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她额外给自己买的那些书没避着人,也早早想好了借口。
反正书都在空间,没人能找到,所以就算有人知道她买过一些被禁止的书籍也没关系。
让展清和钱彬在不多的书籍里慢慢挑,沈袅一个人去了县志办。
县志办人员不多,看她拿着身份证明,再登记下她过来的目的,没有任何为难的就让她进去了。
还专门安排了一个年轻女同志陪同。
这位年轻女同志叫陈红霞,已经在县志办工作了五六年时间。
沈袅直奔主题,“我需要去年到今年的洋流数据还有去年到今年的海事记录以及天气日志。”
关于米国等国围剿雷鱼号属于秘密行动,华夏军方虽然知道消息,本国新闻方面是没有任何报道的。
沈袅来要这些资料,主要是想看看,有没有关于‘不明爆炸’、‘奇异大浪’等方面的记载,由此推测潜艇在哪个深沟里。
吴清川他们已经根据之前的资料,知道那次围剿的行动区域,从而推算潜艇逃跑的可能路径,但目前为止还是没有任何发现。
不管有没有线索,总得试试看。
陈红霞按照沈袅的吩咐将资料搬出来,送上一杯热茶后便安静的离开。
沈袅坐在凳子上,翻开一份份记录在案的资料,然而热茶从热到凉,所有资料全部翻看完毕,沈袅也没有任何发现。
她头疼的揉揉额角,早知道当初自己应该点进新闻仔细看看,到底是在哪片区域的海沟里打捞出潜艇的。
陈红霞过来提醒沈袅县志办要关门的时候,看见的就是她闭着眼睛,细白的指尖按在额角轻揉,鸦羽般长睫在宛如薄胎白瓷的脸颊上投下两道阴影。漂亮的红唇轻抿,苦恼得让人恨不得冲上前替她解决任何问题。
听到陈红霞说县志办要关门了,沈袅不好意思的抱起一份资料。
“我跟你一块将这些资料放回去吧,麻烦你了,陈红霞同志。”
“不麻烦,沈干事你查看这些资料也是为了更了解我们崖城嘛!自从守备区成立,我们崖城的人文环境也越来越好了,最关键的是,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担惊受怕,有守备区全体官兵的守护,我们才能过得这么和平。”
以前渔民出海打渔,都要担心各种枪炮,除了这种情况之外,还有不少人会被带走做苦力。
那些人从不把他们老百姓当人,反正死了丢进海里就行。
现在好了,自从华夏成立后,往崖城守备区派军官建立守备区后,渔民们出海打渔仿佛有了靠山,在崖城生活的普通民众也不再像以前那么担惊受怕。
这些变化是生活在崖城这么多年的陈红霞亲身感受的,所以她对沈袅很有好感,不光是她有多漂亮,更因为她是部队的干事。
“沈干事,我看你有些苦恼的样子,是这些资料没解决你的问题吗?”
听见陈红霞问,沈袅笑了笑。
“也不算,这些资料很齐全,没想到里面还记录了各种奇闻异事呢,蛮有意思的。”
“这些奇闻异事都是以前文化程度不高,想象力太强才出现的。天气出现某种奇观,就说是神明降下祥瑞。打到一条漂亮的鱼,就说会带来财富。”
“这不去年还有人说看到水下有灯光闪烁,说那是龙宫呢。”
陈红霞摇头,“要真有龙宫就有龙咯,那以前打仗的时候怎么不见龙出来把那些敌人消灭?与其相信这些,不如相信我们的国家,还有守备区这些军官,你说对不对沈干事?”
她问完没有得到回应,侧头看过去却见沈袅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红霞同志,你说的那个水下有灯光闪烁的地方,在哪?”
陈红霞想了想,“在鹰嘴礁,以前蛮早以前就有人说那里有龙宫,因为船开到那儿容易迷失方向,也捕不到什么鱼。都说是龙宫里的龙不愿意让人到那儿,才故意让船迷失方向的。”
这些故事她打小就听,因为太普遍了,还没来得及记录到县志里。
沈袅听了眼睛却越来越亮,把手里抱着的资料放到旁边桌子上,随后掏出跟吴清川要的海图。
“鹰嘴礁在哪个位置,红霞同志你能给我指出来吗?”
陈红霞不明所以的点了个位置,“就在这儿,沈同志你可别好奇过去,那里真的有点邪门,我们这很多老渔民都不敢去的。”
沈袅重重点头,“我不去,就是感觉这个故事蛮有意思的!”
她低头看着海图,上面还被标记为‘乱流区’和‘航行危险’的空白地带,就在公海边上。
而海图上鹰嘴礁和珊瑚湾相距很远,但根据她看过的去年到今年的洋流图,根据洋流的方向,那个金属块,还真有可能是从鹰嘴礁带来的。
至于陈红霞说的什么迷失方向,沈袅猜测下面的海沟常年被暗流包裹,所以船只进入就容易失控。而现在的声呐探测,也无法探测到这下面,因为暗流的原因会干扰声呐,导致回波杂乱。
渔民说下面有灯光闪烁,是潜艇还没完全往下沉的时候发出的求救信号。因为潜艇的声呐系统还有雷达都被毁坏,只能靠这种方式向外界传递消息。
只是可惜那个地方处于乱流区,没有船只靠近,渔民反而将灯光闪烁赋予了另一重神话意义。
而吴清川他们有没有查过沈袅还不清楚,根据陈红霞的描述和她上一世看过的新闻,她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苏国的‘雷鱼号’,就沉睡在鹰嘴礁那片诡谲的海底乱流之下。
这个消息她需要尽快通知吴清川,也省得对方还在海上漫无目的的搜寻。
只是吴清川他们到这个乱流区打捞潜艇,不知道能不能打捞起来。
现在的打捞设备和后世比起来差得太远,雷鱼号又是庞然大物。
沈袅摇摇头,不管那么多,还是得先确定雷鱼号是不是真的在鹰嘴礁。
至于打捞问题,涉及到她的知识盲区,就看吴清川他们怎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