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时分,云清朗抱着熟睡的儿子,与妻子万小雅并肩站在小院门前。晚风拂过,院中那棵老槐树沙沙作响,几片叶子旋转着落在万小雅肩头。她微微侧头,看着丈夫掏出那把已经有些年头的铜钥匙,插入锁孔时发出熟悉的“咔哒”声。
“总算回来了。”云清朗轻声说道,推开了那扇漆皮略有剥落的木门。
院里收拾得干净整齐,仿佛他们只是出门逛了个集市,而不是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石桌上的茶具还留着午后的余温,晾衣绳上挂着王二狗那件标志性的灰色外套,在晚风中轻轻晃动。
“师兄!小雅姐!”
一个身影如旋风般从屋里冲出,王二狗几乎是扑过来的,差点把云清朗撞个趔趄。他慌忙刹住脚步,压低声音:“哎哟,霄霄睡了?”他凑近看了看孩子熟睡的小脸,眼里闪着光,“这小子又长高了!”
万小雅笑着摇头:“才半个月,能长多少?”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嘛!”王二狗搓着手,想摸孩子又不敢伸手的样子让云清朗莞尔。他这个师弟平日里莽撞,对孩子却总是小心翼翼,生怕碰坏了似的。
屋里又走出一个人,步履沉稳,脸上带着难得的笑意。
“陈默?”云清朗惊讶地睁大眼睛,“你不是在外地任务吗?”
陈默走上前,接过云清朗手中的行李:“听说你们今天回来,特地请了假。”他简练地说道,但眼中的喜悦藏不住。他转向万小雅,递上一个纸包,“嫂子,路上买的桂花糕,你爱吃的。”
万小雅接过,眼角微微湿润。这些日子颠沛流离,回到这个小院,见到这些熟悉的面孔,她才真正有了回家的感觉。
“都别在院里站着了,进屋吃饭!”王二狗嚷嚷着,“我炖了鸡汤,炒了几个小菜,可惜手艺不如小雅姐...”
众人说笑着进屋,云清朗先把孩子轻轻放在里屋的床上盖好被子。小家伙在睡梦中咂了咂嘴,继续沉沉睡去。
饭桌上已经摆好了四副碗筷,中间一大碗鸡汤冒着热气,旁边是简单的三菜一汤。王二狗不好意思地挠头:“本来想做更多,但火候掌握不好,有两个菜糊了,我就赶紧重做了一遍...”
“已经很好了。”万小雅真诚地说,闻了闻,“真香。”
四人落座,王二狗忙不迭地给大家盛汤。久别重逢的喜悦洋溢在小小的饭厅里,就连一向严肃的陈默也眉目舒展,听着云清朗讲述他们这半个月的经历。
饭至半酣,院门忽然被敲响。不轻不重的三下,带着特有的节奏。
王二狗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惊喜:“师父?!”
他几乎是跳起来冲向院门。打开门,崔无涯挺拔的身影立在月光下,手里提着一坛酒,脸上带着罕见的温和笑意。
“听说我徒儿一家今日归来,特来叨扰一杯水酒。”老人的目光越过王二狗,看向闻声站起来的云清朗和万小雅。
“师父!”云清朗快步上前,恭敬行礼。万小雅也跟着起身:“崔师父,快请进。”
崔无涯步入屋内,环视一周,点点头:“好,好,人都齐了。”他将酒坛放在桌上,“二十年的花雕,今日当饮。”
陈默已经添上了一副碗筷。王二狗兴奋地开坛斟酒,浓郁的酒香顿时弥漫整个房间。
崔无涯举杯:“平安归来,当浮一大白。”他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片刻,最后落在里屋方向,“孩子睡了?”
万小雅点头:“一路劳累,刚吃完饭就困得睁不开眼了。”
老人微微一笑,仰头饮尽杯中酒。众人跟随,一顿饭顿时更加热闹起来。
就这样,云清朗一家回到了小院,生活恢复了以往的节奏。清晨,云清朗与王二狗在院中练功,金属碰撞声与呼喝声成为云霄最初的启蒙教育。万小雅常常抱着儿子坐在石凳上,看丈夫和师弟过招,不时拍着孩子的小手:“看爸爸多厉害。”
崔无涯每隔三五日便会来访,有时指导武功,有时只是喝茶下棋。陈默任务不忙时也常来蹭饭,每次都不空手,或是给孩子带个玩具,或是给万小雅带些新奇的研究资料。
云霄在这样热闹的环境中一天天长大,已经从摇摇晃晃的学步变成了满院子奔跑。他最喜欢的人除了父母,就是王二狗——因为这位师叔总会变着法子陪他玩,甚至甘愿当马让他骑在背上满院爬。
“你这样会惯坏他的。”万小雅有一次忍不住说。
王二狗正趴在地上,云霄高兴地骑在他背上挥舞着小木剑。“小雅姐放心,我王二狗有分寸!”他边说边爬得更快,引得孩子咯咯直笑。
云清朗从屋里出来,看到这情景,摇头笑道:“你这哪是有分寸的样子?”
