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失守、瓦剌兵锋直指居庸关的噩耗,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瞬间将整个北京城冻僵了。
茶楼酒肆里的流言蜚语、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在这灭顶之灾面前,全都显得那么可笑和微不足道。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京城每一个角落蔓延。富商巨贾开始偷偷转移家产,平民百姓抢购米粮囤积,甚至有人已经开始拖家带口往南边逃难。昔日繁华的帝都,笼罩在一片末日将至的阴霾之中。
紫禁城内,气氛更是压抑得让人窒息。乾清宫里,林锋然看着手中那份字字泣血的军报,只觉得浑身冰凉,连指尖都在不受控制地轻颤。他最害怕的局面,到底还是来了!内忧未平,外患已至,而且是最凶险的一种——京城告急!
“陛下!事急矣!当速决断!”于谦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这位素来沉稳的老臣,此刻也是双目赤红,声音嘶哑,但眼神却异常坚定,“瓦剌虽破宣府,然其乃孤军深入,粮草不继!居庸关天险尚在,京营精锐犹存!当立即下诏,征调天下勤王之师,死守京师,与也先决一死战!大明江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于大人所言极是!”兵部尚书邝埜也激动地附和,“臣愿亲赴居庸关,与将士同生共死!”
主战派群情激昂,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拼死一搏。
然而,主和派(或者说,投降派)的声音,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头,也变得更加刺耳和“现实”。
吏部尚书王翱颤巍巍地出列,老泪纵横:“陛下!于大人、邝大人忠勇可嘉,然……然瓦剌铁骑锐不可当,京师兵力空虚,勤王兵马远水难救近火!若……若居庸关有失,京城顷刻可破!届时……届时生灵涂炭,宗庙不保啊!为江山社稷计,为百万黎民计,老臣……老臣恳请陛下,暂避锋芒,迁都南京,或……或遣使与也先议和,以缓其兵锋,再从长计议!”
“迁都?议和?”于谦勃然大怒,指着王翱的鼻子骂道,“王翱!你这是在动摇军心,祸乱国本!京师乃天下根本,岂可轻弃?与也先议和?那是与虎谋皮,自取灭亡!”
两派在金銮殿上吵得面红耳赤,几乎要动起手来。整个朝堂乱成一锅粥。
林锋然高坐龙椅之上,看着底下这群平日道貌岸然、此刻却丑态百出的臣子,心中充满了荒诞感和无力感。他知道,于谦是对的,迁都或议和,都是死路一条,只会让大明更快地崩溃。可是,死守北京,真的有希望吗?范广大同被绊住,京营能挡得住也先的主力吗?万一守不住……
他不敢再想下去。此刻,他必须做出决断!作为皇帝,他没有任何退缩的余地!
“够了!”林锋然猛地一拍御案,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所有的争吵。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底下每一张或惶恐、或激动、或闪烁不定的脸,一字一顿地说道:
“太祖高皇帝定鼎北京,成祖文皇帝迁都于此,京师,乃我大明国魂所系,龙脉所在!弃京师而南迁,朕无颜见列祖列宗于地下!与也先议和?土木堡之变犹在眼前,屈膝求和,换来的只能是得寸进尺,国格丧尽!”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朕意已决!死守北京,与社稷共存亡!于谦、邝埜听旨!”
“臣在!”于谦和邝埜激动地跪倒在地。
“于谦,朕命你总督京师所有防务,统筹兵马粮草,加固城防,征调民壮,务必在也先抵达前,做好万全准备!邝埜,你即刻持朕金牌,前往居庸关,督师死守,绝不能让瓦剌踏过关隘一步!朕,与你们,与京师百万军民,同生共死!”
