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穿过云层,开始缓缓下降。林晚星从舷窗望出去,熟悉的城市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十二小时的飞行本该让人疲惫,她却异常清醒,指尖无意识地轻抚着随身携带的食谱笔记本——那是陆美玲的遗物,陆时衍在离开马赛前郑重交到她手中。
“紧张吗?”身旁的陆时衍合上笔记本电脑,他几乎在全程处理工作,此刻才稍稍放松。
林晚星摇摇头,又点点头:“有点不真实。一个月前离开时,我还是个刚有点名气的厨师,现在...”
“现在你已经是国际美食界的焦点。”陆时衍接上她的话,语气平静,“做好准备,机场可能会有记者和粉丝。”
她笑了笑,刚想说“不至于”,飞机广播响起了准备降落的提示。空姐走过来,礼貌地询问能否合影签名。
“从起飞前就忍到现在了,”年轻空姐不好意思地说,“我们整个机组都是您的粉丝,特别喜欢您在《烟火小厨》里教的那道红酒炖牛肉。”
林晚星欣然应允,签名的间隙,她注意到经济舱也有乘客频频朝这个方向张望。这种被瞩目的感觉,与穿书初期被全网黑时的目光截然不同。
飞机平稳落地,滑行至廊桥。林晚星刚开机,手机就疯狂震动起来,未读消息的数字不断攀升。
“先别急着出去。”陆时衍按住她准备解开安全带的手,示意她看窗外。
航站楼玻璃窗内,黑压压的人群举着各式各样的牌子,即使隔着一段距离,也能看清上面“林晚星”三个字。
“这...”她真的愣住了。
陆时衍看了眼手机:“赵姐十分钟前发消息,说自发来接机的粉丝超过五百人,机场不得不加派安保。另外,国内三十多家媒体在出口等候。”
林晚星深深吸了口气。她知道自己在国际上获奖会引起关注,但没想到国内的回应会如此热烈。
当他们走出机舱时,空乘人员列队送上祝福:“欢迎回家,林主厨!”
穿过廊桥的每一步,都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欢呼声,声音透过玻璃隐约传来,如同涨潮的海浪。在VIp通道入口,赵姐早已等候多时,这位向来干练的经纪人此刻激动得眼眶发红。
“晚星!”赵姐上前紧紧抱住她,“太棒了!你知道这几天国内美食圈因为你沸腾成什么样吗?”
不等林晚星回答,赵姐连珠炮似地汇报起来:“央视《人物》专栏想做专访,《中华美食》邀你当客座主编,三个省级卫视的美食节目发出常驻邀请,还有...”
“赵姐,”陆时衍温和地打断,“这些可以稍后再说。”
赵姐这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地笑了:“对对,先享受这一刻。走吧,去接受属于你的欢迎。”
当林晚星出现在接机大厅的那一刻,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粉丝们举着精心制作的手牌——“欢迎回家,我们的骄傲”“中华美食走向世界”,还有人别出心裁地举着她经典菜品的卡通立牌。
闪光灯如繁星般闪烁,记者们努力向前挤,安保人员手拉手组成人墙。林晚星停下脚步,向人群挥手致意,引来更热烈的回应。
“林主厨,看这边!”
“晚星,我们爱你!”
一个年轻女孩突破安保的缝隙,冲到林晚星面前,迅速递上一个精致的食盒:“这是我按照您直播教的方子做的桂花糕,想送给您尝尝!”
女孩声音哽咽:“我、我从小因为胖被嘲笑,是您说的‘美食是带给人们幸福的,不是负担’这句话改变了我。现在我学了烹饪,在老家开了家小点心铺...”
安保人员正要上前,林晚星轻轻摆手阻止。她接过食盒,打开尝了一块,认真评价:“桂花香气很足,糯米蒸得恰到好处。如果糖渍时间再长半小时,口感会更细腻。”
女孩激动得眼泪直掉,连连点头。这个画面被记者捕捉下来,第二天登上了多家报纸的头版。
在安保的护送下,林晚星艰难地向前移动,不时停下来为粉丝签名。她注意到人群中有不少老年人,一问才知是看了央视的报道,特意赶来支持“为国争光的好孩子”。
“我老伴生前最拿手的就是佛跳墙,”一位满头银发的奶奶拉着她的手,“看你比赛做这道菜,就像看到他年轻时的样子。”
林晚星反握住奶奶的手,轻声说了几句家常话。这个温馨的场景再次引发一阵拍摄热潮。
经过将近半小时,他们终于挪到机场安排的采访区。媒体们早已架好长枪短炮,问题一个接一个抛来。
“林小姐,获得国际大奖后回国,看到这么多粉丝来接机,有什么感想?”
“接下来在国内有什么计划?会考虑进军国际市场吗?”
“传闻您与陆总正在交往,这是真的吗?”
