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西郊的麦田,正是青黄交替的时节,麦浪在风里翻涌,像铺了一层柔软的绿金毯。
傅振嵩带着两名“白鹤太极队”的成员,正往麦田深处的秘密弹药库走——那里藏着反抗组织从纳粹手里截获的几箱手榴弹,需要尽快转移到安全地点。
可刚走到麦田中央,天空突然传来“轰隆隆”的战机轰鸣声,紧接着是一阵急促的防空炮声,打破了田间的宁静。
三人赶紧蹲在麦田里,抬头往天上看——一架盟军战机,机翼冒着黑烟,像一只受伤的大鸟,摇摇晃晃地往下坠。战机的尾翼已经被防空炮击中,碎片顺着气流往下掉,砸在麦田里,溅起细小的土块。
没过多久,战机的驾驶舱里弹出一个降落伞,伞绳却在弹出的瞬间缠在了一起,像一团乱麻,带着飞行员快速往下坠,离地面越来越近,眼看就要重重摔在麦田旁的硬土路上。
“不好!飞行员有危险!”一名反抗军成员大喊,眼里满是焦急——要是降落伞无法展开,飞行员从这么高的地方摔下来,肯定活不成。
傅振嵩也紧紧盯着空中的飞行员,心脏“砰砰”地跳。他能看清飞行员脸上的慌张,能看到他拼命拉扯伞绳,却怎么也解不开缠绕的结。
此时的飞行员,离地面已经不足五十米,坠落速度越来越快,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短短几秒。
“你们在这等着,我去救他!”傅振嵩大喊一声,没等另外两人反应过来,就猛地站起身,朝着飞行员坠落的方向跑去。
他没有用蛮力冲刺,而是借着麦田里的地势,脚步轻盈地跳跃,像太极里的“腾挪步”,既快又稳,避开了田间的土埂和石块。
另外两名反抗军成员,也赶紧跟上去,却怎么也追不上傅振嵩的速度,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朝着“坠落点”冲去。
空中的飞行员,看着越来越近的地面,已经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他是盟军的轰炸机驾驶员,名叫汤姆,这次执行任务时,被纳粹的防空炮击中,本以为跳伞能活下来,却没想到伞绳会缠在一起,最终还是逃不过一死。
可就在他以为“必死无疑”的时候,突然感觉有人从下方稳稳地托住了自己的腰。
汤姆猛地睁开眼睛,看到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东方男人,正抬头看着他,双手托着他的腰,眼神坚定,没有丝毫慌乱。
这个人,正是傅振嵩。他跑到坠落点下方时,飞行员已经离地面不足十米,他深吸一口气,双脚猛地发力,借着太极里的“纵劲”,纵身跃起——这一跃,足足有两米多高,正好托住了汤姆的腰。
可飞行员带着降落伞的重量,加上坠落的冲击力,力道极大。
傅振嵩要是硬扛,肯定会被砸伤,甚至和汤姆一起摔在地上。
他立刻调整力道,双手托着汤姆的腰,身体顺势旋转——先是顺时针转了一圈,卸去一部分冲击力,再逆时针转了两圈半,把剩下的力道一点点“卸”到身体周围的气流里。
麦田里的风,似乎也在配合着他的动作,轻轻吹过,减缓了两人的坠落速度。
汤姆只觉得自己像一片羽毛,跟着傅振嵩在空中转了三圈半,没有丝毫颠簸,之前的冲击力,仿佛都被这旋转化解了。
“砰!”
随着一声轻响,傅振嵩带着汤姆,稳稳地落在了麦田里。
麦田里的软土和麦秆,又缓冲了最后一点力道,两人都没有受伤,只是傅振嵩的衣角,被麦秆勾破了一个小口。
汤姆惊魂未定地从地上爬起来,看着傅振嵩,又看了看旁边缠成一团的降落伞,半天没说出话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快步走到傅振嵩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谢谢你救了我的命!这哪是功夫,简直是奇迹!你太厉害了!”
傅振嵩笑着摆摆手,擦了擦额角的汗水:“不用谢,只是用了点太极的小技巧,卸去了冲击力而已。你没事就好。”
跟上来的两名反抗军成员,也围了过来,纷纷夸赞傅振嵩:“傅先生,您这一跃也太绝了!还能带着飞行员空中转体,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厉害的功夫!”
