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王府高楼上相偎的身影被初升的朝阳镀上一层金边。沈清辞望着脚下渐渐苏醒的京城,轻轻呼出一口气,白雾在微凉的空气中散开。
该动身了。夜君离低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今日要巡视城东新开的市集,还要去查看义仓的存粮。
沈清辞点头,最后望了一眼远处连绵的屋宇。前世这个时候,京城正因为靖王谋反的余波而风声鹤唳,百姓闭门不出,市集萧条。而如今,晨雾中已经传来小贩的叫卖声,炊烟袅袅升起,一派祥和景象。
两人更衣后乘马车出门。为了不惊扰百姓,特意选了朴素的青帷马车,只带了四名便装侍卫随行。
城东新市集果然热闹非凡。摊位整齐排列,货物琳琅满目,叫卖声、议价声此起彼伏。马车在街口停下,沈清辞和夜君离步行入内。
新鲜的江南绸缎,刚到的货!
北地来的皮毛,保暖又体面!
上好的米面,价格公道!
商贩们热情招呼,百姓们穿梭其间,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
一个卖绢花的老妇人认出了他们,激动地就要下跪:王爷、王妃...
沈清辞连忙扶住她:老人家不必多礼。她拿起一支绢花细看,手艺真好。
老妇人眼眶湿润:多亏王爷王妃减免商税,老身这才有钱租个摊位,不用再风吹日晒地沿街叫卖了。
这时,一个卖米的中年汉子也凑过来:是啊!自从开了义仓,粮价稳定了,我们这些小本买卖也好做了。
夜君离难得露出温和神色:生意可还过得去?
好得很!汉子连连点头,比从前强多了!
沈清辞注意到不远处有几个孩子眼巴巴地看着糖人摊子,却不敢上前。她走过去,买下所有的糖人分给孩子们。
谢谢王妃!孩子们欢呼着,小心翼翼舔着糖人。
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女孩仰着头,奶声奶气地问:王妃娘娘,我娘说您是仙女下凡,是真的吗?
沈清辞蹲下身,轻轻擦去女孩脸上的灰尘:我不是仙女,只是和你们一样的普通人。
可是娘说,您让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小女孩认真地说。
沈清辞心中一暖,柔声道: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应该做的。
巡视完市集,他们又去了城西的义仓。义仓建在原先的废弃官仓基础上,经过修葺后焕然一新。仓廪充实,米麦堆积如山,几个管事正在认真记录出入库的粮食。
按照王妃的吩咐,我们每月初一、十五开仓平价售粮。管事恭敬地禀报,另外,对于特别困难的百姓,凭里正出具的证明可以领救济粮。
沈清辞仔细查看了账册:做得很好。不过要注意防潮防鼠,粮食是百姓的命根子,不能有丝毫马虎。
是,小人一定注意。
从义仓出来,已是正午时分。经过一条小巷时,沈清辞忽然停下脚步。巷子深处,几个乞丐正蜷缩在墙角,与方才市集上的热闹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夜君离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眉头微蹙:京城中竟还有乞讨为生之人?
随行的侍卫连忙解释:回王爷,这些多半是外地流民,近日才涌入京城。监察司已经登记在册,正在安排活计。
沈清辞走上前去。乞丐们见到贵人,纷纷跪地磕头。
都起来吧。沈清辞温声道,你们从何处来?
一个年纪稍长的乞丐颤声回答:小人们从北边逃难来的。家乡遭了旱灾,实在活不下去了...
沈清辞与夜君离对视一眼。北境旱灾的消息他们早有耳闻,却没想到灾情严重到这个地步。
监察司明日就会安排你们去修葺城墙,管吃管住,还有工钱。沈清辞承诺道,只要肯干活,一定能活下去。
乞丐们感激涕零,连连叩首。
离开小巷,沈清辞神色凝重:北境灾情比奏报上说的严重得多。
夜君离点头:我已经派人去核实。若情况属实,必须立即调粮赈灾。
这时,一阵香气飘来。原来他们走到了一处小吃摊聚集的街巷。正值饭点,各色食摊前都围满了人。
王爷、王妃若是不嫌弃,不如就在这里用午膳?侍卫试探着问。
沈清辞看了看那些冒着热气的小摊,忽然展颜一笑:
他们在一个人不多的馄饨摊前坐下。摊主是一对老夫妻,显然没认出他们的身份,热情地招呼着。
二位客官来碗馄饨?咱家的馄饨皮薄馅大,汤头鲜美得很!
来两碗。夜君离淡淡道。
老妇人利落地下锅煮馄饨,老伯则在一旁擀皮包馅。动作娴熟,配合默契。
沈清辞看着,忽然想起前世。那时她被困在靖王府的后院,连出门都成奢望,更别说在这样的街边小摊用饭了。
想什么呢?夜君离注意到她的走神。
想起从前。沈清辞轻声道,现在这样,很好。
热腾腾的馄饨端上桌,果然香气扑鼻。沈清辞尝了一口,鲜美异常。
老人家手艺真好。她由衷称赞。
老伯笑呵呵地说:客官喜欢就好。说来还要感谢摄政王和王妃,要不是他们推行新政,我们这小本生意也做不下去。
老妇人接话:从前税重,我们差点就要关门回老家了。现在好了,税减了,生意好了,儿子也能在京城安心读书了。
沈清辞与夜君离相视一笑。
用过午膳,他们继续巡视。路过一家书肆时,听见几个书生正在议论朝政。
...监察司这次雷厉风行,连太后党羽都敢动,真是大快人心!
听说都是王妃主持的,当真巾帼不让须眉。
不过靖王谋反一事,总觉得还有蹊跷...
夜君离脚步微顿,沈清辞轻轻按住他的手。
无妨。她低声道,百姓能自由议论朝政,正是太平盛世的景象。
最后,他们登上了城墙。俯瞰全城,街巷纵横,人流如织,一派繁荣景象。
还记得前世此时的京城吗?夜君离忽然问。
沈清辞目光悠远:记得。街道冷清,商铺关门,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这一世,你改变了这一切。
沈清辞摇头:是我们。
夕阳西下,为京城披上金色的外衣。家家户户开始点亮灯火,炊烟袅袅,勾勒出太平盛世的画卷。
回府的马车上,沈清辞靠在夜君离肩头,忽然想起一事:北境灾民陆续南迁,得提前做好准备。
已经命人在城外搭建临时住所,同时安排开荒垦田,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沈清辞放下心来,闭目养神。马车缓缓行驶在青石路上,窗外传来孩童嬉笑的声音,间或夹杂着商贩最后的叫卖。
这样平凡而温馨的日常,正是她前世梦寐以求的。
然而,就在马车转过街角时,沈清辞无意间瞥见巷口一个熟悉的身影——虽然穿着普通百姓的衣物,但那走路的姿态,分明是前世萧煜身边的一个暗卫。
她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轻轻握住了夜君离的手。
京城的太平景象下,暗流依然在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