我现在更加确信了。龙普陀发现的陨铁和那套工艺,可能是一个巨大的科学宝库。如果能找到那块‘天石’的准确来源,或者哪怕只是彻底解析清楚现有样本的结构和形成机制,都可能带来无法想象的突破。”
云清朗握了握她的手:“方向已经越来越清晰了。剩下的,就是时间和坚持。家里有我,你放心去追。”
阳光透过车窗,洒在万小雅胸前的金刚杵吊坠上,反射出坚定而耀眼的光芒。科学的探索之路,往往始于一个不起眼的谜题,穿透层层迷雾,最终连接起古老的历史与未来的无限可能。而对云清朗和万小雅而言,他们的生活,也因这不断的探索与守护,而变得愈发丰盈和坚韧。前方的路,依然充满未知,但他们已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