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体验结束后,白杨更加坚定了成为医生的梦想。他知道,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从现在开始主动学习医学知识,积累专业基础。于是,他制定了详细的“医学知识学习计划”,利用课余时间,一步步朝着梦想靠近。 首先,白杨让妈妈给他买了很多适合儿童阅读的医学科普书,比如《儿童医学小百科》《人体奥秘》《常见疾病预防》。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后,他都会花半小时阅读这些书,遇到重要的知识点,就用彩色笔标出来,记在笔记本上。比如,他在《常见疾病预防》里看到“高血压的预防方法”,就记下:“1. 少吃盐,每天不超过5克;2. 多吃蔬菜、水果、粗粮;3. 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4. 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焦虑。”还在旁边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方便记忆。 为了加深理解,白杨还会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家人。“妈妈,你平时喜欢吃咸菜,以后要少吃,不然容易得高血压。”“爸爸,你搬运重物的时候要注意姿势,不然容易伤腰。”“三姐,你不要长时间低头画画,不然会颈椎疼。”家人都笑着说:“我们白杨现在成了家里的‘小医生’,还会给我们提建议了。” 其次,白杨主动向社区健康服务站的李医生请教。每周六下午,他都会去服务站帮忙,比如整理居民健康档案、协助测量血压、发放健康科普资料。工作之余,他会向李医生请教医学问题:“李医生,为什么感冒会发烧呀?”“李医生,怎样才能预防肠胃炎呀?”李医生都会耐心地解答,还会结合实际案例,让白杨更容易理解。有一次,白杨看到李医生给一位腹泻的小朋友看病,就问:“李医生,小朋友为什么会腹泻呀?”李医生说:“可能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或者肚子着凉了。我们要先询问他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再判断原因。”白杨认真地记下来,还在笔记本上画了“腹泻原因分析图”,包括饮食、着凉、感染三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标注了预防方法。 另外,白杨还利用社区的资源,参加医院组织的健康科普讲座。有一次,讲座主题是“儿童常见疾病预防”,白杨认真地听医生讲解如何预防感冒、发烧、腹泻,还积极提问:“医生叔叔,我们平时应该怎样洗手才能预防细菌感染呀?”医生笑着解答:“要用流动的水,打上肥皂,搓洗20秒以上,包括手心、手背、指缝、手腕。”白杨把这个方法记下来,还教给社区里的小朋友,让大家一起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 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白杨还会定期给自己和家人做“健康检查”。比如,每周日早上,他会给爷爷量血压,给妈妈测血糖,给爸爸检查腰椎情况,然后根据检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健康建议。“爷爷,您这周的血压很稳定,继续保持少吃盐、多运动的习惯。”“妈妈,您的血糖有点偏高,以后要少吃甜食,多吃粗粮。” 看着白杨认真学习医学知识的样子,家人都很支持他。妈妈说:“我们白杨有自己的梦想,还这么努力,以后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医生。”爸爸也说:“儿子,以后遇到医学问题,爸爸都支持你去探索,有需要帮忙的就说。” 白杨知道,学习医学知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他有信心坚持下去。他会继续主动学习,积累专业基础,为未来成为医生做好准备,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帮助更多人摆脱疾病的困扰,避免上一世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