最后一个问题让现场静了一瞬。林晚星神色不变,微笑着看向提问的记者:“我今天最想分享的,是对中华美食未来发展的想法。至于私人问题,还请关注我的专业成就。”
得体又不失强硬的回应,赢得了一阵掌声。
陆时衍站在她身侧半步的位置,始终保持着守护的姿态。当有记者试图追问他的看法时,他只简单道:“星耀娱乐将继续全力支持林小姐的事业发展。”
离开机场的路上,林晚星的手机再次响起。看到来电显示,她略显惊讶地接起:“李导?”
《烟火小厨》总导演李文斌的声音充满笑意:“晚星啊,台里刚决定,给你的收官特辑增加预算,改成黄金时段两小时直播!观众呼声太高了!”
“谢谢李导,我会好好准备。”
“不止这个,”李导压低声音,“央视那边托我问问,你有没有兴趣参加明年春晚?有个美食与文化结合的节目创意...”
副驾驶座上的赵姐听到“春晚”二字,激动得直拍大腿,用口型对林晚星说:“接!必须接!”
林晚星却依然冷静:“李导,能否先把方案发来看看?我想确保节目能真正展现中华美食的精髓,而不是流于形式。”
挂断电话后,赵姐又喜又急:“晚星,那是春晚啊!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正因为是春晚,才更要慎重。”林晚星望向窗外飞驰而过的街景,“我不想为了曝光度,参与一个不能完美呈现美食文化的节目。”
陆时衍赞同地点头:“明智的决定。以你现在的地位,已经不需要盲目追求每一个机会。”
车队驶入市区,林晚星注意到几个繁华商圈的大屏幕上,正滚动播放着她获奖的新闻。公交站牌上,她代言的厨具广告格外醒目。这种无处不在的知名度,让她再次意识到自己地位的变化。
回到公寓,赵姐拿出一叠文件:“这些是必须优先处理的合作邀请。另外,有个特别的请求——”
她抽出一份精美的邀请函:“你的母校,中华烹饪学院,希望你能回去做一次演讲,时间定在下周五。”
林晚星接过邀请函,上面烫金的校徽让她恍惚了一瞬。穿书后,她继承了原主的记忆,知道这所顶尖烹饪学府曾是原主梦寐以求却未能考上的学校。如今,她却以荣誉校友的身份被邀请回去演讲。
“我接受。”她轻轻抚过邀请函上的校名。
赵姐离开后,公寓终于安静下来。林晚星站在落地窗前,望着城市的万家灯火。不过数月前,她还是那个被全网黑的十八线艺人,住在狭窄的出租屋里,为下一顿饭发愁。
手机震动,是陆时衍发来的消息:“需要习惯这种生活了,大厨。”
她回复了一个微笑的表情,随后走到厨房,打开冰箱——空空如也。这才想起出国前清空了所有食材。
门外响起敲门声。透过猫眼,她看见陆时衍站在外面,手中提着两个超市购物袋。
“猜你冰箱是空的。”他进门后自然地将袋子拎进厨房,“简单买了点,够你做顿晚饭。”
林晚星看着他将食材一样样取出:新鲜的蔬菜、还带着水珠的菌菇、一块上好的排骨,以及几样调味料。都是她常用的牌子,连她偏爱的那个小众品牌的酱油都没错。
“你怎么知道...”她有些惊讶。
陆时衍没有回答,只是挽起袖子:“需要帮忙吗?虽然我厨艺远不如你,但打下手还行。”
那一晚,他们一起做了简单的家常菜:排骨汤、清炒时蔬、菌菇焖饭。厨房里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温馨。
吃饭时,陆时衍状似无意地提起:“王府井那边有个不错的店面,原租约下个月到期。如果你有兴趣开餐厅,可以去看看。”
林晚星抬头看他:“你连这个都帮我留意了?”
“顺手而已。”他轻描淡写,但眼中闪过一丝她从未见过的柔和。
饭后,陆时衍告辞离开。林晚星收拾完厨房,打开电视,正好赶上晚间新闻播放她今日回国的画面。屏幕上,她被粉丝和媒体簇拥,神情从容自信。
电话再次响起,这次是顾言琛。林晚星犹豫片刻,还是接了起来。
“欢迎回国。”他的声音有些低沉,“我看到新闻了。”
“谢谢。”
短暂的沉默后,他继续说:“我接了一档美食真人秀,下个月开拍。某种程度上,是受你影响。”
这出乎林晚星的意料。在原书中,顾言琛对烹饪一窍不通,也从不在意。
“那很好。”她客套地回应。
“晚星,”他顿了顿,“我知道现在说这些可能太迟,但我真心为你高兴。你证明了,靠自己的才华和坚持,真的可以走得很远。”
挂断电话,林晚星陷入沉思。这个世界,这个她曾经以为只是一本书的世界,正在因她的选择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她走到书桌前,翻开陆美玲的食谱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她发现了一行之前没注意的小字:
“真正的美食家,不仅懂得烹饪美味,更懂得烹饪人生。——陆美玲”
窗外,城市的霓虹闪烁,如同无数星辰坠落人间。林晚星轻轻合上笔记本,知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等待她的将是全新的挑战与机遇。
而她,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