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之名,一夜之间传遍长安。 秦风在曲江诗会上“斗酒诗百篇”的事迹,被在场之人添油加醋地传播开来,越传越神,简直把他描绘成了文曲星转世。无数人想拜访他,无数请柬雪花般飞来,但他住的那间破屋门庭若市,他却深居简出,一概不见。 他在等,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抛出他的“文化核弹”。 同时,他也在不断完善他的拼音方案和字典编纂大纲。他知道,这东西一旦拿出来,必将石破天惊,必须准备充分。 这天下午,他正在屋里对着自己画的声母韵母表较劲,门外又响起了熟悉的、略带迟疑的敲门声。 秦风会心一笑,起身开门。 门外站着的,果然是换了一身淡雅襦裙的长乐公主,依旧只带了那个贴身侍女。这次她没有做任何伪装,清丽绝伦的容颜在阳光下仿佛会发光,只是眉眼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愁绪。 “秦公子。”她轻声唤道,声音如黄莺出谷。 “李……姑娘?”秦风侧身让她进来,“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他注意到她似乎情绪不高。 长乐公主走进屋内,看着桌上依旧摊开的那些写满奇怪符号的纸张,轻轻叹了口气:“宫里烦闷,出来走走。” 她顿了顿,抬头看向秦风,眼中带着复杂的神色,“秦公子如今名满长安,可是……可是很快就要飞黄腾达,步入朝堂了吧?” 秦风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她的担忧。她贵为公主,婚姻往往身不由己,与政治利益捆绑。自己如今虽然名声大噪,但毕竟出身寒微,在那些世家门阀和朝堂大佬眼中,恐怕依旧只是个“幸进”的文人,与公主的身份云泥之别。她是担心,一旦自己有了官身,两人之间的鸿沟反而会更深吗? 看着她那双带着轻愁的明眸,秦风心中一动,一股怜惜与豪情涌上心头。 他走到桌边,铺开一张干净的纸,研墨,提笔。 “李姑娘何必烦忧。”他对着长乐公主微微一笑,笑容温暖而自信,“名利于我如浮云。秦风所求,并非高官厚禄。” 他蘸饱了墨,笔走龙蛇,在纸上写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的《清平调·其一》!这是将女子比作天上仙子的绝美诗篇! 长乐公主看着纸上的诗句,轻轻念出声来:“云想衣裳花想容……” 她的脸颊瞬间飞起两朵红云,如同染上了天边的晚霞。这诗句,分明就是在写她!将她比作云彩、鲜花,比作群玉山、瑶台月下的仙子! 这简直是……她听过的最动听、最美妙的情话! 心中的愁绪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甜蜜和惊喜冲散,她抬起头,眸中水光潋滟,含着无限的羞涩与欢喜,看着秦风,声音细若蚊呐:“这诗……是写给我的?” 秦风放下笔,凝视着她,认真地点点头:“此诗,名为《赠李姑娘》。在秦风心中,姑娘便是那云端仙子,不容凡尘俗事侵扰。” 他这话既是表白,也是承诺。暗示她,不必为世俗的身份差距而烦恼。 长乐公主何曾听过如此直接又如此浪漫的告白,只觉得心如鹿撞,浑身都有些发软,几乎要站立不住。她不敢再看秦风那灼灼的目光,低下头,看着纸上那美得令人心醉的诗句,感觉整个人都浸泡在蜜糖之中。 “多谢……多谢秦公子。”她声如细丝,却蕴含着巨大的喜悦。 旁边的侍女看着自家公主这般模样,又是着急又是无奈,只能暗自跺脚。 秦风看着长乐公主娇羞无限的样子,心中也是柔情万千。他知道,这位大唐公主的心,已经被他牢牢拴住了。 “李姑娘,”他柔声道,“名利场非我所愿。我真正想做的,是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让这大唐,变得更美好。” 他指了指桌上那些“奇怪符号”:“比如这个。” 长乐公主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好奇地问:“这到底是什么?” 秦风神秘地笑了笑:“这是能改变天下读书人命运的东西。不过,现在还不到公布的时候。等时机成熟,我第一个告诉你。” 长乐公主看着他自信而认真的侧脸,心中充满了信任与期待。她感觉,这个男子,与她见过的所有人都不同。他的才华,他的志向,他的情怀,都如同一个巨大的宝藏,吸引着她不断探索,不断沉沦。 “嗯,我等你。”她轻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坚定。 阳光透过窗棂,将两人的身影拉长,交织在一起。破旧的茅屋里,充满了温馨而旖旎的气息。 秦风知道,是时候了。在抛出“拼音”这颗文化核弹之前,他需要先拥有足够的地位和话语权。 而这一切,需要他去见一个人。 这个大唐帝国话事人,真正说了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