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的阴影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在初生的新月文明脖颈上。对方不仅拥有窃听和汲取力量的能力,更能制造或操控具备“织网者”特性的暗影生物进行精准刺杀,并且对月宫内部的动态似乎了如指掌。这种无处不在的窥视感和精准的打击能力,让林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敌人隐藏在月球内部的维度夹缝中,如同一个寄生在星球体内的幽灵,常规手段难以触及。
“全面升级月宫内部安全警戒等级。所有关键区域,尤其是公民居住区、能源中枢、控制中心,加装针对性的空间扰动监测器和反隐力场。月灵卫巡逻队编制翻倍,并配备专门针对暗影能量的净化符文武器。”林渊的声音在控制室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被动防御只能挨打,他必须找到主动出击的方法。
敌人的优势在于隐蔽和信息不对称。它藏在暗处,能窥探月球内部,但它的视野是否能够延伸到月球之外?那个来自火星轨道的诡异求救信号,是否也在它的监控之下?如果能建立起不受干扰的、属于新月文明自己的深空观测能力,或许就能打破这种信息壁垒,甚至可能发现敌人的破绽。
修复深空观测阵列的计划,被提到了最优先级别。
“素娥,报告‘巡天镜’平台的现状。”林渊将目光投向主屏幕。巡天镜,上古月宫设置在月球轨道上的大型深空观测设施,也是之前接收到求救信号的那个平台。
三维星图展开,标注出月球轨道上数个光点,其中代表巡天镜平台的那个光点极其黯淡。
“‘巡天镜’平台,由一座主镜阵列和三座辅助感应塔组成。目前,主镜阵列因能量枯竭及微陨石撞击,镜面受损率百分之四十二,校准系统完全失灵。辅助感应塔有两座失联,一座仅维持最低功耗的休眠状态。平台整体功能完整度评估为……百分之十一。”
损毁严重,但核心结构尚存。修复它,远比从零建造一座新的观测站要现实。
“制定‘巡天镜’平台修复方案。需要什么?”林渊直接问道。
“方案分三步:一、恢复平台基础能源供应。二、修复主镜阵列镜面与校准系统。三、重启并校准辅助感应塔。”素娥迅速列出清单,“需要至少三十台具备太空作业能力的工程单位,特种光学修复材料三点五吨,高精度校准仪器,以及一名能够在外太空环境下进行复杂操作的……高级工程师或具备同等能力者。”
工程单位和材料,可以依靠正在不断扩产的自动化工厂和月灵卫去解决。但能在太空中进行精密操作的高级工程师……林渊看了看自己的神晶之躯。这里除了他,没有第二个人选。前世作为航天工程师的经验,加上如今神晶之躯对宇宙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能量操控精度,他确实是执行此次任务的最佳,也是唯一的人选。
“工程单位和物资准备交由你全权负责。我亲自负责太空作业。”林渊做出了决定。“另外,修复过程中,必须确保通讯加密和能量屏蔽,防止我们的行动被那个‘幽灵’窥探。”
计划迅速展开。自动化工厂开足马力,生产特制的太空工程傀儡和修复材料。林渊则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熟悉神晶之躯在太空环境下的能量运转方式,并模拟镜面修复和校准流程。
三天后,一切准备就绪。十二具经过改装、加装了推进器和太空作业工具的工程傀儡,携带着修复材料,跟随在林渊身后,从广寒宫一处隐秘的发射井悄然升空,进入漆黑的宇宙空间。
月球近地轨道上,巡天镜平台的残骸静静悬浮,如同巨兽的骨骸。巨大的主镜阵列上布满裂痕和撞击坑,原本光洁的镜面蒙着一层厚厚的宇宙尘。辅助感应塔歪斜断裂,只有一座还依稀保持着结构。
没有大气层的阻隔,恒星的光芒异常刺眼,而背对太阳的一面,则是彻骨深寒与绝对黑暗。林渊悬浮在真空之中,神晶之躯自动调节着能量循环,抵御着极端温度的侵袭。他感受着宇宙的浩瀚与自身的渺小,但更多的是一种重回熟悉领域的专注。
“开始作业。”他通过加密频道下达指令。
工程傀儡们立刻行动起来,如同工蜂般围绕着主镜阵列开始工作。它们首先清理镜面积尘,然后用携带的特种修复凝胶填补裂缝,最后再覆盖上具有自我平整和能量导通特性的光学薄膜。林渊则亲自处理最关键的校准系统。他飞临主镜后方复杂的机械结构处,徒手拆卸下损坏的陀螺仪和定位传感器,换上新的部件,并以自身能量为引,细致地调整着每一处微小的齿轮和轴承。
这是一项极其考验耐心和精度的工程。在失重环境下,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精准的控制。林渊全神贯注,前世积累的经验与今生强大的能力完美结合,破损的设施在他手下一点点恢复生机。
修复过程中,他也时刻警惕着可能来自月球方向的窥探或袭击。但出乎意料的是,整个过程风平浪静,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幽灵”似乎并未察觉,或者,它的触手暂时还无法延伸到月球轨道之外?
