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宫深处,有一片被阵法笼罩的灵植园,园中有一方清幽的莲池。时值深夜,月华如水,倾泻在田田莲叶与含苞待放的灵莲之上,氤氲的灵气在月光下泛着朦胧的微光,静谧而祥和。
李无劫处理完一日政务,信步至此,本想稍作放松,却见莲池旁的青石上,已有一道素白身影静静伫立。月光勾勒出她窈窕的身姿,清辉洒落肩头,宛如月宫仙子临凡,正是云梦瑶。
她似乎也沉浸在这片月色之中,并未察觉他的到来,只是仰望着天穹那轮皎洁的明月,以及明月周围,那因“五帝诛仙阵”成而愈发清晰、仿佛触手可及的璀璨星辰,眼神有些悠远,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李无劫放轻脚步,走到她身侧不远处,并未出声打扰。
还是云梦瑶先回过神来,察觉到他的气息,微微侧身,月光下她的容颜更显清丽脱俗。“神帝。”她轻声问候。
“不必多礼。”李无劫摆手,与她并肩望向那片星空,语气平和,“见此月色星辉,心有所感?”
云梦瑶轻轻颔首,目光重新投向星空,声音带着一丝飘渺:“只是忽然觉得,宇宙之浩瀚,时空之无穷。太霄天自诩执掌天道,定鼎乾坤,然相较于这无垠星海,其所控疆域,其所定规则,又何尝不是坐井观天,自缚于一方囚笼?”
李无劫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能跳出自身立场,以如此视角审视过往,可见其心境已然超脱。“不错。伪天道所求,乃是绝对的掌控与永恒的秩序,却不知‘易’才是天地至理,变化方是万物生机。扼杀变化,便是扼杀未来。”
“变化……生机……”云梦瑶喃喃重复,似有所悟,“所以神帝的‘我道’,便是要在这看似既定的秩序中,争得一份变数,开创一丝生机,不仅是为人,亦是为这方天地?”
“可以这么理解。”李无劫看向她,目光深邃,“我等修行,夺天地造化,看似逆天,实则亦是天地演化之一环。关键在于心之所向,力之所用。是如太霄天般,以万物为刍狗,维系统治;还是如我等,力争一线,为众生,亦为自身,争一个自在未来。”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慨然:“这条路注定艰难,强敌环伺,前路未卜。但既已踏上,便无悔亦无惧。”
月光下,他侧脸的轮廓显得格外坚毅,那份承担重任却一往无前的魄力,让云梦瑶心弦微颤。她沉默片刻,轻声道:“梦瑶曾困于天命,看似尊崇,实则如履薄冰,言行举止皆需符合某种无形轨迹,无自我,无悲喜,亦无……真正的方向。直至挣脱而出,方知天地之广,方觉自身之‘存在’。”
她转头看向李无劫,眸中映着月华,清澈见底:“如今,追随神帝,虽前路艰险,却觉内心前所未有的充实与……安宁。至少,我知道自己在为何而战,脚下的路,通往何方。”
这番话,是她第一次如此直白地袒露心迹,谈及叛离后的心境变化。
李无劫心中一动,他能感受到她话语中的真诚与那份找到归属后的释然。他温和道:“道途漫漫,能得同行者,是幸事。梦瑶你之智慧、坚韧,于神朝而言,亦是不可或缺之力。”
“神帝过誉了。”云梦瑶微微垂眸,掩去眼底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比起神帝以一方神朝逆抗天威之魄力,梦瑶所能做的,微不足道。”
“不必妄自菲薄。”李无劫摇头,“每个人皆有其所长,亦有其必经之路。你之经历,你之感悟,亦是独特之道途。正如这池中莲,出自淤泥,却可涤荡出纯净;历尽寒暑,方能绽放清华。你的道,始于天命,却未必终于天命。破而后立,其道大光。”
“破而后立,其道大光……”云梦瑶细细品味着这八个字,只觉得心中那因道基受损、前路迷茫而残留的最后一丝阴霾,仿佛也被这月华与话语驱散。她抬起头,迎上李无劫的目光,展颜一笑。
那一笑,如同冰莲初绽,清冷中带着难以言喻的明媚,在这静谧的月下,动人心魄。
“多谢神帝点拨。”
李无劫亦微微一笑:“论道而已,何须言谢。”
两人不再言语,只是并肩立于月下莲池旁,望着星空,听着微风拂过莲叶的沙沙声响。一种无需言语的宁静与默契在空气中流淌。他们谈论天下大势,探讨道途真意,分享彼此感悟,两颗曾经相隔天涯、立场迥异的灵魂,在这月辉星华之下,产生了深刻的共鸣与理解。
这已超越了简单的君臣或战友之情,更似一种基于共同理念与相互欣赏的知己之情。
不知过了多久,月上中天。
“夜深了,早些回去休息吧。”李无劫温声道。
“神帝也请早些安歇。”云梦瑶敛衽一礼,转身离去,步伐轻盈,裙裾在月光下划出优美的弧线。
李无劫望着她离去的背影,直至消失在夜色深处,方才收回目光。他负手而立,深吸一口带着莲香的清冷空气,只觉心神前所未有的宁静与通透。
此次月下论道,虽未涉及任何具体功法神通,却让彼此的理解与信任,抵达了一个全新的深度。灵魂的共鸣,往往比力量的融合,更为难得,也更为坚固。这份悄然滋生的知己之情,如同这月下莲池,清澈而隽永,为未来的一切,埋下了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