“师兄你不懂,这是锻炼身体!”王二狗气喘吁吁却不减兴致。
夏去秋来,院中的老槐树叶子渐渐泛黄。一个午后,万小雅正在收拾冬衣,忽然听到院中王二狗和云清朗的谈话声比平时低沉许多。她透过窗看去,两人面色凝重。
“怎么了?”她走出房门问道。
云清朗叹了口气,将手中的信纸递给她。万小雅迅速浏览,脸色渐渐发白:“他们...找到了城南?”
王二狗点头:“老马刚才偷偷送来的消息,说有人在新桥一带打听师兄的下落。虽然暂时被误导了方向,但恐怕迟早会找到这里。”
这时院门被推开,陈默大步走进来,面色凝重:“我也收到消息了。”他直接说道,“这个小院已经不安全了。”
气氛顿时压抑起来。万小雅下意识地抱紧闻声跑来的儿子,眼中满是担忧。
沉默良久,王二狗忽然开口:“要不...回槐荫巷?”
云清朗皱眉:“槐荫巷?但那地方...”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王二狗急切地说,“那些人肯定想不到我们会回老宅。而且槐荫巷四通八达,真有情况也容易转移。”
陈默思索片刻,点头:“二狗说得有道理。槐荫巷的老宅虽然旧了些,但地理位置确实比这里更有利。我在那附近也布置了些人手,可以照应。”
云清朗看向万小雅,她犹豫了一下,轻声说:“我听你的决定。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去哪都好。”
三日后,搬家开始了。
王二狗不知从哪弄来一辆五菱宏光,兴冲冲地装运行李。云清朗则仔细地检查每一个包裹,确保不留下任何可能暴露行踪的物品。陈默请了假过来帮忙,动作利落地将家具拆解装车。
万小雅抱着儿子,在已经搬空的屋子里走了一圈,眼中有些不舍。在这里,他们度过了相对平静的几个月,院子里的一草一木都已经熟悉。
“妈妈,我们要去哪?”云霄睁着大眼睛问。
“回另一个家,那里也有槐树,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万小雅柔声说,亲了亲儿子的脸颊。
崔无涯也来了,他没有动手帮忙,而是站在院中观察每一个角落,确保没有留下任何重要的物品。老人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寸地面,忽然蹲下身,从石桌底下摸出一枚小小的木制玩具兵——显然是云霄落下的。
“这个得带上。”他微笑着递给万小雅,“霄霄最喜欢的吧?”
万小雅接过,果然是她儿子这几天形影不离的玩具。“谢谢崔师父。”
日落时分,马车装满了。王二狗驾车,云清朗骑马在旁护卫,万小雅和儿子坐在车内。陈默早已先行一步,去打点槐荫巷老宅的安排。崔无涯站在空荡的小院中,向他们挥手告别。
“师父不跟我们一起走吗?”万小雅问。
云清朗摇头:“师父有他自己的去处。需要的时候,他自然会出现。”
车子驶向城南,穿过繁华街道,渐渐进入曲折的巷弄。槐荫巷因巷口几棵百年老槐得名,这里的建筑大多有些年头,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
陈默已经等在门口,大门敞开,院里显然刚刚打扫过。
“基本收拾妥当了,今晚就能住下。”他简练地汇报,“左右邻居我都打点过了,都是可靠的人。”
王二狗跳下马车,长舒一口气:“好久没回来了!还是老宅舒服!”
大家开始卸车搬运。万小雅抱着儿子第一次走进槐荫巷。这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
安置妥当后,夜幕已经降临。王二狗神奇地从厨房端出几碗热腾腾的面条,配上酱菜,简单却温暖的一餐。
“明天我去买些好的,给小雅姐接风洗尘!”王二狗拍着胸脯保证。
万小雅笑了:“这就很好了,辛苦大家了。”
夜里,哄睡儿子后,万小雅走到院中。云清朗正站在槐树下,仰望着星空。
“想什么呢?”她轻声问,走到丈夫身边。
云清朗伸手搂住她的肩:“想起刚搬来这里的时候 每天跟着师弟学观香的事。”
万小雅靠在他肩上:“回来了也好,毕竟这里是根。”
两人沉默片刻,万小雅忽然说:“清朗,我思考了很久...我想继续做研究。”
云清朗略微惊讶地低头看她:“可是安全方面...”