经过十几个小时不眠不休的紧张作业,主镜阵列终于修复完毕。巨大的镜面在恒星光芒的照耀下,重新反射出冰冷而纯净的光泽。
“启动主镜阵列能源连接,进行初步自检。”林渊命令道。
能量从平台内部重新生成的微型反应炉涌出,流入主镜。镜面下方的能量回路逐一亮起,如同星辰被点亮。一阵轻微的嗡鸣后,主镜成功锁定了第一个校准目标——遥远的天狼星。
“主镜阵列修复成功,基础功能恢复百分之八十五。”素娥的声音从月球基地传来。
接下来是辅助感应塔。林渊指挥工程傀儡,将断裂的塔身重新连接、加固,更换核心感应模块。当最后一座辅助感应塔也被成功重启后,整个巡天镜平台仿佛从漫长沉睡中苏醒的巨人,缓缓睁开了它的眼睛。
“巡天镜平台,全面上线。开始执行首次全功能深空扫描,优先区域:火星轨道附近,目标:解析之前接收到的求救信号源。”林渊下达了最终指令。
庞大的能量注入平台,主镜阵列微微调整角度,三座辅助感应塔伸出无形的能量触须,探向深邃的星空。海量的数据流开始涌入月宫控制中心,经过素娥的超高速处理,在主屏幕上构建出火星轨道附近星域的详细星图。
信号源的位置被迅速锁定、放大。那并非一颗行星或卫星,而是一艘……船?
一艘造型奇特、风格与已知地球或月宫科技树截然不同的星舰残骸!它通体呈现出一种生物与机械融合的诡异质感,部分区域像是覆盖着甲壳或鳞片,而另一些部分则裸露着冰冷的金属骨架和断裂的能量管道。舰体巨大,但破损极其严重,仿佛经历了一场惨烈的爆炸,静静地漂浮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边缘。
“检测到求救信号持续发射,但强度极其微弱。检测到舰体残留能量签名……与‘观察者’相似度确认提升至百分之十五,但生物质反应能量签名占比高达百分之七十!发现多个未知生命体征信号,位于舰体内部,状态……大多极其微弱,部分正在快速消失!”
“正在尝试解析其外部标识及结构特征……数据库比对中……”
“比对完成!该星舰架构与数据库中记录的、上古时期曾与月宫(万界方舟)发生过接触的某个流浪文明——‘泽鲁斯虫族’的生物舰船,相似度达到百分之六十八!”
泽鲁斯虫族?生物舰船?林渊眉头紧锁。一个陌生的、拥有生物科技树的文明,其残骸发出的求救信号,却带着一丝“观察者”的味道?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然而,就在深空观测阵列全力解析虫族残骸信息的同时,阵列的广域扫描模式,捕捉到了另一个令人心悸的发现!
在更遥远的、位于太阳系边缘柯伊伯带之外的奥尔特云区域,巡天镜捕捉到了数个极其隐晦、但正在缓慢移动的能量信号源!它们并非自然天体,其能量特征冰冷、有序,带着明显的科技造物痕迹,并且……正在朝着太阳系内部的方向前进!
“检测到多个未知目标,数量……五……七……确认十个!已进入奥尔特云外围!航向指向……内太阳系!速度……亚光速巡航状态!”
“能量特征分析……无法匹配数据库内任何已知文明签名!非‘观察者’,非‘泽鲁斯虫族’!”
“警告!未知舰队正在接近!”
林渊的瞳孔骤然收缩。内忧未平,外患已至!月球内部的幽灵尚未找出,太阳系外,一支来历不明的舰队,已经兵临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