傅振嵩没在意夸赞,而是赶紧对汤姆说:“这里不安全,纳粹的防空部队肯定会过来搜捕你,我们先带你去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汤姆立刻点头,跟着傅振嵩他们,朝着麦田深处的秘密藏身点走去。
路上,汤姆才知道,救自己的人叫傅振嵩,是中国的太极传人,一直在柏林用功夫反抗纳粹;而傅振嵩也知道,汤姆是美军第8航空队的驾驶员,这次执行“轰炸柏林纳粹军火库”的任务,却不幸被击中。
几人刚走到藏身点(一处废弃的农机棚),远处就传来了纳粹士兵的脚步声和狗叫声——果然,纳粹的防空部队发现了坠落的降落伞,立刻派人来搜捕。
傅振嵩赶紧让汤姆躲在农机棚的草堆里,又让两名反抗军成员,在棚外的麦田里留下“往东边走”的假痕迹,自己则躲在棚门口,盯着远处的士兵。
没过多久,十几名纳粹士兵,带着两只军犬,就朝着农机棚的方向走来。
军犬对着农机棚狂吠,显然已经闻到了汤姆的气味。带头的士兵,举着步枪,对着棚里大喊:“里面的人听着!赶紧把盟军飞行员交出来!不然我们就开枪了!”
傅振嵩从棚门口走出来,笑着说:“士兵先生,这里就我一个人,哪来的飞行员啊?你们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士兵盯着傅振嵩,觉得他“眼熟”,却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便说:“少装蒜!军犬都闻到气味了,你赶紧让开,不然我们就进去搜!”
说着,士兵就要带着人闯进棚里。
傅振嵩立刻上前拦住,用太极的“卸力”手法,轻轻一推,就把士兵推得往后退了两步。其他士兵见状,纷纷举起步枪,对准傅振嵩。
“你居然敢反抗!”带头的士兵怒吼着,就要下令开枪。
可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枪声——是反抗组织的支援部队到了,他们按照傅振嵩之前留下的暗号,及时赶来,牵制纳粹士兵。
纳粹士兵们,怕被“包抄”,不敢再纠缠,只能赶紧带着人,朝着东边的假痕迹追去。
傅振嵩看着他们的背影,松了口气,赶紧回到棚里,把汤姆从草堆里拉出来:“安全了,我们带你去反抗组织的总部,那里更安全。”
汤姆跟着傅振嵩他们,连夜转移到了反抗组织的总部——废弃面粉厂。
在面粉厂,汤姆又见到了玛莎大妈、艾玛,还有“白鹤太极队”的其他成员。
大家都围着他,问他“空中转体救人”的细节,汤姆一遍遍讲述着当时的场景,每次说到“傅振嵩纵身跃起托住我”,眼里都满是敬佩。
可他们不知道,“空中转体救飞行员”的一幕,已经被一名躲在远处的战地记者拍了下来。
这名记者叫约翰,是英国《泰晤士报》的战地记者,当时正潜伏在柏林,拍摄纳粹的暴行。他看到傅振嵩救汤姆的全过程,赶紧用相机拍了下来——照片里,傅振嵩托着汤姆,在空中旋转,麦浪在他们脚下翻涌,降落伞在旁边飘着,画面既惊险又震撼。
约翰知道,这张照片“意义重大”——它不仅能证明“有人在柏林反抗纳粹”,还能展现“中国功夫的神奇”,更能鼓舞盟军的士气。
他冒着生命危险,把照片藏在相机的夹层里,趁着夜色,悄悄离开了柏林,回到了英国。
没过多久,这张照片就刊登在了英国《泰晤士报》的头版,标题赫然写着《中国太极传人空中救盟军飞行员,奇迹背后是反抗纳粹的勇气》。
文章里,详细讲述了傅振嵩救汤姆的经过,还提到了他在柏林用太极反抗纳粹的其他故事——躲子弹、训军犬、婚礼化解炸弹危机。
照片和文章一经刊登,立刻在盟军阵营里引起了轰动。
美军第8航空队的士兵们,看到照片后,纷纷鼓掌,说“一定要找到这位中国英雄,向他致敬”;盟军指挥部,还特意把这张照片复印下来,贴在各个军营里,用来鼓舞士气,标语写着“连东方英雄都在为和平战斗,我们更要坚持到底”。
后来,汤姆伤好后,回到了盟军阵营。他每次给战友们讲故事,都会提到傅振嵩,提到“神奇的太极”,还学着傅振嵩的样子,摆“白鹤亮翅”的姿势,说“这是能创造奇迹的功夫”。
消息传到柏林,纳粹高层气得暴跳如雷。
希特勒把负责搜捕傅振嵩的克劳斯叫到总理府,狠狠骂了一顿:“你居然让傅振嵩救了盟军飞行员,还被记者拍了照片,传到全世界!现在盟军都在拿这件事鼓舞士气,你就是个废物!”
克劳斯吓得赶紧磕头,心里却暗暗叫苦——傅振嵩不仅功夫厉害,还总能创造“奇迹”,自己就算派再多的人,也不一定能抓住他。
而傅振嵩,在看到反抗组织带来的《泰晤士报》后,眼里满是欣慰:“这张照片,不是我的‘奇迹’,是太极的力量,是反抗纳粹的勇气。只要这张照片能鼓舞更多人,就算我再危险,也值得。”
艾玛笑着说:“现在全世界都知道,柏林有个中国太极传人,在用功夫反抗纳粹,在用奇迹守护和平。纳粹想掩盖你的存在,再也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