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渊关于“月之暗面古老遗民”的警告,如同一声闷雷,在林渊的意识深处隆隆回荡,经久不散。那并非针对个体力量的恐惧,而是对某种更加庞大、更加根深蒂固的未知体系的敬畏。月球这座牢笼的水,比他想象的还要深不可测。
刚刚建立起来的、基于信息与周旋的微弱“威望”,在这等秘辛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和可笑。他仿佛一个刚刚学会在池塘边用石子打水漂的孩童,却突然被人告知,脚下这片池塘连通着无垠而黑暗的深海,其中蛰伏着连想象都无法触及的巨物。
危机感如同冰冷的藤蔓,再次紧紧缠绕住他。他需要力量,不仅仅是信息和权限,更是实实在在的、能够应对更高级别威胁的个体力量。
他的意识沉入体内,感受着那具依旧残破、依靠太阴源核勉强维持不灭的银色躯体。经过之前的极限压榨和生死考验,这具月壤之躯似乎也发生了一些难以言喻的变化。月髓晶骨骼上的裂纹在太阴本源力量的滋养下,正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弥合,新生的部分似乎更加坚韧,隐隐泛着一层内敛的星辉。能量脉络虽然依旧多处断裂,但残存的主干灵络在反复的崩溃与重塑中,似乎拓宽了一丝,对能量的承载和流转能力有了微弱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他对自身力量体系的认知。月华能量、太阴源核、引力操控、守护意志……这些原本相对独立的能力,在一次次实战和极限思考中,开始出现融合的迹象。
他回想起对抗“焚尘”死光时,那福至心灵般将守护意志、引力操控与太阴本源结合,制造出微型引力奇点的瞬间。那并非单纯的能量叠加,而是一种近乎“法则层面”的粗浅应用。
“力量……非死物……有其‘灵韵’……强取……不如……引导……”蚀渊的话语再次浮现。
“符文……乃规则之影……理解规则……方是根本……”星海同盟的数据库碎片闪烁。
“引力……即‘心音’之外显……”蚀渊的另一句提点回响。
这些来自不同体系、不同境界的只言片语,此刻在他脑海中碰撞、交织。他意识到,自己之前对力量的运用,过于“物理化”和“功能化”了。月华能量就用来攻击防御,引力就用来移动偏转,太阴源核就当作能量源和护身符……却从未深入思考过它们的“本质”和彼此间的“联系”。
月球的环境,囚徒的存在,系统的规则,乃至那神秘的“观察者”和“古老遗民”……这一切都表明,他所处的世界,其力量体系是多元而交织的。科技(星海同盟的符文与造物)、能量(月华与太阴)、法则(引力与守护)、乃至可能存在的信仰、概念等更加玄奥的力量形式,共同构成了这个“万界牢笼”的基石。
他不能只局限于某一条路径。他必须博采众长,找到属于自己的、能够将这些不同力量融会贯通的“阶梯”!
首先,是能量的“质”。月华能量温和而普适,但面对高阶囚徒的法则力量显得力不从心。太阴源核层次极高,但他目前只能被动利用其本源气息和少量能量,无法主动驱动其真正的威力。他需要找到提升能量“质”的方法,或者……将不同性质的能量进行“融合”与“转化”。
他尝试着,在意识中模拟将一丝精纯的月华能量,引导向太阴源核。并非粗暴地注入,而是如同朝贡般,让其接受源核那更高层次本源的“洗礼”和“同化”。过程极其艰难,大部分月华能量在靠近源核时便自行溃散,但总有极其微小的一丝,成功融入了源核外围流转的辉光之中,使其似乎……凝实了微不足道的一丝。
有效!虽然效率低得令人发指,但这证明路径是可行的!通过太阴源核来提纯和升华自身的能量品质!
