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残阳如血,泼在北平齐化门的断垣上。未熄的火舌从城楼的破洞里舔出来,把焦黑的木梁映得忽明忽暗,像濒死者最后的喘息。硝烟裹着血腥气,黏在风里飘遍东城 —— 有的是士兵的血,有的是百姓逃难时溅的血,连街角那棵百年老槐,都被染得枝桠发暗,叶子簌簌落着,像是在替这座城哭。

燕王府的朱漆大门紧紧闭着,门环上的铜狮蒙了层灰,连往日里威风凛凛的鬃毛,都耷拉得没了精神。府内更是静得吓人,连巡逻侍卫的脚步声都放得极轻,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 又或是,连他们自己都没了底气。

书房内,烛火被穿窗的风扑得摇晃。朱棣背对着门站着,玄铁甲胄还没卸,甲缝里嵌满了尘土,暗红的血痂顺着甲片边缘往下挂,有的已经干硬,有的还带着点湿意,不知道是他的,还是敌人的。他盯着墙上挂的《北平防务图》,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图上 “齐化门” 三个字,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轰 ——!”

城外又传来一声炮响,震得窗棂嗡嗡颤,烛火猛地跳了一下,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头被关在笼子里的猛虎,庞大,却没了出路。

姚广孝就站在他身侧三步远的地方,灰布僧袍衬得他脸色愈发蜡黄。他捻佛珠的手慢了许多,往日里总带着几分笑意的眼,此刻也沉得像深潭。佛珠一颗颗从指缝滑过,发出细碎的 “咔嗒” 声,在这死寂的书房里,倒成了唯一的活气。

“王爷,” 他的声音比平时哑了些,像被烟呛过,“东门的缺口已经被周朔的人堵死了,方才侍卫来报,他们的火器营正往巷子里推进 —— 那些‘惊雷炮’,挨上一炮,半条街都得塌。”

朱棣没回头,只是喉结滚了滚。他当然知道那些炮的厉害 —— 明月店一战,他亲眼见着整队的骑兵被炮轰得连马骨都找不着,那声响,到现在还在他耳朵里嗡嗡响。

“还有粮草。” 姚广孝的佛珠停了停,语气更沉,“后宅粮仓的账我看过了,最多还能撑三天。现在府里的亲兵已经开始啃干饼了,底下的校尉来问过两次,要不要…… 要不要去民间征粮。”

“征?” 朱棣终于转过身,双目赤红,眼白里爬满了血丝,原本威严的脸此刻拧着,疲惫、不甘,还有点近乎疯狂的执拗,“现在城里是什么样?‘朝廷军要屠城’的流言都传疯了,百姓要么躲地窖,要么往城西跑,你去征粮?是要把他们逼去投周朔吗?!”

他猛地一拍桌案,案上的笔架 “哗啦” 一声倒了,毛笔滚了一地,墨汁洒在宣纸上,晕开一大片黑,像极了他此刻的处境 —— 一团糟,没个出路。

“难道要让本王向那个稚子屈膝?!” 朱棣的声音拔高,带着嘶吼的意味,甲胄上的血痂被震得掉了两块,落在地上发出轻响,“我是太祖高皇帝第四子,守北疆十年,杀过的元寇能堆成山!凭什么要向一个连马背都没上过的稚子摇尾乞怜?!”

他像头受伤的虎,在书房里踱了两步,拳头攥得死紧,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城外的炮声还在响,一声接一声,每一声都像砸在他的心上,砸得他那点仅存的骄傲,一点点往下沉。

“宁可焚了这王府,宁可让燕藩上下跟着我战死,也绝不受这个辱!” 他停在烛火旁,火光映在他眼里,像两簇快灭的火。

就在这时,书房外突然传来一阵细碎的骚动,像是有人在和侍卫拉扯,紧接着,一个略显急促的声音撞了进来,带着气喘,却透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父王!让我进去!我有话要对父王说!”

是朱高炽。

朱棣的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眼底的怒火又冒了上来 —— 这时候,后宅的人来凑什么热闹?他刚想喊 “滚回去”,却见姚广孝轻轻摇了摇头,用眼神示意他 “听听再说”。

朱棣深吸一口气,压下火气,对着门外沉声道:“让他进来。”

门被推开的瞬间,

一股冷风裹着尘土涌进来,朱高炽几乎是跌着闯进来的。他本就身形肥胖,此刻更是跑得满头大汗,青色的锦袍下摆沾了泥污,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砸在地上的青砖上,晕开

一小片湿痕。但他的眼睛亮得吓人,那是

一种混杂着急切与决绝的光,和他平日里温和的模样判若两人。

“扑通” 一声,朱高炽直直跪在地上,膝盖砸在砖上,发出沉闷的响。他没顾上揉腿,只是仰着头,望着朱棣,眼眶瞬间就红了。

“父王!”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咬得很用力,“不能再打了!真的不能再打了!”

