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广岛,风里带着几分凉意,可广岛太极碑广场上的热闹劲,却丝毫未减。
广场周边的商铺前,摆满了色彩鲜明的货架,招贴画在风中轻轻晃动,小饰品反射着阳光,引得过往行人频频驻足——自从以李天骥为原型的《十字手》《李天骥》电影的先后上映,再加上这些年太极文化的持续传播,日本广岛掀起了一股“太极装饰文化热”,各类太极衍生产品应运而生,成了当地居民和全球游客最青睐的热门礼品。
走进广场旁的一家文创店,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挂满墙面的“十字手”招贴画。
这些招贴画风格各异,有的还原了电影里李天骥先生练“十字手”的经典场景——身着素色练功服的他,双臂圆撑如抱太极,背景是淡墨晕染的武当山轮廓,下方印着电影里的经典台词“以十字手立心,以和平意为魂”;有的则走可爱路线,把q版的“十字手”小人与广岛太极碑、“十字手樱花”结合,粉白的樱花衬着青灰的碑身,小人摆出标准的“十字手”,旁边缀着“太极伴我行”的俏皮文字;还有的以电影里古井喜实、“十字”老人与李天骥先生并肩练太极的画面为原型,色调温暖,细节饱满,连三人脸上的笑容都清晰可见。
“这些招贴画卖得最好,尤其是电影同款,每天都能卖出去上百张。”
店主山田女士一边整理货架,一边笑着介绍,“本地居民买回去贴在客厅、书房,游客则喜欢买两张,一张自己留作纪念,一张送给朋友。昨天还有个中国游客,一下子买了十张,说要带回去分给家里的太极爱好者。”
货架的第二层,摆满了各类“十字手”小饰品——银质的“十字手”吊坠,链条纤细,吊坠上刻着精致的纹路,还原了“双臂圆撑”的细节,下方还缀着小小的太极图;木质的“十字手”钥匙扣,选用广岛本地的软木,手工打磨而成,手感温润,钥匙扣背面可以刻上游客的名字,成了定制款热门;还有陶瓷材质的“十字手”摆件,小巧玲珑,有的是单独的“十字手”造型,有的则把“十字手”与和平碑结合,摆在书桌或窗台,既美观又有意义。
正在挑选饰品的中国游客李女士,手里拿着一个银质“十字手”吊坠,反复端详:“我之前在国内看过《十字手》《李天骥》电影,被李天骥先生传播太极的故事打动了,这次来广岛旅游,特意来太极碑广场看看,没想到还有这么精致的太极饰品。
这个吊坠既好看,又能记住太极文化,回去送给我妈,她肯定喜欢。”说着,她又拿起一个刻有“十字”老人练太极图案的钥匙扣,“这个也买了,我爸练太极好几年了,看到‘十字’老人的图案,肯定有共鸣。”
除了小饰品,店里的纺织类产品也格外受欢迎。
挂满衣架的太极头巾,颜色丰富,有的印着电影里李天骥先生的“十字手”剪影,有的则印着“刚柔并济”“以和为贵”的太极理念,材质柔软透气,不管是日常佩戴,还是运动时用,都很合适。
挎包和双肩包的设计更是用心,包身正面印着太极碑与“十字手”的组合图案,侧面则绣着小小的太极图,包内侧还缝着电影里的经典台词标签,既实用又有文化内涵。
“我给儿子买了一个双肩包,上面印着李天骥先生和古井喜实练太极的画面,他特别喜欢。”本地居民佐藤先生笑着说,手里还提着一个印有“十字手”图案的挎包,“这个挎包我自己用,平时去菜市场、公园练太极,都带着它,不少老伙计看到了,都问我在哪儿买的。”
店里的角落,还专门设置了“电影人物周边区”,摆放着印着李天骥先生、古井喜实、“十字手”老人相片的各类产品。
有印着三人并肩练太极相片的马克杯,杯身耐高温,倒入热水后,相片会变得更加清晰;有印着李天骥先生在广岛最后一堂公开课相片的t恤,图案色彩还原,穿在身上既舒适又有纪念意义;还有印着“十字”老人拿着泛黄笔记练太极相片的帆布包,布料厚实,图案复古,深受年轻人喜爱。
“很多游客看完太极碑、拍完和平碑的风景后,都会来店里逛逛,专门找这些电影人物周边。”
