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誓坡之会”暂时稳住了南中最大的潜在威胁爨谷,为蜀汉流亡朝廷赢得了喘息之机。然而这短暂的平静,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压抑得让人心慌。真正的生死考验,始终悬于北方的牂牁江防线。大将军姜维深知,依靠脆弱的粮道和有限的存粮进行被动防御,无异于坐以待毙。邓艾绝不会给他太多时间。
前线汉军大营,气氛凝重到了极点。连日来,斥候不断回报,北岸魏军活动异常频繁,大规模的木筏、皮囊正在集结,兵力调动迹象明显,一场前所未有的强渡攻势,已是箭在弦上。而营中粮秣,即便算上诸葛尚冒死押送来的部分,也仅能维持十日左右。士卒们虽然士气因皇室和丞相之后的亲临而有所提振,但腹中的饥饿和连日的戒备所带来的疲惫,是无法忽视的现实。
中军帐内,烛火通明。姜维召集张翼、傅佥、张嶷等所有高级将领,进行战前最后一次军议。地图铺在中央,牂牁江的走向被朱砂笔醒目地勾勒出来。
“诸位,”姜维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局势已明。邓艾即将全力渡江,我军粮草将尽,退无可退。固守江岸,纵能暂阻,亦难持久。为今之计,唯有破釜沉舟,主动出击,方有一线生机!”
众将神情肃然,皆知此战关乎存亡。
姜维的手指重重地点在“狼渡”下游约二十里的一处江湾:“此处名为‘回龙沱’,江流在此回旋,水势相对平缓,岸边有大片滩涂,利于登陆。邓艾若大举进攻,此地必是主攻方向之一。然此地亦有一险——滩涂之后,是一片名为‘困龙谷’的狭长谷地,两侧山势陡峭。”
他眼中寒光一闪,说出了那个极为大胆且冒险的计划:“我军可佯装不敌,主动放弃部分滩头阵地,诱敌深入‘困龙谷’!待其先锋大军进入谷中,我军伏兵尽出,封死谷口,利用地形,将其拦腰斩断,聚而歼之!即便不能全歼,也要重创其先锋,挫其锐气,缴获其物资,以战养战!”
此计可谓行险至极!一旦诱敌深入的控制失当,或伏兵未能及时封堵谷口,让魏军主力涌入,则蜀军将反被包围,全军覆没。
张翼倒吸一口凉气:“大将军,此计虽妙,然风险过大!邓艾用兵老辣,岂会轻易中计?”
傅佥却亢声道:“末将以为可行!邓艾连番受挫,求胜心切,见我军‘溃退’,必驱兵急进!只要我军示弱做得逼真,伏兵动作迅猛,大有可为!”
张嶷也点头:“置之死地而后生!我军已无退路,唯有奇招,或可险中求胜!”
见众将意见不一,但多数倾向于冒险一搏,姜维决然道:“战机稍纵即逝,不容犹豫!本将意已决!傅佥、张嶷听令!”
“末将在!”
“命傅佥率五千精兵,负责‘回龙沱’滩头防御!许败不许胜!且战且退,务必将至少万余魏军诱入‘困龙谷’!记住,败要败得真实,退要退得有序!”
“诺!”
“命张嶷率三千弓弩手及两千刀盾手,预先埋伏于‘困龙谷’两侧山腰及谷口密林!多备火箭、滚木礌石!待魏军过半入谷,立即封堵谷口,全力歼敌!”
“诺!”
“张翼老将军,率余下兵马,随本将坐镇中军,随时策应两处!此战,关乎国运,望诸君用命!”
“誓死效命!”众将轰然应诺,眼中燃烧着决死的火焰。
计议已定,汉军连夜开始紧张部署。当黎明的曙光再次照亮牂牁江时,北岸魏军营寨中,战鼓雷动,号角连天!邓艾终于发动了总攻!数以百计的筏排、皮囊,载着如狼似虎的魏军精锐,在箭雨的掩护下,黑压压地扑向南岸!主攻方向果然包括“回龙沱”!
战斗从一开始就异常惨烈。傅佥依照将令,率领部下在滩头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箭矢如雨,刀光剑影,鲜血瞬间染红了江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魏军绝对优势兵力的猛攻下,蜀军防线开始“动摇”,伤亡“惨重”,终于“不支”,向“困龙谷”方向“溃退”。
站在北岸高地观战的邓艾,看到蜀军“败退”的景象,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他确实求胜心切,但也非毫无防备。他下令先锋大将师纂:“率一万五千精锐,紧咬溃军,务必抢占谷口,但入谷后不可冒进,需先巩固阵地,待主力跟进!”