“臣等遵旨!誓死保卫京师!”于谦和邝埜的声音带着哭腔,却无比坚定。
主战派官员纷纷跪倒,山呼万岁,士气大振。主和派见皇帝决心已定,也不敢再多言,只能灰溜溜地缩了回去。
退朝之后,林锋然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备战之中。他深知,光有决心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和充足的准备。他连续召见兵部、户部、工部官员,商议布防、粮草、军械等事宜,几乎不眠不休。北京城如同一台巨大的战争机器,开始隆隆启动。
然而,就在这全民备战的紧张时刻,一股暗流,却在皇宫深处悄然涌动。
曹吉祥的住处,门窗紧闭,气氛压抑。曹吉祥半躺在软榻上,脸色蜡黄,眼下乌青,显然最近被那些“冤魂索命”的谣言折腾得不轻。但他那双浑浊的老眼里,此刻却闪烁着异常精明和阴冷的光芒。
一个小太监正跪在地上,低声禀报着宫外的消息和朝堂上的动向。
“……皇上已经下旨死守北京,于谦和邝埜都得了重用,正在全力备战……”小太监的声音带着惶恐。
曹吉祥静静地听着,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捻着一串佛珠,半晌,才阴恻恻地开口,声音沙哑得像破锣:“死守?嘿嘿……就凭于谦那个书呆子和京营那些老爷兵?能挡得住也先的虎狼之师?皇上这是……要拉着咱们所有人给他陪葬啊……”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咱们这位皇上,最近可是越来越不简单了。徐有贞死得蹊跷,钱安那把火烧得也巧……还有市面上那些乌七八糟的谣言,句句都往咱家心窝子里戳……他这是,铁了心要清理内廷,把咱们这些老家伙都赶尽杀绝啊!”
小太监吓得浑身发抖,头埋得更低了。
曹吉祥坐起身,凑近小太监,压低声音,如同毒蛇吐信:“咱家不能再坐以待毙了!也先打过来,对咱们来说,未必是坏事……乱世,才有机会!你去,想办法给逯杲递个话,就说……咱家愿意和他‘同舟共济’,共渡难关。让他把他手底下那些见不得光的力量,都给咱家动起来!这北京城的水,越浑越好!”
小太监领命,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曹吉祥重新躺下,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皇帝想借外患来清理内廷?那他就把外患引进来,把这潭水彻底搅浑!看谁先淹死!
接下来的几天,北京城的备战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但一些不和谐的杂音也开始出现。
先是京营中开始流传一些消极言论,说什么“瓦剌不可战胜”、“守城是死路一条”,动摇军心。于谦雷厉风行,抓了几个带头散播谣言的军官,当众斩首,才勉强压下去。
接着,城内几家大粮商开始囤积居奇,哄抬粮价,引发百姓恐慌和抢购。顺天府派人去查,却受到各种阻挠,进展缓慢。背后似乎有官面上的力量在撑腰。
更诡异的是,一些关于皇帝“刚愎自用”、“不听忠言”、“要拉全城人陪葬”的流言,也开始在暗地里传播,虽然范围不大,但极其恶毒。
林锋然很快察觉到了这些异常。他明白,这是曹吉祥、逯杲那些人在暗中捣鬼!他们想趁乱牟利,甚至想借也先的手来除掉自己!这些国家的蛀虫,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想的不是同仇敌忾,而是如何火中取栗!
愤怒之余,林锋然也更加警惕。他知道,真正的战斗,不仅在城墙之上,更在这宫闱深处,在这人心之间!
他加派东厂的人手,严密监控曹吉祥、逯杲以及他们党羽的一举一动,同时让舒良和李四儿加紧暗中调查,寻找他们通敌或扰乱后方的证据。
然而,对手极其狡猾,行动隐秘,短时间内很难抓到把柄。
时间一天天过去,前线不断传来坏消息:居庸关外围据点接连失守,瓦剌大军兵临关下,攻势如潮!邝埜虽然拼死抵抗,但兵力悬殊,关隘岌岌可危!
北京城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城门开始戒严,宵禁提前,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硝烟味和绝望感。
这天深夜,林锋然正在批阅军报,舒良连滚爬爬地冲了进来,脸色惨白如纸,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惊恐:
“陛下!不好了!居庸关……居庸关八百里加急!逯杲逯大人他……他密奏……密奏邝埜邝大人……通敌叛国,私开城门,放瓦剌先锋入关!居庸关……失守了!”
“什么?!”
林锋然猛地站起,眼前一黑,手中的朱笔“啪”地一声掉在地上,溅起一片刺目的红痕。
(第73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