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的阴霾逐渐散去,救灾工作也从紧急安置转向了更为复杂的灾后重建。秦风深知,让灾民们一直住在临时窝棚里喝粥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这一日,他在“关中救灾使”的衙署内,召集了麾下所有得力干将,以及工部、户部派来协助的官员,召开“灾后重建第一次全体代表大会”。
会议气氛……相当热烈。
秦风站在巨大的关中地图前,用炭笔在上面画着圈:“诸位,当前要务,是推行‘灾后重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灾民安置!不能老住窝棚,我们要建一批过渡性的安置房,要求是:成本低、建造快、能保暖、能过冬!”
工部派来的刘主事,一个头发花白、讲究规矩的老头,捋着胡子慢悠悠开口:“秦大人所言极是。依老夫之见,当沿用古制,以夯土为墙,茅草为顶,虽简陋,却也能遮风避雨……”
他话还没说完,旁边一个原流民工匠出身、现为农技社骨干的王大锤就忍不住嚷嚷开了:“刘主事!您那老黄历不行啦!夯土多慢啊!一场雨就泡成泥汤!咱们有秦大人弄出来的‘水泥’!用砖石砌墙,水泥勾缝,那才叫结实又快!”
刘主事被打断,很不高兴,斜了王大锤一眼:“哼,黄口小儿,懂得什么?砖石水泥,耗费几何?灾民穷困,朝廷钱粮紧张,岂能如此靡费?”
王大锤脖子一梗:“咋就靡费了?咱们现在有流民工程队,人力不缺!砖窑现成的,水泥坊也是现成的!材料自己产,人工以工代赈,花不了几个钱!速度还快!您那夯土房,等您慢慢夯起来,冬天都过完了!”
“你!粗鄙!”刘主事气得胡子直翘。
“好了好了!”莫小贝跳出来打圆场,手里还拿着半根烤蝗虫串(她最近爱上了这个零嘴),“吵啥吵?刘主事经验丰富,王大锤想法新潮,都是为公事嘛!老板,你说咋整?”
秦风忍着笑,敲了敲桌子:“安置房,就用砖石水泥结构!王大锤,你负责带人,三天内拿出几种不同户型的标准图纸和预算!刘主事,您老德高望重,负责监督材料质量和施工标准,务必保证房屋坚固耐用!”
两人互相瞪了一眼,哼了一声,算是接下了任务。
秦风继续道:“第二步,农田复耕!旱情蝗灾过后,土地需要恢复。农技社要立刻行动,推广古农书里的肥田之法,指导百姓补种荞麦、蔬菜等生长期短的作物,争取在入冬前还能有一季收成!”
农技社的姜恪立刻点头:“大人放心,手册已在编写,巡回指导队随时可以出发。”
“第三步,也是重中之重,水利修复与升级!”秦风的手在地图上划过几条主要河流和干涸的支流,“趁着这次重建,我们要把之前没来得及修、或者被冲毁的水渠、陂塘,全部修复,并且要按照更高标准,修建新的、更坚固的水利设施!要让我们关中的田地,以后不怕旱,也不怕涝!”
工部另一位负责水利的张郎中皱眉道:“秦大人,此举固然好,然工程浩大,恐非短期内能完成,且钱粮……”
秦风大手一挥,露出了资本家……啊不,是实干家的微笑:“钱粮之事,本官来想办法!诸位只需拿出最好的方案,组织好人力!我们要让这次灾祸,变成关中基建升级的契机!”
会议在时而激烈、时而搞笑的争论中结束。虽然过程充满了各种“冷嘲热讽”和“差点打起来”的火药味,但最终,一个庞大而系统的灾后重建计划,总算磕磕绊绊地定了下来。所有人都明白,一场比抗蝗更为艰巨、但也更能造福子孙后代的硬仗,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