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钢铁巨兽的归宿
监控中心的通讯器被切断的瞬间,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顾牧望着屏幕上逐渐暗去的方舟影像,那些曾经傲慢的面孔如今只剩憔悴与绝望,心中五味杂陈。他抬手揉了揉眉心,五年的隔绝并未让心中的怒火持续燃烧,反而随着群岛的繁荣发展,多了几分对生命的考量。
“通知各部门,密切关注方舟动态,有任何异常立即汇报。”顾牧留下命令,转身离开了监控中心。
走出黄屿海浪酒店,午后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海风拂过脸颊,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这是群岛独有的气息,是无数人用双手浇灌出的生机。顾牧沿着海岸线缓缓前行,脚下的沙滩细腻柔软,远处的第一岛链在阳光下轮廓清晰,青屿的农田与电屿的能源基地遥相呼应,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回到位于彩虹岛核心区域的别墅时,程一琳正站在庭院里修剪花草。她穿着一身浅色系的休闲装,长发随意挽起,阳光洒在她的侧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看到顾牧回来,她放下手中的剪刀,笑着迎了上去:“今天回来得挺早,监控中心那边没什么事吧?”
顾牧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熟悉的温度,心中的繁杂瞬间消散了不少。“方舟那边有动静了,发了求救信号。”他将上午的情况简要说明了一番,语气中带着一丝犹豫,“他们已经撑不下去了,剩下的人不足两千四百个,大多身体虚弱。”
程一琳闻言,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她深知顾牧的性格,看似强硬,实则内心始终坚守着人道主义的底线。“都是一条生命,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在海上自生自灭。”她轻声说道,“或许我们可以想个办法,既不违背我们的原则,也能给他们一条生路。”
顾牧点了点头,这正是他心中纠结之处。“我在想,方舟本身就是巨大的资源,那些钢铁和合金对我们的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他望着远方的海平面,眼中闪过一丝思索,“或许可以用物资和修缮为条件,让他们交出部分方舟。”
正说着,顾瑶的身影出现在别墅门口,她手里拿着一份卫星勘探报告,显然是特意赶来的。“哥,嫂子,我刚收到最新的卫星数据,在距离第二道屏障约八百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块相对稳定的陆地。”她将报告递给顾牧,“这块陆地海拔较高,约两百米左右,受海啸影响较小,近期的地质监测也显示地震活动频率较低。更重要的是,卫星拍到上面有植被覆盖,还有一处山间溪流,初步判断是淡水。”
顾牧迅速浏览着报告,屏幕上的卫星图片清晰地显示出那块陆地的全貌。它像一颗遗落在海洋中的宝石,面积不大,约有十几平方公里,但足以容纳两千多人生存。“这或许是个解决办法。”他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一艘修缮好的方舟,带上足够的物资,把他们送到这块陆地上,让他们自给自足。而剩下的十艘方舟,必须交由我们处理。”
程一琳赞同地点头:“这个办法可行,既守住了我们不接纳特权官员登岛的原则,又给了他们一线生机,同时还能回收宝贵的资源,一举三得。”
顾瑶补充道:“我已经初步核算过,修缮一艘方舟的工程量不算太大,我们的技术团队完全可以胜任。物资方面,按照两千四百人二十年的消耗量准备,虽然会占用一部分库存,但对我们目前的储备来说,压力不大。”
三人商议完毕,顾牧立刻返回监控中心,下令重新接通与方舟联合政府的通讯。
通讯信号接通的瞬间,最高长官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屏幕上,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生怕再次被拒绝。
“我们可以给你们一条生路,但有三个条件。”顾牧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第一,你们必须在三天内将所有人员集中到一艘方舟上,其余十艘方舟清空,交由牧林星海集团接管;第二,我们会派遣技术团队对你们集中的那艘方舟进行全面修缮,并提供足够两千四百人使用二十年的食物、淡水和能源补给;第三,我们会给你们一个陆地坐标,修缮完成后,你们乘坐方舟前往那里生存,从此与牧林星海集团再无任何关联,不得再以任何名义寻求援助。”
最高长官听完,脸上露出狂喜的神色,几乎没有丝毫犹豫便答应下来:“我们同意!所有条件我们都同意!感谢你们的仁慈!”曾经的傲慢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此刻他心中只剩下对生存的渴望。
顾牧冷漠地看着他:“三天后,我们的技术团队会前往你们的方舟集群,届时若发现有任何人员滞留或隐藏,协议立即作废。”
“明白!我们一定严格遵守!”最高长官连连点头,语气恭敬至极。
