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苏黎世,利马特河畔的樱花比往年开得更早。细碎的花瓣随风飘进敞开的窗,落在宁晚正在整理的文献资料上。她放下笔,望向窗外——距离皇家学会那场论坛已过去半年,而指间的素圈依然如初戴时般闪着温润的光。
江野从实验室回来时,身上带着春日傍晚特有的清新气息。他放下公文包,目光掠过她整理到一半的书架,忽然开口:文化维度的权重系数需要重新校准。
宁晚怔了怔,随即会意——这是他们之间特有的暗号,意味着有重要的事要讨论。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的不是复杂的模型,而是一份简洁的文档:《关于永久性协同研究的数据分析报告》。文档里用严谨的学术语言,记录着从A大初遇到苏黎世共同生活的每一个关键节点,甚至包括他们各自研究方向的收敛轨迹。
在足够大的样本空间里,他的指尖划过屏幕上的一条优雅曲线,我们的研究效率在物理距离趋近于零时达到最优。
宁晚注视着那条不断攀升的曲线,想起这些日子里每一个共同工作的清晨,每一个在实验室并肩到深夜的时刻。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原来都被他细心收集,化作证明他们最优协作模式的数据。
但是,他切换到一个复杂得多的高维模型,这里出现了一个无法忽略的协变量。
屏幕上浮现的,不是学术成果的统计,而是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瞬间:她煮咖啡时他自然而然递来的糖罐,深夜讨论时同时说出的那个术语,甚至是在超市里不约而同伸向同一种水果的手。
这些非计划性的协同时刻,他的声音里带着数学家发现美妙定理时的震动,出现的频率正在指数级增长。
窗外,最后一抹夕阳给Eth的主楼镀上金边。宁晚看着那些被量化出来的温暖瞬间,忽然明白了他想要表达什么——他们之间最珍贵的,不是刻意设计的协作,而是早已融入骨血的本能默契。
江野合上电脑,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素雅的丝绒盒子。打开时,里面不是另一枚戒指,而是一把钥匙和一张手绘的地图。
在苏黎世湖畔,他指着地图上被樱花标记的位置,我找到一个新的研究空间。足够容纳两个独立工作区,和一个共享的思考角落。
地图的空白处写着一行简洁的证明:当两个系统的相空间完全重叠,分离将违背最小作用量原理。
宁晚接过钥匙,冰凉的金属很快染上她的体温。她想起多年前在A大图书馆的初遇,想起跨洋视频里那些激烈的讨论,想起波士顿机场的拥抱,想起洛桑雪夜里的告白。所有的离散点,终于连成了这条再清晰不过的轨迹。
我接受这个研究空间的分配方案。她将钥匙握在掌心,抬头望进他深邃的眼眸,不过,关于永久性协同研究,我建议增加一个子课题。
什么课题?
研究在无限时间尺度上,两个灵魂的收敛速度。
暮色渐深,实验室的自动照明系统悄然启动。在柔和的灯光下,两个戴着同款素圈的手在键盘上方交叠,像完成某个早已注定的算法。
此刻的苏黎世沉静如诗,而他们的故事,刚刚写好序章。在未来的每一个春天,当樱花再次盛开时,这个关于爱与智慧的算法,将继续运行,直到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