朱棣的脸沉得能滴出水:“炽儿,你不在后宅照看弟妹,跑到这里来胡言乱语什么?是不是听了外面的流言,吓破胆了?”

“不是!” 朱高炽猛地摇头,泪水顺着下巴往下掉,“是儿子刚从西城过来!那里的守军…… 那里的守军已经倒戈了!他们把朝廷军放进来,还把咱们府里的火炮,对准了王府的方向!”

这话像一道惊雷,劈得朱棣浑身一震。他猛地往前走了两步,一把揪住朱高炽的衣领:“你说什么?!西城守军倒戈了?谁带的头?!”

“是…… 是张指挥使。” 朱高炽被揪得喘不过气,却还是硬着头皮说,“他说…… 他说再打下去,北平就是焦土,咱们燕藩上下,连埋骨的地方都没有!还有百姓,儿子刚才过来的时候,看见有百姓往城外跑,被咱们的人拦着,他们就跪在地上哭,求咱们别打了……”

朱棣的手松了松,朱高炽跌回地上。他盯着儿子哭红的眼睛,又转头看向姚广孝 —— 后者只是捻着佛珠,轻轻点了点头,意思是 “世子所言非虚”。

“难道要为父投降?” 朱棣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点难以置信的自嘲,“向允炆那个孩子,投降?”

“不是投降!是止戈!” 朱高炽往前膝行两步,一把抱住朱棣的腿,眼泪蹭在他的甲胄上,“父王,允炆侄儿不是嗜杀之人啊!您想,他要是真要赶尽杀绝,何必让周朔用水师奇袭通州?何必不直接用火炮把北平轰平?他围而不攻,还留着东门的缺口,这分明是…… 是给咱们留了条活路啊!”

朱棣的身体僵住了。

他想起通州失守那天,探子来报,周朔的水师是从运河绕过来的,没伤

一个百姓,只缴了守军的械;又想起这几日的炮声,虽然密,却都落在城外的空地上,没往城里轰过

一炮。这些细节,他之前被愤怒和骄傲蒙了眼,竟没往深处想。

“王爷,” 姚广孝终于开口,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世子说得对。陛下(指朱允炆)行事,向来谋定而后动。他能造出惊雷炮那样的利器,若真要攻城,北平撑不过一日。如今围而不攻,恐怕真是在等王爷一个态度。”

朱棣慢慢蹲下身,推开朱高炽的手,走到窗边。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城外的营火连成一片,像一条发光的蛇,把北平围得严严实实。炮声停了,只剩下风的声音,呜呜咽咽的,像在哭。

他突然觉得累了。累得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

明月店的惨败,通州的失守,齐化门的火光,还有刚才朱高炽说的西城倒戈……

一桩桩,一件件,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他

一直以为自己是雄狮,能和朝廷抗衡,可到了此刻才明白,在绝对的力量差距面前,他不过是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再怎么咆哮,也冲不出去。

“态度…… 什么态度?” 他的声音干涩得像砂纸磨过木头。

“让孩儿去!” 朱高炽立刻抬头,眼里闪着光,“父王,让孩儿出城去见允炆!孩儿以性命担保,一定问清楚他的意思,为燕藩上下,为北平的百姓,求一条活路!”

朱棣看着儿子坚定的脸,又看了看姚广孝 —— 后者的眼神里,带着一丝鼓励。他沉默了很久,久到烛火都烧短了一截,才缓缓抬起手,挥了挥。

“…… 去吧。”

这两个字,轻得像叹息,却耗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北平城外,朝廷军大营。

中军大帐里,烛火通明。朱允炆没穿龙袍,只着

一身月白常服,正坐在案前,盯着桌上摊开的《大明疆域图》。他的手指在图上的北疆

一带划过,从漠南到辽东,再到西域,指尖停在 “元上都遗址” 那几个小字上,眼神深邃。

帐外传来脚步声,是心腹侍卫统领李坚。他轻手轻脚走进来,躬身道:“陛下,周将军派人来报,齐化门的残敌已经肃清,现在正往西城推进,预计明日清晨就能控制整个北平外围。”

朱允炆没抬头,只是 “嗯” 了一声。

李坚站在原地,犹豫了一下,又道:“陛下,将士们都在等着您的旨意 —— 关于燕王…… 该如何处置?”

