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节点经受住舆论风暴的考验后,苏晚晴天真地以为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然而她很快意识到,那些被嫉妒驱使的对手远未罢休,他们的攻击正从舆论场转向更隐蔽、更致命的领域。
周一清晨,苏晚晴刚到店门口,就发现两名穿着制服的市场监管人员等候在那里,表情严肃。
“苏晚晴女士吗?我们接到实名举报,称心田节点涉嫌非法收集消费者生物数据,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为首的中年官员出示证件,“这是检查令,我们需要对你们的数据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苏晚晴心中一沉,但保持镇定:“我们始终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欢迎监督检查。”
店内,陈明已经感知到异常,提前做好了准备。当检查人员要求查看服务器时,他冷静地引导他们访问专门设置的公开数据接口。
“我们的系统只收集必要的服务数据,且经过严格匿名化处理。”陈明展示着数据流程图,“所有涉及个人隐私的部分都经过加密,就连我们自己也无法直接获取原始生物信息。”
检查人员仔细审查后,不得不承认心田的数据处理符合规范。但临走前,那位中年官员低声对苏晚晴说:“举报材料相当详细,包括你们系统的部分技术参数。建议你们内部也排查一下。”
这句话证实了苏晚晴最坏的猜测:有内部信息泄露。
还没等她消化这个信息,第二波攻击接踵而至。下午,卫生健康部门的人员到场,称接到举报心田“非法行医”、“使用未批准的医疗设备”。
“我们的能量平衡服务明确标示为‘休闲放松’,不宣称任何医疗效果。”苏晚晴再次出示相关文件,“设备也都是普通商用设备,没有任何医疗功能。”
检查持续了两小时,最终再次证明举报不实。但检查过程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正常营业,许多顾客被迫中断体验。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举报似乎经过精心策划,时间点选择得极为刁钻,明显是为了最大化干扰运营。
傍晚,当团队试图恢复营业节奏时,第三波攻击到来——消防部门接到举报称心田“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
这一次,检查人员确实发现了几处小问题:一个应急指示灯不亮,消防通道有少量杂物。尽管问题轻微,但按规定必须限期整改,期间部分区域需要暂时关闭。
“这是有组织的骚扰。”迟屿在电话中判断,“他们不指望一举击垮我们,而是通过持续干扰消耗我们的精力。”
苏晚晴深感无力。尽管每次检查都证明清白,但频繁的中断已经影响了顾客体验,团队士气也开始波动。
当晚,她召集团队紧急会议。令人感动的是,没有人抱怨或气馁,而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陈明首先发言:“我可以加强数据安全,设置虚假信息陷阱,找出泄露源头。”
林小满提出:“植物们可以帮忙!它们能感知带着恶意能量的人,提前预警。”
秦女士建议:“调整空间能量场,让不怀好意者自然感到不适,减少恶意进入。”
赵明有信心应对外部沟通:“我可以加强与顾客的沟通,将检查转化为展示我们合规性的机会。”
周阿姨则关注团队福祉:“我们需要保持内部稳定,不因外界干扰而自乱阵脚。”
会议进行中,苏晚晴注意到秦女士神色异常。当其他人离开后,秦女士单独留下,面色凝重。
“苏店长,有件事我必须坦白。”秦女士声音低沉,“我可能是信息泄露的源头。”
苏晚晴震惊地看着她。
“我有一种特殊能力...在深度能量连接时,我的思维有时会被外界感知。”秦女士解释,“上周在进行能量调试时,我感觉到有陌生意识试图窥探。我本以为屏蔽成功了,但现在想来可能泄露了部分信息。”
这个坦白既令人惊讶又让人释然。至少这不是故意的背叛。
“这不是你的错。”苏晚晴安慰道,“我们应该一起想办法加强防护。”
两人找到陈明,共同开发了一种“思维屏障”技术,保护团队成员在深度工作时的心理隐私。
然而,就在他们加强内部防护时,外部攻击升级了。
第二天,一封匿名信被发送至各大媒体和监管机构,声称心田使用“精神控制技术”,并有“前员工”作证。随信附带的“证据”包括剪辑过的对话录音和篡改过的内部文件。
这一次,影响远超之前。尽管心田立即发表声明驳斥,但部分媒体还是以“重磅爆料”的形式进行了报道。
