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紧急!单是这道紫气竟让护龙山庄陷入如此困境!
铁胆神侯眉头深锁,意识到时间紧迫,必须尽快寻到谢旭。否则必将引起小皇帝震怒。
忽然,异样的气息飘来,众人立即停步戒备。只见湖面笼罩着薄雾,泛着浅浅紫光。
或许能在洞庭湖找到线索。朱无视顿时有了主意。他知道谢旭曾在此地修炼。与其盲目搜寻,不如守株待兔!
谢旭确实曾在此练剑!朱无视立即带领众人在湖边展开搜索,很快在湖面上察觉到凌厉的剑气。
凝视着湖面若隐若现的剑气,朱无视眼中掠过震惊。这股剑意中蕴含的力量,带着前所未有的威压。
竟是谢旭的剑意!强横至此!他低声自语,完全被这惊世骇俗的威势所震撼。想不到谢旭的修为已达如此境界。
众人同样震惊地望着湖面,都能感受到那令人窒息的威压,仿佛天地都在这剑意面前俯首。
这等意境...谢旭究竟修炼到了何种地步?一位宗师境强者喃喃道。在这剑意面前,他只觉得如沧海一粟,随时可能灰飞烟灭。
而这仅仅是谢旭修炼的余韵!若是他亲自出手,又将是何等景象?众人不敢深想。
务必要找到他。朱无视沉思片刻,目光陡然坚定。此刻他完全生不出对抗之心,只想将这位强者招揽至朝廷麾下。若这等人物不为大明所用,必成心腹大患。
他立即命人展开全面搜索。护龙山庄众人不辞辛劳,继续查找谢旭的行踪。然而竭尽全力,却仍无所获。谢旭仿佛从未出现过。
罢了,回程吧。朱无视颇感无力,明白以他们的能力,已难以追寻这等境界的高手。
就在此时,一名护龙山庄成员突然高喊:神侯快看!谢旭在天上!朱无视应声抬头。
白衣如雪,踏着紫云御风而行,飘然若醉仙。
速速跟上!
朱无视眸中精光乍现,立时飞身追赶。那道身影渐行渐近,他面上不禁浮现喜色。
苦心寻觅多时,今日终得相见!
正当他欲上前擒拿之时,却发现两人之间仿佛横亘着无尽天堑。
这身法竟如此玄妙!
一股无形威压令他寸步难进,任凭如何施展轻功,始终难近谢旭分毫。只能眼睁睁望着那道身影翩然远遁,转瞬已至千里之外。
......
回到宫中复命时,少年天子难掩失望之色。
倾尽精锐竟寻不得谢旭,究竟为何?
朱无视强自镇定道:微臣确实在洞庭发现其剑意残留,奈何此人修为已臻化境,非人力可及。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少年天子转而问计于曹正淳。这位督主恭敬行礼道:
启禀陛下,谢旭修为已超脱凡俗,与其徒劳追击,不若另谋良策。
三百六十九回
**内,曹正淳肃然禀道:老奴斗胆谏言,何不敕封神剑山庄?
神剑山庄近年来虽式微,然有谢旭坐镇,重振声威指日可待。若得朝廷恩典,必成大明肱骨。届时四海宵小再欲犯境,都须掂量三分。
少年天子目光微动。
这番谏言的分量,他自然心知肚明。神剑山庄若能为朝廷所用,江山社稷便多了一重保障。
皇叔以为如何?
朱无视长吸一口气:臣附议。
龙案后的小皇帝神色骤然庄重。
传旨神剑山庄,即日起为我大明盟派,共守天下太平。明黄色衣袖拂过御案,金口玉言掷地有声。
......
千里紫气如游龙盘绕,将临安皇城笼罩在氤氲祥光之中。
诸卿何事喧哗?
赵构刚踏出寝宫,便听得殿前一片哗然。
天降吉兆啊官家!
紫气东来三千里,此乃千年未见之祥瑞!