其次,是力量的“形”。引力操控无疑是他目前最具潜力的特异能力。但其消耗巨大,应用方式也相对粗糙。他需要更精妙的控制法门,更有效率的运用技巧。蚀渊提到的“心音”是一个方向,意味着引力操控可以与星球意志、乃至更宏观的宇宙规则产生共鸣。他开始尝试,不再将引力视为单纯的力,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感知媒介”,去聆听月球更深层的“律动”,去理解其引力场中蕴含的“信息”。这无疑更加抽象和困难,但每一次成功的“聆听”,都让他对引力的掌控多出一分难以言喻的“灵性”。
再者,是规则的“用”。“守护”意志是他领悟的第一丝法则层面的力量。它不仅仅是一种信念,更似乎能与月球作为“方舟”的古老初衷产生共鸣,甚至引动太阴源核的深层力量。他开始有意识地锤炼这股意志,将其融入每一次能量运转,每一次引力操控之中。他隐隐感觉到,当“守护”意志足够强大和纯粹时,或许能衍生出诸如“稳固”、“净化”、“隔绝”等更加具体的规则应用。
最后,是知识的“广”。他充分利用新获得的“正式观察者”权限和“有限环境数据调用”资格,如同饥渴的海绵,疯狂汲取着“械灵”系统数据库中一切非绝密的信息。星海同盟关于能量符文的构型原理、对不同宇宙种族力量特性的分析报告、对月球地质结构和能量脉络的勘探数据……甚至是一些关于上古神话传说(被标记为“存疑”或“待考证”)的只言片语。他不再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查看,而是系统性地学习、归纳、推演,试图构建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关于这个多元力量世界的认知框架。
这个过程缓慢而痛苦,充满了失败和瓶颈。能量融合时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体内能量紊乱;深度感知引力时常会被其中蕴含的混乱杂音冲击得头晕目眩;锤炼意志更是对心性的极致考验;海量的知识信息更是需要耗费巨大的心神去梳理理解。
但林渊乐此不疲。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正在一点点变强。不是能量总量的简单堆积,而是力量本质、运用技巧、认知维度全方位的、缓慢而坚定的提升。他仿佛一个攀登者,正沿着一条由不同力量体系交织而成的、陡峭而崎岖的阶梯,一步步向上艰难前行。
就在他沉浸于这种不断提升的充实感中时,一份由系统自动推送的、标记为“历史事件归档-低关联度”的信息流,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一份关于数千标准周期前,一次小型囚徒暴动事件的记录。暴动者是一个被称为“星语者”的精神生命体,其能力是跨空间的精神感应与信息传递。它最终被镇压,但其封印地点却被标注为——“数据删除,权限不足”。
引起林渊注意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在事件报告的末尾,附带的几句关于“星语者”力量特性的分析备注:
“……其力量根源疑似与某种宇宙背景下的‘量子纠缠网络’存在隐性关联……可在一定条件下绕过常规空间隔绝进行信息交互……此特性与‘观察者’信息收集模式存在部分相似性,但层级与目的未知……”
量子纠缠网络?与观察者相似?
林渊的心脏猛地一跳!一个大胆的、近乎疯狂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如果……如果他能够理解甚至模拟这种基于“量子纠缠”的信息传递模式,是否意味着……他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开“械灵”系统的监控,与其他存在进行更加隐秘的交流?甚至……窥探那些被加密封锁的信息区域?!
这个想法让他呼吸(意识模拟)急促起来。风险无疑巨大,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但收益也同样诱人!这将是他摆脱纯粹“棋子”命运,真正获得“自主性”的关键一步!
他立刻将这份报告重点标记,开始调动所有权限和算力,全力搜寻一切与“星语者”、“量子纠缠”、“信息传递”相关的、哪怕再边缘、再零碎的资料。
他感觉自己仿佛触摸到了通往下一个力量阶梯的、一把极其危险却又充满诱惑的……钥匙。
而在他未曾察觉的、监控网络的更深层,一道比“械灵”734更加古老、更加淡漠的“目光”,似乎在他调取“星语者”相关资料的瞬间,于无尽的数据流中,微微停顿了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