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松十的方案在策划部内部获得了正式的立项批准,并被命名为“探索者2.0”计划,成为了“星轨”项目下一阶段的重要更新内容。
消息传出,在策划部内部乃至整个“七划”相关项目组都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
曾经那个跟在资深同事身后学习、偶尔提出些新奇想法的小实习生,如今已经能够独立主导一个颇具潜力的功能模块优化,并且获得了总监和跨部门的高度认可。
这种肉眼可见的成长速度,让不少人对曲松十刮目相看。
茶水间里,同事们的闲聊中,“曲松十”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明显增高。
“听说了吗?‘探索者2.0’是松十独立牵头的!”
“李总监这次真是力排众议,给了她很大的支持。”
“人家确实有本事啊,那方案我听了,逻辑和创意都没得说。”
“看来转正后,势头很猛啊……”
这些或羡慕或佩服的议论,曲松十或多或少能感受到一些。
但她并没有因此飘飘然,反而更加沉静下来。
她知道,方案的通过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它完美地实现出来。
她变得更加忙碌,不仅要完成自己原本负责的日常任务,还要牵头组建“探索者2.0”的小型核心攻坚小组,协调程序、美术、测试等多个环节的资源。
会议变多了,需要她决策和沟通的事情也呈几何级数增长。
路回终将她的忙碌和应对看在眼里。
她没有再像之前那样给予一些工作指导,那已经不再必要。
她更像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和最后的保障。
她会在听下属汇报工作时,看似不经意地问一句“‘探索者2.0’那边的资源协调顺利吗?”;会在审批预算时,对涉及该计划的部分给予更快的通过速度;也会在曲松十偶尔因为跨部门沟通不畅而略显焦躁地在家提起时,淡淡地说一句:“明确你的核心需求,找对决策人,按流程推进。”
她不再手把手地教,而是引导她自己思考和解决系统性问题。
这是一种更高级别的信任和培养。
这天晚上,路回终有个应酬,回来得稍晚。
她打开门,发现客厅只亮着一盏落地灯,曲松十蜷缩在沙发上,腿上放着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光映着她略带疲惫却依旧专注的脸。
听到开门声,曲松十抬起头,揉了揉眼睛,露出一个有些乏力的笑容:“姐姐,你回来啦。”
“嗯。”路回终换好鞋,走到她身边坐下,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咖啡味,“还在忙?”
“跟程序那边对几个技术实现的细节,有点卡壳。”曲松十合上电脑,身体向后靠进沙发里,轻轻叹了口气,“感觉整体上推动一个项目,比想出一个方案难多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抱怨和成长的阵痛。
路回终没有安慰,也没有讲大道理,只是伸手,用指腹轻轻按了按她紧蹙的眉心。
“正常。”她只说了两个字。
这两个字仿佛有魔力,瞬间抚平了曲松十心里那点焦躁。
是啊,正常。任何有价值的事情,推进过程中都必然会遇到阻力。
路回终经历过,所以她懂。
“我知道。”曲松十抓住她的手,贴在自己微热的脸颊上,汲取着那令人安心的微凉温度,“就是有点……累。”
她小声嘟囔,带着点撒娇的意味。
“累了就休息。”路回终的语气不容置疑,“明天再处理。”
“嗯。”曲松十顺从地点头,靠在她肩膀上,闭上眼睛。
鼻尖萦绕着路回终身上清冽的气息,混合着一点点晚风带来的微凉和应酬场合难以避免的淡淡酒气,奇异地让她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
“姐姐,”她闭着眼,轻声说,“等‘探索者2.0’上线了,我们再去一次那家公园吧?我们去野餐,上次说好的!”
路回终感受着肩头的重量,听着她带着倦意却充满憧憬的话语,心底一片柔软。
她没有回答去或不去,只是抬手,轻轻环住了她的肩膀。
这一刻,她们一个是身居高位、运筹帷幄的将领,一个是冲锋在前、锐意进取的先锋。
在各自的战场上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或许会疲惫,会遇到阻碍,但知道身后总有彼此作为最坚实的后盾和最终的港湾,便拥有了无穷的勇气。
成功的涟漪在职场荡漾,而她们的关系,则在共同前进的道路上,沉淀得愈发深邃。
前路尚有挑战,但她们步伐一致,目光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