朱允炆终于抬起头,揉了揉眉心。这个问题,他已经想了整整三天。

杀朱棣?容易。只要他

一声令下,明天的火炮就能把燕王府炸成平地。可杀了之后呢?太祖的儿子里,朱棣是最会打仗的,杀了他,北疆的防务谁来扛?而且 “戮叔” 的名声,会像影子

一样跟着他,以后诸王怕是会人人自危,反而不利于朝廷稳定。

囚朱棣?和杀了没两样。把他关在诏狱里,燕藩的旧部肯定会不安,万一有人趁机作乱,又是一场祸事。

放朱棣?绝无可能。这次放了他,下次他再举旗,朝廷又要劳师动众,百姓又要遭罪。

他要的,不是 “处置” 朱棣,而是 “用” 朱棣。用他的本事,去堵北疆的窟窿,去镇那些蠢蠢欲动的北元残部和女真部落。

“陛下,” 李坚又轻声道,“营门外有人求见 —— 是燕王世子朱高炽,孤身一人,手里捧着降表。”

朱允炆的眼睛亮了一下。

机会来了。

他站起身,理了理常服的褶皱,道:“不在中军帐见,去西偏帐。让朱高炽进来,不用带侍卫。”

西偏帐比中军帐小些,只点了两盏烛灯,光线柔和了许多。朱允炆坐在主位的椅子上,手里把玩着一枚玉扳指 —— 那是太祖当年赐给他的。没过多久,帐门被推开,朱高炽捧着一个明黄色的锦盒,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

一进帐,朱高炽就看清了主位上的人。朱允炆穿着常服,没戴皇冠,可那坐姿,那眼神,还是透着一股帝王的威严,让他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他不敢抬头,“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把锦盒高高举过头顶。

“罪臣之子朱高炽,叩见陛下!” 他的声音有点发颤,却很清晰,“家父朱棣,糊涂一时,触犯天威,如今已然醒悟,愿开城纳降,听凭陛下发落。只求陛下念在太祖皇帝的血脉情分,饶过燕藩上下的将士,饶过北平城里的百姓……”

朱允炆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他知道朱高炽在历史上是个仁厚的君主,可惜命短。如今看来,这孩子不仅仁厚,还有几分勇气 —— 敢孤身一人来朝廷军大营,这份胆识,比他那两个弟弟强多了。

“高炽,起来说话。” 朱允炆的语气很平和,听不出喜怒,“你父王…… 还好吗?”

朱高炽愣了一下。他以为朱允炆第一句话会问降表,会问朱棣的罪,没想到竟是问候。他抬起头,眼里还带着泪,哽咽道:“父王…… 他知道自己罪重,没脸来见陛下,所以让孩儿来…… 来替他请罪。”

朱允炆叹了口气。这声叹息里,有几分真,有几分假 —— 真的是可惜朱棣的才华,假的是做给朱高炽看的。

“四叔是朕的至亲,也是大明的功臣。” 他缓缓道,“当年他镇守北疆,杀退元寇,护了边境百姓十年安稳,朕都记在心里。这次的事,朕知道,有误会,也有他的糊涂,着实令人痛心。”

他指了指朱高炽手里的锦盒:“降表,你先收起来。朕问你,你觉得,朕若要攻北平,需要多久?”

朱高炽愣了愣,老实回答:“最多…… 最多一日。”

“既然如此,朕为何围而不攻?为何还让你进来见朕?” 朱允炆站起身,走到帐壁前 —— 那里也挂着一幅疆域图,和他在中军帐看的一样。他指着北疆的位置,道:“你看这里 —— 漠南的北元残部,每年冬天都会来寇边,抢百姓的粮食和牛羊;辽东的女真部落,最近也不安分,开始抢咱们的马市;还有西域,商路断了好几年,太祖当年想通西域的心愿,到现在还没实现。”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朱高炽:“你父王久镇北疆,熟悉虏情,会用兵,是个难得的将才。让他困在北平,要么战死,要么身败名裂,这是浪费,也是大明的损失。”

朱高炽的眼睛越睁越大。他好像明白了什么,又好像没明白。

“陛下的意思是……”

“朕可以免他的死罪,也可以保留他身边的部分亲卫。” 朱允炆的声音沉了下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燕王的爵位,必须削除 —— 他犯了错,就得受罚。”

“朕要在北疆设两个都护府 —— 北庭都护府,管漠南;安东都护府,管辽东。” 他顿了顿,看着朱高炽的眼睛,一字一句道,“若你父王愿意,朕就封他为‘征北大将军’,总领这两个都护府的军事和民政,专门负责对付北元、女真,打通西域商路。他要的战场,朕给;他要的功业,朕许。但从今往后,他的刀,要对准外面的敌人,不是自家的江山。”

