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还没散。凯瑟琳靠在段逸肩上,左腿受伤让她走得很慢。段逸没说话,只是扶着她往前走。她的手搭在他胳膊上,手指有点发抖,不是因为疼,是紧张。
他们到了校场。
眼前是一块平整的石地,地上画着白线,分成一个个方格。三百多个绿皮士兵站得笔直,分成几队。他们穿着一样的护甲,手里拿着长矛,呼吸都一样。没人动,也没人说话。
“这就是你想看的地方。”段逸说。
凯瑟琳看着那些哥布林。她见过很多战场上的兵,也带过最强的骑士团。但她没见过这样的队伍。他们不像人类士兵靠喊口号,他们像被什么东西连在一起。
三个大地力士走出队伍。他们很高,快两米,皮肤是灰绿色的,像石头。每人扛着一面大盾。他们排成一列,开始向前走。
脚步声很齐,每一步都在同一个节奏。他们的手摆动幅度一样,连呼吸起伏都一样。盾牌贴着盾牌,没有空隙。
“他们在练什么?”凯瑟琳问。
“基础阵型移动。”段逸说,“昨天你看到的弩炮阵地,就是这些人守住的。”
话刚说完,风刮了一下。草叶晃了晃。三个身影从旁边的树丛里冲出来,速度快得看不清。那是幽影斥候。他们贴着地面爬行,动作轻,没惊动落叶。
其中一人抬手,做了个手势。另外两人立刻分开,绕向大地力士的侧边。他们不用武器,只用短棍假装攻击。一根棍子点到后排士兵的后颈,另一根插进盾墙的缝隙。
演练停了。
大地力士站好不动。幽影斥候收起短棍,回到原位。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没人叫,没人吵。失败的人自己归队,重新站好。
凯瑟琳喉咙发紧。“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段逸从怀里拿出一块石板。上面刻了很多线条和符号。他指着一段说:“这是昨夜战斗的时间记录。从发现敌人到发射弩炮,用了十七分钟。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队伍响应。”
他翻到背面,画了个三层图。“最外层是哨兵,中间是信号塔,核心是指挥中心。只要有人遇袭,消息三十秒内就能传回来。”
凯瑟琳接过石板,手指划过那些刻痕。她当骑士团长时,最快的一次警报传了两分半钟。那还是在城里骑马送信的情况下。
“你们有多少这样的系统?”
“现在只有一套。”段逸说,“材料不够,会做符文的人太少。每个信号塔都要魔晶石供能,我们存的晶石只够五公里范围。”
他顿了顿,“而且我最多能同时指挥三百二十七个士兵。再多就会乱。昨晚那一战,我已经快到极限了。”
凯瑟琳看他一眼。他脸色发白,眼睛下面有黑影。她想起昨夜他在雨中说话的样子,声音不大,却让整支追兵崩溃。原来不是靠气势,是靠一套她没见过的体系。
“让我看看全军列阵。”她说。
段逸点头。他闭上眼,掌心闪过一点绿光。
命令下了。
所有士兵同时转身,脚跟撞地发出一声响。他们快速重组,先变纵列,再变环形防御,接着是双线突击、三角伏击、梯次撤退。五种阵型换完,不到三分钟。
没人慢,没人错。
凯瑟琳站在高台边,风吹乱她的金发。她看着下面的绿皮军队,胸口发闷。这不是一群怪物,也不是侥幸赢了一场的野兵。这是一支训练严、有组织、有配合的队伍。
她以前以为自己懂战争。现在才知道,她懂的只是人类的做法。
“你们每天这样练?”
“每天两次。”段逸说,“受伤的退出,死了的换人。新的士兵会继承旧的经验,所以每一波都比上一波强。”
“他们知道为什么打仗吗?”
“他们不懂‘正义’,也不懂‘荣誉’。”段逸看着下面,“但他们知道谁是敌人,也知道保护这里就是在保护自己。这就够了。”
凯瑟琳没说话。她走下高台,走到队伍前面。一个大地力士站在第一排,脸上有道新伤。她伸手想碰,又停住了。
“他是在哪次战斗受的伤?”
“东线巡逻时中了埋伏。”段逸说,“他一个人挡住三个敌人,给队友争取时间。后来活下来了,现在是小队长。”
凯瑟琳收回手。她明白了,这些士兵不是临时凑来的打手。他们是真打过仗、活下来的战士。
“我可以提个建议吗?”她问。
“说。”
“你的阵型换得很快,但换的时候有零点六秒的空档。如果敌人有远程攻击,这个时间足够射死前排三人。”
段逸看她一眼。“你怎么算出来的?”
“我在战场上数过。”她说,“人类弓箭手拉满弓要零点五秒,精灵更快。你刚才第五次换阵,左翼慢了半拍。”
段逸沉默几秒。然后他对一个符文工匠招手。那人跑过来,手里拿着记录板。
“记一下。”段逸说,“以后所有阵型变换必须加应急掩护机制。优先级A级。”
工匠写完,敬礼离开。
凯瑟琳看着这一切,心里松了些。她不再是那个被人追杀、躲山洞的逃犯。她站在一个新战场上,面对一种新的力量。
“你说你要查银叶镇的事。”她看着段逸,“你需要情报,需要战术推演,需要对付维克多那样的老狐狸。我能帮你。”
段逸没回答。
远处传来敲木桩的声音。阳光穿过雾,照在校场中央的一面旗子上。那是一面绿色三角旗,边上用藤蔓绑着,旗杆插在石槽里,一动不动。
凯瑟琳抬起右手,轻轻按住自己的剑柄。剑还在,但她不想拔了。
她看着段逸的眼睛。
“我不是来求你救我的。”她说,“我是想看看,你们到底能不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