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明副主任公开敲打之后,项目指挥部围绕林晓的杂音几乎一夜之间消失。《规范》的最终审定会开得出奇顺利,各科室象征性地提了几点无关痛痒的修改意见后,便一致通过。这份凝聚了林晓无数心血的规则文件,终于即将正式印发试行。
环境的改善让林晓能够更专注于接下来的落地执行工作。然而,一个新的“麻烦”却找上门来——孙浩。
这段时间,孙浩往项目指挥部跑得明显勤快了许多。美其名曰是“了解项目进展,配合档案室工作”,但每次来,他都少不了要晃到林晓的工位旁,要么对她的屏幕评头论足,要么就提出一些天马行空、听起来很不着调的想法。
“哎,林晓,你说咱们这个数据平台,能不能做个AI预测功能?比如预测哪个小区下周水管会爆?”
“你这个权限管理设计得太复杂了,搞个刷脸通行,一步到位多好!”
“我看外面公司搞的智慧社区App,功能可花哨了,咱们也弄一个?”
起初,林晓只当他是在刷存在感,或者纯粹是少爷无聊,通常只是敷衍地“嗯嗯”两声,或者简单地解释一下现实约束。但孙浩似乎乐此不疲,而且他的想法虽然听起来不靠谱,但偶尔也会蹦出一两个让林晓觉得有点意思的点子。
比如,他有一次吐槽数据填报繁琐时,随口说了一句:“要是能让数据自己跑起来,别老让人填来填去就好了。”
这句话,莫名地触动了林晓。她正在为如何确保各部门初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而头疼,孙浩这话虽然夸张,却指向了“数据自动化采集”的方向。虽然目前条件远未成熟,但或许可以在一些特定场景,比如物联网设备数据自动接入方面,做一些前瞻性的探索?
林晓开始觉得,孙浩或许并非完全是不学无术。他只是缺乏对体制内运行规则和现实条件的了解,思维没有被条条框框束缚,反而保留了一种难得的、跳跃性的敏锐。
这天,孙浩又晃悠过来,看着林晓正在梳理各科室数据接口人名单,忽然说:“喂,林晓,你们组还缺人不?你看我怎么样?”
林晓敲击键盘的手一顿,有些愕然地抬起头。孙浩斜靠在隔断板上,双手插兜,表情半是认真半是玩笑。
“孙浩,别开玩笑了。指挥部人员都是定岗定编的。”林晓委婉拒绝。她可不想在身边放一个定时炸弹,尤其还是背景这么硬的“关系户”。
“谁开玩笑了?”孙浩挑了挑眉,“我跟周科长说好了,档案室那边我现在就挂个名,主要精力可以投入到项目里来。刘主任那边,我也打过招呼了,他说只要你这边没问题,他原则上同意借调。”
林晓愣住了。她没想到孙浩动作这么快,而且显然已经打通了关节。她沉吟片刻,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反问道:“你为什么想来项目组?这里可比档案室忙多了,而且……规矩也多。”
孙浩耸耸肩,依旧是那副无所谓的样子:“闲着也是闲着。档案室太闷了,我看你们这儿挺有意思的,而且……”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林晓桌上那厚厚的《规范》文件和复杂的系统架构图,“我觉得你弄的这些玩意儿,比玩游戏带劲。”
最后这句话,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认真。
林晓看着他,心中飞快地权衡。孙浩有背景,这是双刃剑,用好了可能成为助力,用不好就是巨大麻烦。他缺乏经验,思维跳脱,但似乎有学习的意愿,而且偶尔能有惊人之语。让他进来,无疑是给自己找了个大麻烦。但拒绝他,似乎也不明智,毕竟他已经得到了刘明的默许。
更重要的是,林晓隐隐觉得,孙浩或许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如果能引导得好,未必不能成为一份助力。
思考良久,林晓终于开口,语气严肃:“孙浩,如果你想进来,可以。但我有言在先。”
“第一,在这里,没有‘孙少爷’,只有项目组成员,必须遵守所有规章制度,服从工作安排。”
“第二,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别想着一来就指手画脚。”
“第三,管住你的嘴,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
孙浩听着这近乎苛刻的“约法三章”,非但没有生气,眼中反而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仿佛找到了什么好玩的游戏规则。他站直身体,难得地收起了那副懒散模样,点了点头:“成交。”
于是,孙浩就以“借调”的形式,正式加入了综合协调与数据支撑组,主要职责是……协助林晓进行数据接口的沟通联络和一些跑腿打杂的活儿。
所有人都觉得林晓是给自己找了个大麻烦,包括刘明副主任私下里也表达过担忧。
然而,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孙浩加入项目组后,虽然依旧不改其张扬本性,但在工作上却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投入和……能力。
他利用自己那张“畅通无阻”的脸和背景,去其他科室协调数据接口事宜时,效率奇高。那些平时需要林晓磨破嘴皮子、反复沟通才能推进的事情,孙浩往往一个电话或者直接上门“拜访”,对方科室的态度就好得出奇,配合度大增。
他仿佛自带一种“破壁”属性,能轻易打破部门之间那层看不见的隔阂。虽然方法看起来不那么“正规”,但效果却实实在在。
更重要的是,在一次关于数据可视化展示的讨论中,孙浩凭借他广泛接触最新科技产品的阅历,提出了几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建议,远比组里原来那种呆板的图表样式更吸引人。
林晓看着正在和信息技术员激烈讨论界面设计的孙浩,忽然觉得,自己收下这份“投名状”,或许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这个看似不着调的“关系户”,正在用他独特的方式,展现出不容小觑的价值。项目组这潭水,因为孙浩的加入,似乎变得更加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