“我知道风险,”万小雅急切地说,“但我不能因为害怕就完全放弃自己的事业。而且我相信,有了之前的教训,组织会更加注意保密和安全措施。”
她继续道:“我已经想好了,可以转岗到理论研究部门,不参与外勤和实战项目。这样既能继续我的工作,又不会太引人注目。”
云清朗沉吟良久,终于点头:“如果你已经决定,我支持你。但一定要答应我,安全第一。”
“我保证。”万小雅眼中闪着感激的泪光,“其实...我已经托陈默打听过了,正好理论部有个空缺,他们很欢迎我加入。”
云清朗笑了:“原来你早有准备。”
第二天,万小雅就开始了转岗手续。令人意外的是,这一切仍然是由陈默的哥哥陈威经办。
“我哥说,他对之前的安全漏洞感到抱歉,希望能通过这次安排弥补一些。”陈默转达哥哥的话,“理论部的安保级别已经全面提升,而且工作地点也换了更隐蔽的地方。”
万小雅微微惊讶:“没想到你哥这么...”
“我哥是个复杂的人,但他对人才一向珍惜。”陈默简短地说,“他认为你的研究很有价值,不应该因为一次意外就彻底埋没。”
手续办得出奇地顺利。一周后,万小雅正式到新的研究室报到。那里位于城西一个不起眼的院落,地下却别有洞天,配备了先进的研究设备和完善的安全系统。
工作时间为弹性制,万小雅可以选择每周去实验室三天,其余时间在家分析数据、写研究报告。这样既能继续她的研究,也有足够时间陪伴成长中的儿子。
“妈妈,你去上班吗?”每天早上,当万小雅准备出门时,云霄总会这样问。
“妈妈去学习新知识,晚上回来教你。”万小雅总会这样回答,亲亲儿子的小脸。
云清朗和王二狗则重新开始了他们的武馆教学。槐荫巷老宅前院宽敞,正好用作练武场。附近不少孩子前来学习,院子里整天回荡着呼喝声和兵器碰撞声。
崔无涯偶尔会现身指导,每次都引得学员们格外兴奋——老剑客的名声在武林中依然响亮。
陈默来得不如以前频繁,但他的保护却无处不在。巷口卖烟的小贩,街角修鞋的老师傅,甚至挑担卖菜的农人,都是他布下的眼线。有任何陌生面孔出现在槐荫巷,不出半小时陈默就会收到消息。
深秋的一天傍晚,万小雅提前结束工作回家,发现院子里异常安静。平时这个时候,应该还有几个学生在练功才对。
她疑惑地推开院门,却见院子里张灯结彩,石桌上摆满丰盛的菜肴。云清朗、王二狗抱着云霄,还有崔无涯、陈默都在,齐声向她道:“生日快乐!”
万小雅这才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连日忙碌,她完全忘记了。
“你们...”她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王二狗得意地说:“小雅姐,这桌菜可是我亲手做的!师兄和师父只是打下手!”
陈默微笑着递上一个礼盒:“我哥也托我带了礼物,他说感谢你为研究部做出的贡献。”
崔无涯则送上一本古籍:“偶然所得,想必对你的研究有帮助。”
云清朗走到妻子身边,轻声说:“辛苦了。谢谢你为这个家付出的一切。”
夜空中有烟花绽放,照亮了一张张笑脸。万小雅抱起儿子,感受着家人的温暖,觉得所有的坎坷与危险都不足为惧。
就在这温馨时刻,陈默忽然接到一个消息。他查看后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平静,悄声对云清朗说:“城外三十里,发现了那伙人的踪迹。已经有人去处理了。”
云清朗点头,面上笑容不变,只低声道:“加强戒备。”
危险从未远离,但在这个月满槐巷的夜晚,没有人打破这份难得的团圆与温馨。万小雅继续着她的研究,云清朗教导着学员,王二狗吵吵闹闹地打理着武馆事务,云霄一天天长大。
槐树下,石桌旁,生活仿佛回到了它应有的模样。而那些暗流涌动的危险,则成了这个家庭不得不面对却又共同承担的一部分。
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老槐树的影子随风摇曳。槐荫巷深处,小院里灯火通明,笑语声声,直到很晚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