山田女士说,“上周有个美国游客,看到印着李天骥先生的t恤,特意问了他的故事,我跟他讲了先生在广岛教太极、回国传太极的经历,他特别感动,一下子买了三件t恤,说要带回去给家人,让他们也了解李天骥先生,了解太极文化。”
其实,不光是这家文创店,广岛的许多景点——比如和平纪念公园、广岛城、濑户内海观景台等,都能看到太极衍生产品的身影。
在和平纪念公园的纪念品摊位前,摊主会一边向游客介绍产品,一边讲太极文化与和平的故事;在广岛城的文创店里,还推出了“太极+广岛特色”的联名产品,比如印着“十字手”与广岛城轮廓的折扇,绣着太极图与广岛樱花的手帕,既保留了太极文化的内涵,又融入了当地特色,成了游客的“必买清单”之一。
周末的太极碑广场,更是热闹非凡。
广场上的临时摊位一字排开,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人。有的摊位前,摊主现场演示“十字手”招贴画的绘制,游客可以亲手参与,画上自己喜欢的太极元素;有的摊位则提供“十字手”饰品定制服务,游客可以选择材质、图案,还能刻上自己的祝福语;还有的摊位,播放着《十字手》《李天骥》电影的精彩片段,旁边摆着电影同款衍生产品,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购买。
正在参与招贴画绘制的中国游客张先生,手里拿着画笔,认真地在画纸上勾勒“十字手”的轮廓:“我之前在国内就抢过‘十字手’邮票,看过和平碑灯光秀的直播,这次来广岛,又看了《十字手》《李天骥》电影,对太极文化越来越喜欢。亲手画一张‘十字手’招贴画,比买现成的更有意义,回去挂在书房,每次看到都能想起这次广岛之行,想起太极文化里的和平理念。”
旁边的日本小朋友小志,也拉着爸爸山田在画招贴画,他画的是q版的阿阳(《十字手少年》动漫主角)与“十字手”老人一起练太极的场景,旁边还画了一朵“十字手樱花”。“我要把这张画送给我的中国笔友,跟他说太极文化,说我们广岛的太极碑广场。”
小志仰着小脸,认真地说。山田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手里拿着刚买的“十字手”吊坠:“我还要把这个吊坠寄给小志的笔友,让他也能感受到太极文化的魅力。”
随着太极衍生产品的热销,太极文化也借着这些小小的“文化载体”,传到了世界各地。中国游客把太极招贴画、饰品带回国内,分享给家人朋友;美国游客把印着李天骥先生的t恤、挎包带回美国,跟身边人讲太极故事;欧洲游客把“十字手”摆件、折扇带回欧洲,让更多人看到太极装饰文化的美。
有不少游客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购买的太极衍生产品,配文“广岛太极碑广场的文创太戳我了!买了‘十字手’吊坠,既好看又有意义,还能把太极文化带回家”;还有游客晒出自己与太极衍生产品、太极碑的合影,说“在广岛看了和平碑,买了太极文创,懂了太极‘以和为贵’的意义,这趟旅行太值了”。
这些分享,又吸引了更多人关注广岛,关注太极文化,甚至有人特意规划“太极文化之旅”,就为了来广岛看看太极碑,买上几件太极衍生产品。
广岛当地的商家们,也在不断丰富太极衍生产品的种类。
有的商家计划推出“太极+VR”的联名产品,把VR体验里的“十字手挡刀”场景做成纪念币;有的商家则打算与太极协会合作,推出“太极招式教学手册+文创”套装,手册里详细介绍“十字手”“云手”的招式,套装里搭配同款饰品,让游客既能学太极,又能留纪念。
傍晚时分,夕阳洒在太极碑广场上,青灰的太极碑与粉白的“十字手樱花”(盆栽)相映成趣,商铺和摊位前依旧人来人往。
游客们手里提着装满太极衍生产品的袋子,脸上满是笑意;本地居民则带着刚买的太极头巾、挎包,慢悠悠地散步;摊主们一边收拾摊位,一边跟游客道别,嘴里说着“欢迎下次再来,带更多朋友了解太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