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猎人》斩获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这一结果其实并不令人意外。
毕竟,好莱坞电影向来擅长精准捕捉观众的喜好。
即便这部影片是冲着奥斯卡奖项去的,导演卡齐尔也未曾忽略让观众看得过瘾这一要素。
说起来,《荒野猎人》的创作风格与卡齐尔以往的作品截然不同。
卡齐尔过往要么执导喜剧,要么涉足动作片、恐怖片领域。
就连他最早拍摄的三部恐怖片,如今连他自己都几乎记不清剧情了。
然而此次的《荒野猎人》属于冒险与剧情相结合的类型,讲述的是一个人在绝境中挣扎求生的故事,整体基调深沉了许多。
好在卡齐尔对此次创作胸有成竹,最终呈现出的成片质量过硬。
此次获奖,不仅满足了他的小小骄傲,更证明了他此次转型创作方向的正确性。
更何况,这部影片的主角是汤姆·克鲁斯,二人携手合作,本身就自带强大的竞争力与赢面。
电影节获奖的消息一经媒体报道,北美的粉丝们瞬间沸腾了。
原来这位以“票房导演”着称的卡齐尔,今年还藏着这样一部精彩之作。
大家向来对卡齐尔的水准深信不疑,毕竟他拍摄的影片从未有过不好看的情况,粉丝们早就盼着这部影片上映了。
要知道,自1995年起,卡齐尔就没有推出过票房失利的作品,每一部都能盈利,这份成绩单在好莱坞堪称独一无二。
拿到“人民选择奖”后,团队便将下一步目标锁定在了金球奖上。
可惜柏林、戛纳、威尼斯这三大国际电影节早已落下帷幕,团队只能依靠多伦多电影节这一个奖项作为冲奥的底气。
不过,主创们也因此松了一口气。
毕竟,想要获得奥斯卡提名,先在电影节上斩获奖项是硬性门槛,如今这一关已然顺利通过。
奥斯卡提名有两个硬性条件:其一,影片需在指定的电影节上获得过奖项;其二,影片要在洛杉矶、纽约、旧金山、芝加哥、迈阿密、亚特兰大这几个城市的商业影院里连续放映满一周。
除此之外,影片还必须是在前一年1月1号到12月31号之间公开上映的。
而《荒野猎人》恰好同时满足了这两个条件,现在就只需等待奥斯卡评委投票给出提名结果了。
为了这一目标,萨尔瓦多·巴洛和帕特·金斯利早已精心筹备好了公关方案。
卡齐尔和汤姆都愿意投入资金,毕竟在好莱坞,想要获得奥斯卡提名,依靠的就是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广泛的人脉资源,这在圈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虽说没有人会明目张胆地给评委塞钱,但赠送礼物却是常有的事。
奥斯卡方面总要维持“公平公正”的形象,以保住好莱坞那点所谓的“艺术感”,即便有时候偏心的行为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卡齐尔和汤姆·克鲁斯本身就是奥斯卡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会员。
这一会员身份并非通过申请获得,而是需要他人推荐。
具体来说,要么找同分支的两位会员进行担保,要么自己先获得过奥斯卡提名,一旦获得提名,便自动拥有成为会员的资格。
他俩前几年都曾获得过提名,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会员。
不过,他俩手中的票作用并不大。
毕竟学院里光评委就有9000多人,他们这两票投进去,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所以啊,别觉得自己手中的那一票有多重要,当然,这只是句玩笑话。
不管怎样,第一关算是成功闯过了,影片已经达到了获得奥斯卡提名的门槛要求。
对卡齐尔来说,九、十月算是难得的清闲时光。
九月他仅忙于多伦多电影节相关事宜,待了12天,之后便彻底闲了下来。
大部分工作早已收尾,他只是偶尔去公司转一圈,其余时间都用来陪伴安吉丽娜。
安吉丽娜的工作没有他那么繁忙,正好两人可以好好享受相处时光。
然而,六大制片厂并未让他安生太久,天天都有人找他商谈格雷影业的收购事宜,试图让他松口答应收购条件。
这些影视巨头纷纷抢着讨好他,可卡齐尔却并不着急。
他心里清楚,自己在等待最佳的时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该来的总会到来。
此时,格雷影业的估值已经飙升至75亿美元。
按照这个估值来计算,他手中30%的股份价值高达22.5亿美元。
六大制片厂虽然有能力拿出这笔钱,但也会为此肉疼好一阵子。
对他们而言,这也是一场充满风险的赌局,只不过一旦收购成功,赢面将会极大。
时光匆匆,转眼间到了2002年10月31号,《荒野猎人》终于迎来了首映。
首映礼选址在tcL中国剧院,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格劳曼剧院。
这天恰好是万圣节,不少观众直接身着节日装扮前来,现场有穿着僵尸服的,有戴着南瓜头的,气氛热闹非凡。
片子的主创团队站在红毯上热情地向观众挥手致意。
说起来,这个剧组的人员并不多,连20个演员都凑不齐。
但前来撑场面的名人却不少。
连姆·尼森、佩德罗·帕斯卡、马特·达蒙等人都作为嘉宾出席了首映礼,他们全是冲着卡齐尔和汤姆的面子而来的。
除此之外,现场还有不少影评人和奥斯卡评委,当然,这些人都是专门被邀请来的。
更有意思的是,影评人们不仅收到了邀请函,还拿到了红包。
说白了,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多说些好话,将《荒野猎人》的口碑炒上去,为冲击奥斯卡奖项再添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