“末将得令!”师纂领兵,如同潮水般涌过滩涂,追着傅佥的“败军”冲向“困龙谷”口。
一切都按姜维的剧本上演,却又出现了变数。师纂并非莽夫,他追击迅猛,但在进入谷口时,却下令部队放缓速度,先头部队控制谷口两侧高地,大队人马谨慎入谷。
此时,埋伏在谷口两侧的张嶷,面临艰难抉择。若立刻封堵,入谷魏军仅数千,战果有限;若等待更多魏军入谷,则风险剧增,万一魏军控制谷口,伏击将失败。
千钧一发之际,张嶷一咬牙,决定赌一把!他下令伏兵继续隐蔽,等待最佳时机。
前方,傅佥的“败军”退入谷中深处,师纂见谷内似乎并无埋伏,蜀军确是溃败,戒心稍松,催促后续部队加速入谷,企图一举歼灭傅佥部。
就在魏军约有八千余人进入谷中,后续部队正蜂拥而至时,张嶷终于看到了机会!他猛地一挥令旗!
刹那间,谷口两侧山林中,战鼓擂响,杀声震天!无数火箭、滚木、礌石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瞬间将谷口封死!正在入谷的魏军后队被砸得人仰马翻,死伤惨重,与谷内部队的联系被硬生生切断!
“中计了!”师纂大惊失色,但为时已晚!与此同时,原本“溃败”的傅佥所部,突然返身,与从谷内两侧杀出的伏兵一起,对入谷的八千魏军形成了夹击之势!
“困龙谷”顿时变成了修罗场!魏军被压缩在狭窄的谷地中,进退不得,人马践踏,死伤枕藉。师纂虽奋力组织抵抗,但地形不利,士气受挫,局面迅速恶化。
然而,邓艾毕竟久经沙场。他见先锋中伏,并未慌乱,立刻下令后续部队不计代价猛攻谷口,企图撕开缺口,救援被困部队,甚至反包围蜀军伏兵!
谷口的战斗瞬间白热化!张嶷率领部下拼死阻挡魏军如同狂潮般的冲击,双方在谷口狭窄地带反复争夺,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张嶷身先士卒,多处负伤,犹自死战不退!
姜维见时机已到,亲率张翼等中军主力,从侧翼向猛攻谷口的魏军发起雷霆一击!这一下,彻底打乱了邓艾的部署。魏军主力被姜维死死缠住,无法有效救援谷内部队。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午后。“困龙谷”内的八千魏军,在傅佥和张嶷部的前后夹击下,最终全军覆没,大将师纂力战身亡!而谷口的魏军主力,在姜维主力的顽强阻击下,也未能突破防线,反而付出了惨重代价。
邓艾见事不可为,且天色将晚,恐有他变,只得下令鸣金收兵,退守北岸。牂牁江面上,漂浮着无数魏军士卒的尸首和破碎的筏排,江水为之染红。
蜀军惨胜!此战歼敌近万,阵斩魏将师纂,缴获大批兵器甲胄,更重要的是,获得了魏军随船携带的部分粮草,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消息传开,汉军大营欢声雷动,士气大振!
然而胜利的代价亦是极其惨重的。傅佥部诱敌,伤亡过半;张嶷部阻击,死伤惨重,张嶷本人身负重伤,奄奄一息;姜维的中军亦有相当损失。经此一役,蜀军可战之兵已不足六千,且疲惫不堪。
姜维站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望着退去的魏军,脸上并无喜色。他清楚,这只是一场战术上的胜利,并未改变战略上的劣势。邓艾主力未损根本,随时可以卷土重来。而己方,已是强弩之末。
“速速清点伤亡,救治伤员,加固防线,防备魏军夜袭!”姜维沉声下令,声音中充满了疲惫与沉重。
当“困龙谷”大捷的消息传回味县时,全城为之沸腾!久违的胜利喜悦冲淡了连日来的阴霾。北地王刘谌、诸葛瞻等人欣喜若狂,立即以此为契机,大肆宣扬,鼓舞民心士气。
然而紧随捷报之后,姜维发出的另一封密奏,却让诸葛瞻、霍弋等人瞬间从喜悦跌回现实。密奏详细陈述了惨胜之后的严峻形势:兵力锐减,粮草虽得补充仍难持久,将士极度疲惫,急需休整和增援,并直言“若邓艾旬日内再举大军来攻,维恐难支撑”。
现实的冰冷再次压倒了短暂的狂喜。流亡朝廷上下都明白,姜维用一场惨烈的背水之战,为他们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但这时间,可能只有短短数日。下一步该如何走?是继续死守牂牁江?还是再次战略转移?朝廷内部,新一轮更加激烈和现实的争论,即将开始。而这一次年轻的北地王刘谌和那些刚刚崭露头角的将门之后,将不可避免地被推向前台,参与到决定国家命运的核心决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