更糟糕的是,一些原本支持心田的顾客开始动摇。虽然铁杆粉丝依然坚定,但边缘顾客的流失明显加速。
“他们正在系统地摧毁我们的信誉。”迟屿分析道,“即使最终证明清白,伤害也已经造成。”
苏晚晴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每晚闭店后,她独自留在心田空间,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指引。
在第五个不眠之夜,光之瀑布突然呈现出异常流动模式,仿佛在传递某种信息。苏晚晴跟随直觉调整系统,意外激活了一个隐藏功能:“真相共鸣场”。
说明显示,这个功能可以增强空间内的真实信息,使谎言和欺骗自然暴露。
她立即尝试启动这个功能。效果立竿见影——当那些带着恶意前来的检查人员再次出现时,他们自己先感到不适,检查过程变得简短而客气。
更神奇的是,一位之前对心田持怀疑态度的记者在体验空间后,主动写了一篇深度报道,详细揭露了举报运动的背后黑手。
“在这个空间里,我无法保持刻意的偏见。”记者在文章中写道,“某种力量让我必须面对真实。”
这篇报道成为转折点,公众舆论开始转向支持心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打压。
然而,就在形势好转时,最恶毒的攻击到来了。
周五清晨,苏晚晴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苏小姐,建议你立即查看今日《商业周刊》的封面报道。”
她迅速找到报道,标题令她血液冻结:《心田背后的黑暗:苏建国与二十年前的命案》。
文章不仅重提二十年前的旧事,还扭曲事实,将她父亲描绘成肇事逃逸的罪人,并暗示心田技术源自“不义之财”。
看到这篇报道,苏晚晴浑身冰冷。攻击者终于找到了她最脆弱的部分——家人和历史。
她第一时间打电话给父亲,接电话的是母亲李素琴,声音哽咽:“晴晴,你爸爸看到报道后心脏病发作,现在在医院...”
苏晚晴几乎站不稳,迟屿及时扶住她:“我已经联系了律师,会起诉这家杂志诽谤。但现在最重要的是你父亲。”
在医院病房,苏建国面色苍白但眼神坚定:“晴晴,不要被他们打倒。是时候彻底澄清过去了。”
在父亲的支持下,苏晚晴决定不再回避,而是正面回应历史问题。她召开了一场特殊的新闻发布会,不仅邀请媒体,还请来了几位关键证人。
发布会上,苏建国亲自出席,虽然虚弱但语气坚定:“二十年前的事故,我是清白的。我选择沉默不是为了隐藏罪行,而是为了保护证人免受报复。”
令他惊讶的是,当年事故的真正知情者之一主动站出来作证,证实了苏建国的清白,并指出了真正的责任人——已经去世的林国栋。
更令人震惊的是,薄司寒也出现在发布会现场,带来了薄氏集团的内部档案,证明他叔叔薄正宏与林国栋的勾结,以及多年来对苏建业的打压。
“真相可能会被暂时掩盖,但永远不会消失。”薄司寒的发言赢得了全场掌声。
这场发布会彻底扭转了局势。公众的同情和支持如潮水般涌向心田,那些恶意举报突然停止了。
当晚,苏晚晴在病房陪伴父亲时,收到了一条新信息:“你赢了这一局,但游戏远未结束。小心下一个陷阱。”
尽管警告仍在,但苏晚晴感到前所未有的力量。经历了这场风暴,她更加清楚地知道心田的价值和使命。
闭店后,团队自发聚集在医院附近的小餐馆,庆祝这场艰难的胜利。虽然没有明说,但每个人都感觉到彼此间的纽带更加牢固。
“我们不只是同事,”赵明举杯道,“我们是共同经历过战火的战友。”
陈明难得感性:“数据可以篡改,言论可以扭曲,但真实连接的力量无法被伪造。”
林小满眼中闪着泪光:“植物们说,经过这场风雨,它们的根扎得更深了。”
秦女士感知着周围的能量:“嫉妒的火焰没有烧毁我们,反而锻造了我们。”
周阿姨为每人夹菜:“苦难是检验真金的火。”
苏晚晴看着这个团队,心中充满感激。恶意举报确实给他们造成了损失,但也让他们发现了内在的力量。
系统提示音此时响起,仿佛为这段经历做总结:“成功抵御恶意攻击。解锁终极防护:‘清者自清力场’——基于真实与诚信的能量防护,使一切虚假自然消解。”
走在回家的路上,苏晚晴意识到,心田的旅程注定不会平坦。但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淬炼,让他们的根基更加坚实。
月光下,她不再恐惧未来的风暴。因为无论多少恶意举报接踵而至,真相和真诚最终都会照亮前路。
而心田,已经在这片风雨中扎根生长,它的枝叶或许会因风暴而摇曳,但再也不会被连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