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社区层面的遗憾交集后,白杨和陈默用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在凉亭里梳理具体的解决方向,并制定了详细的分工计划。他们知道,只有明确目标、各司其职,才能高效推进,真正改变社区的困境。 首先,针对“社区医疗设施落后”的问题,他们制定了“健康服务站建设计划”。白杨负责专业层面的规划:“我会根据之前积累的医学知识,确定服务站的核心功能,比如基础体检、常见病诊疗、健康科普。还要制定居民健康档案模板,方便后续跟踪管理。”他边说边在笔记本上画草图,标注出诊疗区、体检区、科普区的位置,“服务站面积不用太大,50平方米就够了,重点是设备实用,比如血压计、血糖仪、常用药品这些基础配置。” 陈默则负责运营和资源对接:“我会联系我爸爸工厂的工会,争取他们的支持,比如捐赠部分医疗器械;还会找社区居委会申请场地,争取减免租金。另外,我会制定收费标准,基础体检免费,诊疗和药品按成本价收费,保证服务站能持续运营。”他还补充道,“我们可以招募退休医生和护士当志愿者,既能降低人力成本,又能让他们发挥余热。” 接着,针对“社区规划不合理”的问题,他们推出“纺织厂保留与周边配套计划”。陈默负责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会调查纺织厂的就业人数、年产值,还有拆迁后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整理成报告,证明保留纺织厂的必要性。同时,我会设计周边配套方案,比如建设菜市场、小广场、儿童乐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白杨则负责居民意见收集:“我会制作调查问卷,分发给小区居民,了解大家对社区规划的需求。比如是否支持保留纺织厂,希望增加哪些配套设施。还会组织居民座谈会,让大家直接提建议,这样我们的方案会更贴合实际需求。”他还计划把居民的手写建议整理成“心愿墙”,提交给居委会时更有说服力。 最后,针对“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他们制定“社区助学计划”。白杨负责学习资源整合:“我会整理小学阶段的学习资料,比如错题本、知识点总结,免费分享给社区里的孩子。还会组织学习小组,让成绩好的同学帮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补习。”他还想联系自己的小学老师,争取他们的支持,比如定期来社区开展公益讲座。 陈默负责活动组织和宣传:“我会制定助学计划的时间表,每周六下午在社区凉亭开展活动。还会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小区各个角落,吸引更多孩子参与。另外,我会争取社区超市的支持,为表现优秀的孩子提供小奖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两人把分工计划整理成表格,明确每个任务的负责人、完成时间、预期效果。白杨看着表格,心里满是干劲:“以前我们只是守护自己的小家,现在能为整个社区做事,感觉更有意义了。”陈默点头:“这就是协作的力量,我们一个懂专业,一个懂运营,一定能把这些计划做好。”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凉亭里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勾勒出社区未来的美好蓝图。他们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按计划推进,分工协作,就能一点点改变社区的面貌,让更多家庭避免上一世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