朱高炽彻底呆住了。

他以为等待燕藩的是杀戮,是囚禁,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果 —— 不杀,不囚,反而委以重任。这简直像做梦一样,让他连话都说不出来,只能张着嘴,眼里的泪又涌了上来,这次却是喜极而泣。

“陛…… 陛下……” 他哽咽着,想说谢谢,却怎么也说不完整。

“你回去告诉四叔。” 朱允炆的语气又冷了几分,“同意,就自缚出城,朕在营门前等他。不同意,明日此时,北平城破,玉石俱焚 —— 朕给过他机会,是他自己不珍惜。”

朱高炽猛地磕了三个头,额头磕在砖上,发出响亮的声音。他捧着锦盒,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出了帐,脚步轻快得像要飞起来 —— 他要赶紧把这个消息,带回北平城,带给父王。

燕王府书房的烛火,亮了一整夜。

朱高炽把朱允炆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朱棣,连一个字都没漏。朱棣坐在椅子上,没说话,只是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酒。酒是烈酒,烧得他喉咙疼,却压不住心里的翻江倒海。

愤怒吗?有。他是太祖四子,曾手握重兵,如今却要被削去爵位,去那苦寒的北疆,这是羞辱。

屈辱吗?有。要自缚出城,向自己的侄儿屈膝,这是他这辈子从未受过的辱。

震惊吗?更有。他没想到朱允炆会这么做 —— 不杀他,反而给了他兵权,给了他战场。这一手,比杀了他还狠,让他连拒绝的理由都没有。若他拒绝,就是不顾大明边疆,不顾燕藩上下,成了真正的逆贼。

姚广孝站在一旁,看着朱棣一杯杯喝酒,轻声道:“王爷,陛下这是给了您一条路 —— 一条既能保全燕藩,又能建功立业的路。北疆苦寒,却也是施展抱负的地方。”

朱棣放下酒杯,酒液洒在衣襟上,他却没在意。他走到窗边,天已经蒙蒙亮了,城外的营火还没灭,和天边的鱼肚白混在一起,像一道模糊的线。

他想起二十年前,太祖派他去北疆。那时候他才二十岁,骑着马,带着亲卫,在草原上追着元寇打,何等意气风发。那时候的他,眼里只有边疆的安稳,只有大明的疆域。

什么时候开始,他变成了现在这样?被权力迷了眼,被野心蒙了心,忘了自己最初的样子。

“允炆…… 我的好侄儿……” 朱棣轻声说,声音里带着无尽的复杂,“你真是…… 好大的气魄,好狠的阳谋啊。”

这是羞辱,也是救赎。是流放,也是新生。

他转过身,看着朱高炽,又看了看姚广孝,缓缓道:“备一身素服。明日清晨,开城门。”

……

第二天,朝阳从东边的山坳里爬出来,把北平的城墙染成了金色。

“吱呀 ——”

厚重的北平城门,缓缓向内打开。没有鼓乐,没有呐喊,只有城门轴转动的声音,在寂静的战场上,显得格外清晰。

朱棣走在最前面。他没穿盔甲,只穿了一身月白素服,头发用一根素色的布带束着,双手被白绫反绑在身后。他的背挺得很直,却没了往日的威严,只剩下一种平静的坦然。

身后跟着燕藩的将领,还有两百多名愿意跟着他去北疆的亲卫。他们都没带兵刃,垂着头,一步步跟着朱棣,走出了城门。

朝廷军的士兵列着队,站在道路两旁,手里的长枪指着天,没人说话,没人喧哗,只有目光落在朱棣身上,有好奇,有敬畏,也有几分复杂。

朱棣一步步往前走,走到朝廷军大营的门前,停下脚步。他抬起头,望着营门内那面飘扬的明黄色龙旗,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跪了下去。

“罪臣朱棣……” 他的声音干涩,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战场,“谢陛下不杀之恩…… 愿领…… 征北大将军之职……”

风停了,鸟不叫了,连远处的马蹄声都没了。所有人都看着跪在地上的朱棣,看着这位曾经叱咤北疆的燕王,此刻屈膝在朝廷军大营前。

朝阳越升越高,金色的光洒在他身上,也洒在北平城的城墙上,洒在朝廷军的营地上。

这一刻,持续了数月的 “靖难之役”,以一种所有人都没预料到的方式,彻底落下了帷幕。

北平的落日已经过去,新的朝阳,正照着大明的北疆,照着一条属于朱棣的,全新的路。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