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推着餐车,脚步轻盈地走进飞机头等舱区域。
这片区域被巧妙地隔出了好几个独立小隔间,能入住此处的,皆是出手阔绰、买得起头等舱机票的乘客。
虽说这些隔间空间局促,顶多只能容一个人自如活动,但在飞机上能拥有这样一方私密天地,已然算得上是顶奢待遇了。
毕竟放眼整个航空业,能提供如此头等舱配置的航空公司,屈指可数。
“女士,您的餐食到了。”空姐轻轻敲了敲其中一个隔间的门。
“谢谢。”史黛拉?威洛应声拉开隔间门,从空姐手中接过餐盘。
这顿餐食,对她而言算是晚餐。
毕竟她晚上九点才抵达肯尼迪国际机场登机,而此时窗外天色已亮,太阳高悬天际,极目远眺,蓝天与碧海相连,一片澄澈。
再过几个小时,飞机便将在意大利降落。
从Nbc辞职后,史黛拉便应聘了格雷影业总经理一职。
她早有耳闻,这家制片公司曾拍摄过《飓风营救》和《疾速追杀》这两部佳作,自己恰好也看过这两部影片,算得上是半个粉丝。
更准确地说,她是格雷导演的忠实粉丝。
作为曾经的制片管理,史黛拉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卡齐尔?格雷的作品列表里,除了能看出出自同一人之手外,几乎找不出任何相似之处,因为每部影片的风格都截然不同。
就好像他手中握着现成的模板,直接照搬就能拍出风格迥异的作品。
在电影界,大多数导演都有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那如同他们的“签名”,一眼便能辨识。
可卡齐尔的片子却完全是为娱乐而生,他竟能在拍摄时刻意压制自己的艺术表达,这一点着实令人惊叹。
就拿大卫?芬奇来说,他偏爱使用灰棕色调,影片中总弥漫着一股压抑沉重的氛围。
蒂姆?伯顿更是独树一帜,走的全是哥特风,一提哥特电影,无人能绕开他。
还有昆汀?塔伦蒂诺,以拍摄暴力镜头闻名,更奇怪的是,他还莫名喜欢拍摄女演员的脚……
史黛拉将卡齐尔的所有影片都细细观看了一遍后,发现他的风格转折点是《大人物拿破仑》。
在此之前,他拍摄的都是小成本恐怖片,而且全是血浆横飞的砍杀片。
前三部作品多少还有些相似性,可到了《大人物拿破仑》,风格陡然一变——一个拍血腥恐怖片的导演,怎么突然就拍出了一部清新治愈的喜剧?
这灵感究竟从何而来?
至于他卖给新线影业的《七宗罪》,史黛拉倒并不觉得奇怪,毕竟那部片子也足够血腥,跟他早期的风格还算搭边。
“不过从《七宗罪》之后,他的编剧水平确实有了显着提升。”
决定前往格雷影业时,史黛拉特意查阅了卡齐尔的资料,结果发现他离婚后整个人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人说不定挺有意思。”她暗自思忖。
史黛拉用刀切开三分熟的牛排,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自己被录用的过程。
格雷影业的管理层最终选择她,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她最为合适,前面两位候选人虽说也有娱乐圈经验,但论实绩,根本无法与她相提并论。
当年在Nbc担任制片管理时,她手中掌管着好几档节目,Nbc能取得后来的优异成绩,她的领导力功不可没。
36岁的她早已是能够独当一面的职场女强人,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凭我手里的积蓄,就算不工作也能过得舒舒服服。之前我甚至还买了辆房车,打算环游全国。可后来发现,我还是热爱工作,还是想拼搏一番,至少要让Nbc那些人看看,我离开他们照样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当初听说格雷影业在招聘总经理,她立刻托关系递交了简历。
一来是对这家公司充满兴趣,卡齐尔?格雷明显在筹备一个大项目;二来她也清楚,自己想在六大影视公司谋得一个好位置,难度极大;三来要是自己创业,无论是开经纪公司还是制片公司,她都没有经验——她既不是经纪人,也不是导演。
“不过当制片人倒是可行,管人管团队,我本就擅长。”
她早就敏锐地察觉到,卡齐尔想把所有动作片串联起来,打造一个大宇宙。
很明显,他现在正在拍摄的《谍影重重》,就是这个宏大计划中的一环。
她特别想看看这个计划最终会呈现出怎样的结果,不,她渴望亲眼见证这个计划取得成功。
所以加入格雷影业,对她而言是双赢之举。
不过,正式入职前,她还得与卡齐尔?格雷见上一面。
两人之前虽打过电话,但面对面沟通仍是十分必要的,于是公司直接为她购买了前往意大利的头等舱机票。
吃完这顿“早午餐”,史黛拉注意到飞机即将降落。
空姐微笑着与她道别。
走出机场,她一眼便看到了举着写有自己名字牌子的联系人,那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
“威洛女士?”小伙子率先开口问道。
“是我。你叫什么名字?”史黛拉回应道。
“我叫帕伦克?西蒙尼,是格雷导演的助理。”
听到这个名字,史黛拉点了点头。
之前看完《飓风营救》,她还一直担心出机场会遭遇绑架之类的危险,现在知道联系人是帕伦克,心中的担忧顿时消散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