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功继续分配任务:许莉,你负责数据收集整理,要最新的城市人口分布、建筑年代、基础设施状况等基础数据。晓波,你配合许莉,重点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区域资料。
许莉和吴晓波同时点头:我们马上开始联系统计局和城调队。
王成功总结道:给大家两天时间收集资料,周三早上我们开碰头会。
散会后,科室里顿时忙碌起来。
柏爱民立即拨通住建局的电话,张志刚开始在政策文件数据库中检索,谢小琴则联系党校的学者索取案例资料。
王成功坐在办公桌前,展开一张零陵市地图。
他用红笔圈出老城区的范围,眉头微蹙。
这座城市最古老的区域,如今已成为发展的瓶颈,也是民生的痛点。
下午三点,柏爱民抱着一摞材料回来。成功,住建局的材料都要来了。他们听说由我们科牵头重做方案,表情可精彩了。
柏爱民笑着说,不过还是挺配合的。
王成功接过材料:谢谢柏主任。住建局的同志有经验,他们的材料很有参考价值。
傍晚时分,谢小琴兴奋地拿着U盘过来:科长,我收集到宽窄巷子改造的详细资料,还有苏城平江路的历史街区保护案例,都非常有参考价值。
太好了。王成功接过U盘,这些先进经验正是我们需要的。
第二天,张志刚提交了一份详尽的政策梳理报告,许莉和吴晓波也提供了完整的数据分析。
看着同事们高效的工作成果,王成功深感欣慰。
周三的碰头会上,大家将各自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交流。
柏爱民指出了住建局方案被否决的关键问题:过于注重硬件改造,缺乏产业培育和可持续发展规划。
张志刚梳理出政策支持重点向文化保护和民生改善倾斜的新导向。
谢小琴介绍的案例让大家开拓了思路。
各位的工作非常出色。王成功在会议最后说,接下来我要集中精力完成方案起草。科室的其他工作,就麻烦各位同事了!
在科室同事们高效完成资料收集工作后的第一个清晨,王成功独自一人走进了零陵市的老城区。
他特意选择在清晨七点出发,因为这个时间最能观察到老城区的真实生活状态。
穿过喧闹的朝阳菜市场,王成功刻意放慢脚步。
摊贩们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三轮车的铃铛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市井的烟火气息。
他在一个卖甜豆腐脑的摊前停下,要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腐脑,顺势和摊主聊了起来。
老板,在这摆摊多少年了?
整整二十年咯!摊主一边熟练地盛着豆腐脑,一边感慨,
听说这一片要改造,真舍不得啊。我们这些老摊贩,换个地方生意就差远了。
王成功仔细记下这个细节,继续向深处走去。
拐进一条窄巷,他看到七十多岁的陈大爷正坐在自家门前的石阶上择菜。
斑驳的墙壁上爬满了青苔,屋檐下的木雕虽然褪色,但仍能看出当年的精美。
大爷你好,我是市政府的工作人员,想了解一下老城区的情况。王成功出示工作证,诚恳地说。
陈大爷眯着眼打量了他一番,笑道:这几天来了好几拨人咯。来,坐坐坐。
说着从屋里又搬出个小马扎。
王成功注意到,陈大爷家的门槛已经被岁月磨得光滑无比,门楣上还隐约可见积善之家的字样。
他接过马扎坐下,打开笔记本:大爷,您在这住了多久了?
我爷爷那辈就住这了。
陈大爷指着巷子深处,你看这些老房子,虽然破旧,可都是有故事的。就说我家这房梁,还是用上好的楠木做的呢。
这时,隔壁几位老人也围了过来。
李奶奶激动地说:领导,我们不是反对改造,就是担心改造后回不来了。去年改造的荷花池片区,原来的老住户现在都分散到各个小区,老街坊都见不着面了。
王成功注意到老人们眼中流露出的忧虑,他认真记录着每个细节,不时追问:
如果采取原地改造的方式,大家能接受暂时搬迁吗?
那当然可以!
陈大爷连连点头,只要还能回来,住上安全舒适的房子,我们求之不得呢。
结束文昌巷的走访,王成功来到城西的老机械厂家属区。
这里的红砖楼房显得更加破败,墙面上还能隐约看到工业学大庆的标语。
在小区门口,他遇到了正在下棋的李师傅和他的工友们。
您是市政府的领导?
李师傅放下棋子,激动地站起来,可算等到能说上话的人了!
王成功注意到李师傅手上厚厚的老茧。
李师傅,您对老城区改造有什么想法?
想法可多了!
李师傅拉着王成功在石凳上坐下,你看我们这些下岗工人,年纪大了,去新开发区找不到工作。要是能在改造后的老城区安排些适合的岗位,那就太好了。
王成功认真记录着这些建议,心里已经开始构思具体的实施方案。
午后,王成功来到即将拆迁的仁义街。
在一家挂着张氏剪纸招牌的老店里,他见到了第四代传人张师傅。
店内挂满了精美的剪纸作品,从传统的福字窗花到创新的现代题材,应有尽有。
张师傅,你的作品真精美啊。王成功由衷赞叹。
张师傅苦笑着摇头:再精美也没用咯。这条街一拆,我这店就开不下去了。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门手艺,说是赚不到钱。
王成功仔细观察着店内的陈设,发现墙上挂着一张老照片,是张师傅的曾祖父在清末时与外国客商的合影。
这张照片很有历史价值啊。
是啊,张师傅感慨道,我家四代人都在这条街上做剪纸。可惜啊...
下午,王成功与几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代表进行了座谈。
在市委办的会议室里,房企代表们直言不讳地道出了他们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