挂断通讯后,顾牧立刻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各项工作。“顾瑶,你负责协调技术团队,挑选最精干的人员组成修缮小组,带上充足的设备和材料,三天后准时出发。”
“收到。”顾瑶起身应道。
“通知后勤部门,立即启动物资调配,按照二十年的消耗量准备食物、淡水和能源设备,务必在三天内完成装载。”
“是!”后勤部门负责人连忙记录下来。
“另外,让海军舰队派遣三艘巡逻舰护航,确保技术团队和物资运输的安全。”顾牧补充道,“同时密切监控方舟的人员转移情况,防止出现意外。”
会议结束后,整个牧林星海集团都行动了起来。技术部门连夜筛选人员,整理修缮所需的设备和图纸;后勤部门的仓库里,车辆穿梭不息,粮食、压缩饼干、饮用水等物资被有条不紊地装载到运输船上;海军舰队的巡逻舰也做好了起航准备,随时待命。
三天后,由十艘运输船和三艘巡逻舰组成的船队从黄屿港口出发,朝着方舟集群的方向驶去。船队上搭载着五百名技术人员、大量的修缮设备和满满当当的物资,堪称一支小型的移动救援队。
当船队抵达方舟集群所在海域时,十艘空方舟已经按照约定漂浮在指定区域,船体上的人员早已撤离完毕。技术团队分成十个小组,分别登上空方舟进行初步检查,同时另一部分人员登上了那艘集中了所有官员的方舟,开始进行修缮工作。
这艘方舟的内部环境比想象中更加糟糕。通道里弥漫着一股霉味和异味,部分区域的电力系统已经瘫痪,照明全靠应急灯,供水系统也出现了故障,只能勉强提供少量淡水。技术人员们没有丝毫抱怨,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先检查动力系统和能源核心,确保方舟能够正常航行。”修缮小组负责人高声下令,“电工组负责修复电力系统,水工组处理供水问题,机械组检修船体结构,大家各司其职,尽快完成修缮。”
技术人员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展开工作。电力系统的修复是首要任务,电工们带着工具穿梭在狭窄的通道里,更换损坏的线路和设备;水工组则对供水管道进行全面排查,修补漏洞,清理蓄水池;机械组爬上爬下,仔细检查船体的每一个部位,用专业设备检测钢铁结构的稳定性。
与此同时,物资运输也在同步进行。一艘艘运输船靠近方舟,通过传送带将粮食、淡水、能源模块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方舟的储物舱中。后勤人员仔细核对物资清单,确保每一项都准确无误,足够支撑两千四百人二十年的生存需求。
在修缮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顾牧通过卫星实时监控着现场情况。程一琳陪在他身边,看着屏幕上忙碌的技术人员和那些在方舟上等待的官员,轻声说道:“希望他们到了新的陆地后,能真正脚踏实地地生活,不要再抱着过去的特权思想了。”
顾牧点头:“路是他们自己选的,未来如何,全看他们自己。我们能做的,已经全部做到了。”
经过十天的紧张修缮,方舟的各项系统终于恢复正常。动力系统重新启动,发出平稳的轰鸣声;电力系统全面恢复,方舟内部灯火通明;供水系统也已修复,清澈的淡水流入各个区域。物资也已全部装载完毕,储物舱被塞得满满当当。
技术团队负责人向顾牧汇报:“顾总,方舟修缮工作已全部完成,各项指标均达到安全标准,物资也已足额装载,可以随时起航。”
顾牧对着通讯器下令:“将陆地坐标传输给方舟的最高长官,让他们立即出发。另外,通知我们的船队,在他们起航后,接管剩余的十艘方舟,拖回第二岛链的港口进行拆解处理。”
“收到!”
方舟上的官员们得知可以出发的消息后,脸上都露出了激动的神色。他们收拾好简单的行李,纷纷登上甲板,望着远方的海平面,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在收到坐标后,方舟缓缓启动,朝着那块未知的陆地驶去。
看着方舟逐渐远去的身影,顾牧长舒了一口气。这场持续了五年的对峙,终于以一种相对平和的方式落幕。而那十艘被接管的方舟,如同巨大的钢铁宝藏,正等待着被拆解利用,为七色彩虹群岛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船队拖着十艘空方舟,缓缓向第二岛链驶去。海面上,阳光洒在庞大的船体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顾牧站在监控中心的窗前,望着船队远去的方向,心中已经开始规划这些钢铁资源的用途。它们将被拆解成钢材和合金,用于建设新的工厂、桥梁和基础设施,为群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程一琳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一切都结束了。”
顾牧转头看向她,眼中带着笑意:“不,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远处的海平面上,夕阳渐渐落下,将天空染成了绚烂的橙红色。七色彩虹群岛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夜空中的繁星,照亮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人类的火种,在这片海上家园中,正以更加坚韧的姿态,不断延续与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