群臣叩拜之声如潮水起伏。
祥瑞?赵构眉峰一挑,当即率众出殿观瞻。
抬眼望去,整片苍穹皆被紫色云霞浸染,恍若仙家洞天。这位大宋官家瞳孔微震,竟忘了**威仪。
此刻宫阙内外沸腾如粥,歌功颂德之声此起彼伏。
忽见一道青色身影凌空而起,正是闭关已久的国师黄裳。只见这位道门宗师须发皆扬,面色惊变。
国师可知此象何解?赵构急问。
黄裳落地时长揖到地,声音带着难以自抑的颤意:禀陛下,此乃紫极玄天象。老道阅遍典籍,唯见《洞玄真经》有载——此乃真仙临凡之兆!
赵构闻言心神俱震。
那漫天紫气翻涌如海,竟压得他这九五之尊都生出顶礼之心。
天降祥瑞于大宋,莫非...话到唇边忽觉冒渎,忙整衣冠望天三揖。
黄裳微微躬身道:“确是如此,紫气东来,或许意味着大宋将得遇仙缘,受上天庇佑。”
仙神之说向来缥缈难测!
赵构心头剧震。
自上古以来,神州大地关于仙人的传说层出不穷,却从未有人得见真容。
就连仙家是否存在,尚且众说纷纭。
不料今日竟从太傅口中听闻此等秘辛!
“以爱卿之能,可否为朕引见这位仙家?”
赵构谨慎询问。
黄裳略一沉吟:“此人已臻至仙神之境,臣只能姑且一试。”
说罢,这位博览群经的道家宗师凝神聚气,仰天长啸:“黄裳冒昧,恭请仙长现身一晤!”
声震九霄之际,郑重向天礼拜。
云海深处。
谢旭闻声挑眉。
“中气充沛,倒是个难得的高手,至少也是天人巅峰的修为,这临安城果然藏龙卧虎。”
虽已超脱凡俗,但能察觉他行踪者仍值得关注。
心念转动间,谢旭驾云而下。
“贫道黄裳,拜见仙尊!”
望着踏云而来的白衣身影,黄裳眼中崇敬之色愈浓。
“仙尊不敢当,神剑山庄谢旭而已。”
谢旭袖袍轻拂。
黄裳恍然:“竟是名动九州的谢四公子!”
说着转向身侧:“陛下,这位便是以弱冠之龄登临绝顶的神剑传人。”
赵构难掩激动:“早闻谢公子风采绝世,还请入宫详谈,朕当以国礼相待。”
虽见对方年轻,但那御气凌空之姿已非凡俗。
谢旭颔首:“既蒙盛情,自当赴约。不过......”
大宋朝堂内,谢旭坦然开口:我想借阅皇宫珍藏的道家典籍。
赵构面露诧异,这位年轻人突如其来的请求让他颇感意外。没想到这位神剑山庄的四公子如此醉心修道,远游至此仍不忘修行之道。转念一想,其年岁轻轻便有这等成就,想必正是勤修不辍所致。
大宋立国数百载,各类道门典籍确实收藏颇丰。赵构颔首应允,四公子若有兴趣,皇家藏书楼随时敞开。不如就让国师陪同前往?
......
黄裳领着谢旭来到皇家藏书楼。这座恢弘建筑堪称大宋数百年文脉积淀之所,典籍数量之巨甚至胜过少林藏经阁。楼内道藏丰富,武功秘籍应有尽有,可惜真正能参透其中奥妙者屈指可数。
请随意阅览。黄裳在柜台前止步,老朽在此候着,四公子有事随时吩咐。
他心知这位神剑山庄少主以悟性超群着称江湖,此刻特意留出空间任其研读。
谢旭信步走向书架,指尖轻抚过积尘的书脊,随手取出一册细细品读。黄裳见他指尖翻动书页时眼中有精芒闪烁,不禁暗自惊叹:这些艰深典籍,常人读来如坠云雾,他却能瞬息沉浸其中,当真天资卓绝。
片刻后,谢旭合拢书卷,眼中似有明悟。黄裳忍不住上前询问:可是这些典籍不合心意?
