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加密信息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林墨来到市郊一个看似普通的科技园区。经过层层严格却高效的身份验证,他被一名沉默的工作人员引入一座不起眼建筑的地下深处。
简报室的陈设极其简洁,几乎到了朴素的地步。除了正前方的巨大电子屏幕和围绕椭圆长桌的十几张座椅,再无他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臭氧和精密仪器冷却剂的独特气味。雷负责人早已在场,此外还有几位气质各异的专家,陈负责人和吴女士也在其中,他们只是对林墨微微点头示意,气氛肃穆。
没有多余的寒暄,雷负责人直接启动了主屏幕。那诡异的、混合着准周期结构的信号数据流再次出现,但这一次,旁边同步显示着更多维度的分析数据:能谱分布、偏振状态、传播过程中的细微畸变……
“这是我们目前掌握的全部原始数据,”雷负责人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经过七个月不间断的监测和分析,我们排除了已知的所有脉冲星、类星体活动、仪器故障、近地空间干扰乃至秘密军事试验的可能性。”
一位天体物理学家接口道:“最令人困惑的是它的‘非自然感’与‘低效率’并存。它的某些频谱特征显示出非随机的相干性,这通常与智能调制相关。但它的信息承载效率又低得可怜,如果真是通信尝试,其技术水平甚至可能低于我们人类早期无线电水准。”
“像不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在黑暗中发出的第一声含糊不清的啼哭?”吴女士忽然用了一个文学化的比喻,目光却锐利地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林墨身上。
林墨凝视着屏幕,大脑在“记忆图书馆”中飞速检索比对。无数科幻作品中的“第一次接触”场景、SEtI理论、甚至是一些关于宇宙背景辐射中可能存在隐写信息的边缘科学假说……信息洪流般掠过。
他沉默着,没有立刻发表看法。这种级别的会议,贸然开口是愚蠢的。
专家们继续讨论,提出了几种主流假说:某种未知的宇宙宏观量子效应;一个技术刚起步的原始文明;某个早已消亡的文明遗留下的、仍在自动运行的“灯塔”碎片;甚至是高维物理现象在三维空间的低维投影……
每一种假说都有其依据,但也都有着无法自圆其说的致命缺陷。会议室内弥漫着一种面对未知的凝重与些许的无力感。
“林墨同学,”陈负责人终于点名,打破了林墨长久的沉默,“从你构建的‘宇宙社会学’角度,你有什么初步的看法?不必拘泥于技术细节,谈谈你的直觉。”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林墨能感觉到那些目光中的审视、好奇,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他深吸一口气,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
“我认为,我们可能陷入了一个思维定式。”林墨开口,声音平稳,尽量摒弃文学修饰,采用更接近学术讨论的语言,“我们一直在用‘文明’和‘自然’的二元框架去套用这个信号。但如果,它两者都不是,或者……都是呢?”
他操作面前的控制板,将信号数据流中一段看似杂乱的片段放大,然后调出了雷负责人之前展示的、用于对比的已知自然现象模型。
“看这里,还有这里,”林墨指着几个极其细微的波动节点,“这些特征确实符合某种原始调制企图。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不把它看作‘试图说什么’,而是看作某种……‘存在状态的副产物’呢?”
他停顿了一下,抛出一个石破天惊的设想:
“比如,一个处于某种极端物理状态下的宇宙结构,其本身的‘存在’或‘活动’,就像恒星发光、黑洞吸积一样,会自然辐射出这种带有微弱准周期结构的‘信号’。它本身无意识,但其辐射模式,因为其物理本质的特殊性,碰巧呈现出了一些我们误以为是‘智能’的特征。”
“你的意思是,”那位天体物理学家皱起眉头,“这可能是一种……我们完全不了解的‘自然智能’?或者说,是某种物理规律本身呈现出的‘拟智能’模式?”
“或者是某种宇宙尺度的‘生命体’的新陈代谢信号?”另一位生物信息学专家提出了更大胆的猜想。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林墨的设想,将可能性从“谁发出的”转向了“它是什么”,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更令人不安的思路。
“这比一个原始文明更危险,”吴女士喃喃道,“如果是文明,至少我们可以尝试理解其逻辑和意图。但如果是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存在’或‘自然现象’,我们连建立沟通的基础都可能没有。”
林墨点了点头,补充了最关键的一句,也是他根据“黑暗森林”法则推导出的核心警告:
“而且,如果这种‘存在’或‘现象’本身,其物理性质就对我们抱有潜在的、无意识的威胁呢?比如,它的‘信号’本身,就是一种高维辐射的泄露,长期接触会对我们的时空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或者,它的‘活动’周期,正好与某种宇宙级灾难相关联?”
他看向主屏幕上那依旧在无声跳跃的数据流,缓缓说道:
“也许,我们监听到的,不是一个招呼,而是一个……警告。或者更糟,是一个我们无法理解的、毁灭过程的倒计时。”
简报室内,陷入了一片死寂。
林墨关于信号可能是某种“未知存在”或“毁灭倒计时”的推断,让所有专家面色凝重。这已远超地外文明的范畴,指向了更基础、也更可怕的可能性。
“如果……如果你的推测成立,”雷负责人声音干涩,“我们面对的将不是外交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一名工作人员快步走入,无视正在进行的会议,径直将一份刚解封的绝密文件递到陈负责人手中。
陈负责人快速浏览,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林墨身上,眼神复杂无比。
“林墨同学,”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你刚才的推断……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接近真相。”
他将文件转向众人,上面只有一行简短却令人窒息的字:
【格利泽581方向,检测到第二次信号脉冲。能量峰值较首次提升3个数量级。传播模式分析显示……它正在学习我们的通信协议。】
信号,不仅还在。
它,正在变强。
而且……它似乎注意到了我们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