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硝烟彻底散去,英魂碑前的香火日渐鼎盛,而林谷内部,一场深刻而有序的变革,正随着林凡的意志悄然展开。战争的教训与发展的需求,都指向一个核心——林谷需要一套更高效、更专业、更能应对未来挑战的管理与军事体系。
在内城指挥所,依旧是核心成员济济一堂,但氛围与战时、与战后总结时又自不同。少了几分紧迫,多了几分构建蓝图的慎重与开创基业的豪情。
林凡端坐主位,目光扫过众人,开门见山:“诸位,前番总结规划,已明方向。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林谷欲行稳致远,内部机制与人员配置,需随之调整,以适应新局。今日所议,便是‘建制立业,擢贤任能’。”
他首先看向周谨和几位负责内政及医疗事务的官员:“战争之中,疫病之患,教训深刻。虽有军医及临时征召郎中奋力救治,然缺乏统一调度,手段亦显不足。为保障军民健康,防患于未然,我决定,增设‘济世院’!”
“济世院?”众人低声重复,觉此名既含救济苍生之愿,又有匡扶世道之责,颇为贴切。
“不错,”林凡肯定道,“济世院,专司林谷一切医疗卫事。其职责包括:统辖所有医官、郎中、护理人员;建立并管理常设医馆(先于镇荒、望北两城设立);储备与管理药材;研究疫病防治与新药方剂;并向民间普及基础卫生与急救知识。首任院正,由原军医官首席,素有仁心、于抗疫中表现卓着的白芷担任。人员可由现有军医体系及民间招募中择优调配,格物院需在药材辨识、提纯等方面予以支持。”
任命一位女性担任如此重要的部门首脑,在当下环境堪称破格,但白芷的能力与品德有目共睹,无人提出异议。这亦是林凡打破陈规,唯才是举的体现。
“其二,”林凡目光转向一旁静坐的姜宓,“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安平邑盟约已成,河西、曲沃使者将至,日后邦交往来只会更多。以往临时指派,已不合时宜。故,增设‘鸿胪寺’,专司外交礼仪、宾客接待、盟约谈判、信息收集与分析等一切对外交往事宜。”
他顿了顿,看向姜宓,语气温和却坚定:“鸿胪寺卿一职,关系我林谷颜面与利益,需精通礼仪、善于辞令、心思缜密、且能持节自重之人。姜宓,此前应对各方,你已展现才能。此职,暂由你署理,待日后若有更合适人选,再行调整。你可能胜任?”
姜宓微微一怔,抬起明眸,迎上林凡信任的目光。她出身贵族,自幼熟习礼仪典章,经历家族变故后更添沉稳,此前协助应对使者,确已显露天赋。她深吸一口气,起身,敛衽一礼,声音清越而坚定:“姜宓,必竭尽所能,不负谷主重托,维护林谷尊严与利益。”
由她执掌鸿胪寺,既能发挥其长,亦是林凡对内部力量的一次重要整合与信任。
接下来,是重中之重——军队改编。
林凡示意铁叔展开一幅新的军队编制草图,众人目光顿时聚焦其上。
“经此一役,我林谷军威已立,然亦暴露诸多问题。未来防卫与开拓,需一支更加精干、分工明确、反应迅速的军队。故,决定进行扩编与改编。全军员额,暂定两千五百人。”林凡指向草图核心。
“下设:
步兵营,员额一千,为军中基石,负责正面防御、推进与占领。营正,由石头担任,其守望北城,沉稳可靠。
骑兵营,员额五百,负责机动、侦察、侧翼突击与追击。营正,由大康担任,其勇猛善战,可担此任。
特种营,员额四百,集中精锐,执行特殊、高难度任务。营正,由柴狗担任。”
提到特种营,林凡详细分说:“其下分设三队:
火铳队,一百五十人。专司日后‘雷火’武器之使用与研究。此乃我军未来利器,队长人选……待定,需胆大心细、严守纪律、并对格物有基础认知者,由墨恒协助遴选培训。
强弩队,一百五十人。专司重型弩、床弩等远程精确打击。队长,由神射着称、心细如发的韩锋担任。
作战队,一百人。执行最危险之敌后破袭、斩首、情报获取等任务。由柴狗直接统辖。”
“另设专项职能队伍:
工兵排,两百人。负责筑城、修路、架桥、布置及排除障碍。排长,由精通营造、心思巧妙的郑渠担任。
医疗队,五十人。隶属济世院,但随军行动,负责战场急救。队长人选,由白芷院正推荐。
后勤辎重队,两百人。负责全军粮草、军械、被服之运输、存储与分发。队长,由办事稳妥、精于计算的郑谷担任。
斥候排,一百五十人。负责军情侦察、地形勘探、渗透反渗透。排长,仍由猞猁担任,其职司不变,员额扩充。”
这一套编制下来,脉络清晰,职责分明,既有传统的步骑骨干,又突出了特种作战和专业技术兵种的地位,尤其是火铳队的设立,昭示着林凡对未来战争形态的预判。众人听得心潮澎湃,仿佛已看到一支装备精良、结构合理的新军雏形。
最后,林凡看向周谨:“内政为民之本,教化则为根基。欲使民众知礼守法,明辨是非,忠于林谷,教化不可废。故,于内政院下,增设‘文华阁’,专司林谷内部教化事宜。包括兴办各级学堂(先设蒙学、县学两级),编纂启蒙与实用教材,推行基础识字与算术,选拔培养人才,并负责祭祀、礼乐(简化)、文书档案管理等文化事宜。首任阁主……暂由卫鞅兼领,需尽快物色专才担任。”
卫鞅肃然领命:“谨遵谷主令。教化乃百年大计,属下必尽心竭力,奠定我林谷文治之基。”
一系列的人事任命与机构调整,如同精准的齿轮,被一一嵌入林谷这台日益庞大的机器之中。新的架构,带来了新的责任,也激发了新的活力。
“建制已立,贤能已擢。”林凡最后总结,声音沉毅,“望诸位各司其职,同心协力。济世院护佑健康,鸿胪寺广结善缘,文华阁教化育人,各军营厉兵秣马!让我林谷,不仅武备昌盛,亦要文风蔚然,内外兼修,方是长久之道!”
会议结束,众人领命而去,步伐坚定。林谷的治理,从此迈向了一个更加制度化、专业化的新阶段。一个拥有更完善官僚体系、更强大军事力量、以及更清晰文化导向的势力,正在这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土地上,扎实地奠定其崛起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