此话怎讲?
老朽见公子不过盏茶工夫便合上书册,想是内容晦涩难解......黄裳含蓄道。在他看来,这般短促时间,莫说研读精要,怕是连目录都未及细览,除非......
谢旭轻摇首,指尖拂过那册泛黄的道藏,眸中泛起笑意:此典乃刀法大家遗世之作,所载武道心法堪称绝妙。
他徐徐道尽书中要义。
黄裳耳畔嗡鸣,半生根基顷刻倾覆。
那人竟当真在研读!
非但逐字细览,更将精髓尽数参透!
可这才半盏茶的工夫啊!
这般神速便吃透整部典籍!
简直骇人听闻!
他万没料到,谢旭竟能如此迅疾勘破先贤心法。
望着身侧青年,黄裳胸中翻涌难平。
忆及这半载传奇——
初踏江湖便由大宗师直入陆地神仙境,而今更被尊为当世仙尊。
剑下曾斩陆地神仙。
连二百年前的魔门巨擘向雨田都殒命其手。
这已非天赋异禀可喻。
除了谪仙临凡,再无他词可述。
怔忡间,谢旭青衫已游走于重重书架。
三千道藏列阵于此,承载千年道家真髓,无数玄门至圣手笔。
纵是黄裳自忖,也需耗时数月方能通览,若要参透玄机,更得数十载寒窗苦修。
可那袭青衫却翩若惊鸿。
指尖掠过竹简如抚琴弦,眸光所至似有金芒流转。
眉间微蹙沁汗,却未曾稍歇。
黄裳喉头滚动,竟发不得声。
毕生未见如此参经悟道之势!
竟得亲眼见证仙尊阅典。
此刻他眸中唯余敬服。
神剑山庄四公子!
剑挑陆地神仙的绝世存在!
他心悦诚服。
终于明悟,自己所知不过沧海一粟,而眼前青年,早已立在云海之巅。
改后文:
按这般速度,谢旭三日便能读完道藏全集!
……
同一时刻,雁门关外。
耶律鸿基统率铁骑南征,连破数城势如破竹,兵锋直指汴梁。
遮天蔽日的军队徐徐推进。
闷雷般的马蹄震得大地微颤,如林枪戟折射出刺目寒芒,肃杀之气席卷四野。
绘有獠牙狼首的战旗猎猎作响,威压之盛似要碾碎整座城郭。
纵使百战老将见此阵仗亦不免膝头发软。
耶律鸿基端坐马背远眺汴梁,嘴角噙着轻蔑笑意:宋廷的窝囊废听着!尔等若想活命,速速开城投降!
汴梁城头,赵构与百官目睹辽军雄姿,皆面如土色。
辽国铁骑锐不可当,宋军在其面前犹如待宰羔羊。
先前边关失守时宋军便已伤亡惨重。
虽设有多道防线,赵构原以为尚能周旋,未料危局来得这般迅猛。
陛下!辽人此番倾巢而出,显是要亡我大宋啊!
辽军不仅高手云集,更有绿林人士助阵...
传闻辽人俱是茹毛饮血之辈,若任其入城...
朝臣们惶惶私语间,忽有密报传来:
辽国绝世高手正星夜驰援!
当今天下武学为尊,辽国顶尖强者近年倍增,已非宋室所能抗衡。
更棘手的是,辽国武者多修霸道横练功夫,对大宋武学克制极深。
国师!快宣国师!
赵构再顾不得天子威仪,厉声疾呼。
唯有国师在侧,他方能稍定心神。
禀陛下,国师正随仙长研习道藏...
侍臣战战兢兢回道。
是了...国师正伴仙长...
赵构闻言喃喃自语,目光重又投向皇宫深处的藏书阁。
赵构这才记起,黄裳已陪同谢旭前往藏书阁查阅典籍。
他强忍心中焦虑,沉声道:辽国大军逼近边境,大宋江山岌岌可危,此刻顾不得许多,速传国师觐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