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试镜的序幕正式拉开。
男演员们排起的长队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尽头,足足有七百多号人。
他们个个精神抖擞,憋着一股劲,都渴望能在这场试镜中证明自己。
在这堆人里,大半是没有经纪人的自由演员,他们独自在演艺圈闯荡,四处寻找机会,还有不少是在小剧组里混饭吃的半吊子,演技尚显青涩,经验也不足。
当然,其中也有几个演过话剧或影视剧,算是有点表演经验,但总体而言,大家都把这次试镜看作是一次撞大运的机会,满心期待能被选中。
此时,《飓风营救》这部电影可谓火爆得一塌糊涂,全球票房早早地就突破了5亿大关。
导演卡齐尔·格雷也因此声名大噪,成了众人眼中的“十亿导演”,毕竟他执导的三部片子票房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0亿。
尽管明知机会渺茫,这些演员们却都不愿轻易放弃。
在他们看来,如果不试一试就放弃,那才叫窝囊。
于是,男人们一个挨一个地登记信息,递上证件复印件和两寸证件照,眼神中满是期待。
选角导演带着剧组人员,有条不紊地给每个演员几分钟时间进行展示。
面试要求十分简单:只要外形跟约翰·威克沾点边,就能通过这一轮试镜。
然而,这七百多人中,压根没人知道约翰·威克究竟是何方神圣。
他的年龄、长相、背景,全都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之下。
不过有一点大家都很清楚:这个角色是主角,毕竟电影名就叫《疾速追杀》,这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只有少数被选中的演员,才有资格看到部分剧本,从而了解约翰·威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先生,麻烦脱掉上衣。”
选角导演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的一个男人,努力压着心里那点若有若无的兴趣。
他们给每个演员的时间都很短,只能看个大概。
“行。”
被点到的男人坦然地脱了上衣。
这个男人正是维果·莫腾森。
他深知这规矩,在动作片试镜中,脱上衣展示身材是少不了的环节。
维果从八十年代起就在好莱坞摸爬滚打,参演过不少影片,像《情枭的黎明》《十万火急》《魔鬼女大兵》等,但最出名的角色还在后面等着他,也就是2000年代《指环王》里的阿拉贡。
不过在此时,他的未来依旧像一片迷雾,充满了未知。
虽说演过不少片子,但维果并没有收到《疾速追杀》的特别邀请,连剧本都没能摸到,完全就是两眼一抹黑的状态。
但他心里隐隐觉得,这部片子说不定能让自己火一把。
维果总觉得自己跟连姆·尼森水平差不多,可《飓风营救》一爆,连姆直接窜成了一线明星,这让他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选角导演和旁边的几人对视一眼,然后纷纷点头,在纸上写写画画,记下了维果的名字。
“没练出八块腹肌,但身材底子不错,练几个月肯定能达标。”选角导演评价道。
眼下的维果,留着长发,带着短胡茬,41岁的他正好在要求的年龄范围内,五官也符合选角标准。
就这样,维果顺利过了第一轮试镜。
他穿好衣服,真诚地跟剧组人员道了谢,然后转身离开。
走到离格雷影业还有几米远的地方,维果忍不住回头望了眼那栋楼。
其实,他之前也试镜过《飓风营救》里布莱恩·米尔斯的角色,可惜第一轮就被刷了。
后来看了《飓风营救》这部电影,他肠子都悔青了,尤其是得知《飓风营救》正稳坐年度票房头把交椅的时候。
当然,他并不知道12月19号上映的《泰坦尼克号》将会掀起一场全球性的观影狂潮,最后拿走年度票房冠军。
只有卡齐尔心里很清楚:自己这部片子,今年只能屈居第二了,所以当别人再怎么恭喜他时,他也只是笑笑,不作过多回应。
严格说起来,《泰坦尼克号》其实算1997年的片子,毕竟它早在1997年12月19号就上映了。
“说不定这次,约翰·威克这角色能是我的。”维果喃喃自语道。
最近他心里挺憋屈,《飓风营救》的成功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在他心头,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所以他没剪头发,胡子也懒得修,就这么留着长发胡茬来试镜。
来之前他还一直担心这模样会影响试镜结果,却没想到,这造型恰恰成了他过关的关键。
第一轮试镜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才结束。
后来又来了不少人,可惜没排上队的只能自认倒霉,谁让他们来晚了呢!
第二天,剧组开始安排其他角色的试镜。
因为主角最关键,所以单独排了日程,以便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筛选。
维果正在家悠闲地看着电视,电话突然响了,号码很陌生,但他还是接了起来。
“喂?是维果·莫腾森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声音。
“啊,我是。”维果赶紧起身,走出公寓,找了个信号好点的地方。
“我这边是《疾速追杀》剧组,通知你一声,你的试镜过了。我建议你从现在开始练体能,万一拿到角色呢!还有你的头发可以留着,就齐肩那样,胡子也别刮。”电话那头的人说道。
“是、是,太谢谢了!”
虽说维果试镜无数,但听到过了的消息,他还是忍不住高兴起来,至少觉得自己的劲儿没白费。
电话很快挂了,剧组还得联系其他演员,他们要一层层筛选,直到选出最合适的人选。
【pS:维果·莫腾森,主演过《亡命地中海》、《神奇队长》、《绿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