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齐尔?格雷与哈罗德?维特森在片场专注地看了几分钟拍摄情况,这时,埃德?赫尔姆斯等人也过来热情地打招呼。
眼前的埃德?赫尔姆斯又瘦回了原来的模样,这惊人的变化让人既惊讶又由衷地佩服。要知道,减肥绝非易事,而他为了能重新塑造拿破仑的形象,着实下了极大的苦功。
卡齐尔对埃德?赫尔姆斯的这份毅力十分钦佩。
埃德?赫尔姆斯真诚地说道:“格雷导演,真心感谢您给我这次机会。说实话,这次您不再担任导演,我心里一直挺不好受的。总担心您不在,这部片子的口碑会受到影响。”
卡齐尔听闻,只是轻轻耸了耸肩。
类似这样的话,他早已听得太多了,早已习以为常。
毕竟,是卡齐尔将这些人带火的。
与雨果?拉迈尔相比,卡齐尔沉稳许多,为人随和,身上毫无架子,至少在拍戏过程中,他不会大吼大叫,让剧组氛围十分融洽。
卡齐尔若有所思地说:“《大人物拿破仑2》的剧情最终能否成功,谁也无法提前预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倘若这部片子能够定在五六月份上映,按照目前的拍摄进度,是完全来得及的,那样的话,卡齐尔说不定还能去参加首映礼。
而且,这部片子拥有1500万的预算,还有20世纪福克斯这样的大公司在背后密切关注,拍摄过程想必不会出现太大的差错。
对于20世纪福克斯来说,只要能赚钱,他们绝对会想尽办法将这个Ip的价值榨干。
这时,一位工作人员匆匆走来:“导演,汤姆?罗斯曼的秘书来电话了,说他在办公室等您。”
卡齐尔礼貌地回应:“谢了,南希。”
随后,卡齐尔和哈罗德离开摄影棚,朝着顶楼走去。
汤姆?罗斯曼深知卡齐尔这个项目的重要性,也觉得这个项目颇具潜力,所以才答应与卡齐尔见面。不过,作为商人,他自然要从生意的角度仔细权衡利弊。
汤姆?罗斯曼心中暗自思忖:“卡齐尔已经成功打造了两部票房大卖的片子,这无疑让人十分心动。可他如今却执意要闯入一个陌生领域——喜剧和动作片之间的差异实在太大。喜剧片一个月左右就能拍摄完成,而动作片至少需要三个月,前期筹备工作更是繁琐,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他还要自己投入资金,还找了一个毫无经验的制片人,真不知道这部片子最终会拍成什么样子。”
这位20世纪福克斯的cEo心里虽然满是疑虑,但他所说的确实都是实情。
实际上,卡齐尔的剧组在拍摄过程中确实遭遇了不少阻力。
失去了大公司的支持,格雷影业只能独自承担一切。
好在他们拥有拍摄大制作的经验,压力虽然不小,但还不至于让人喘不过气来,既能让大家时刻保持紧张的工作状态,又能沉下心来认真做事。
剧组人员闲聊时提到:“听说华纳打算在夏天开拍《宿醉2》了,去年那部《宿醉》的票房可是突破了4亿呢!”
另一人附和道:“他们肯定想再创佳绩,估计演员们正忙着和剧组谈涨薪的事情呢……要是咱们的《大人物拿破仑2》能够大火,华纳说不定会给《宿醉2》增加预算,以此来安抚演员们。”
其实,这种情况是显而易见的。
事实上,《大人物拿破仑2》的预算从最初的50万涨到如今的1500万,主要原因就是演员片酬大幅上涨。
“哼……这帮该死的经纪人,简直就像吸血鬼一样,恨不得把演员的血都吸干。”汤姆?罗斯曼忍不住咬牙切齿地骂道。
埃德?赫尔姆斯的经纪人居然还敢索要票房分成,这在他看来简直离谱至极。
“《大人物拿破仑》和《宿醉》能够大火,靠的可是卡齐尔?格雷,演员们没什么好得意忘形的!他们心里应该清楚这一点。”
在演艺圈,生存法则十分残酷,一部片子必须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球,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片商们为了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偶尔会接受一些看似离谱的条件,但他们毕竟不是傻子,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秤。
几分钟后,卡齐尔和哈罗德走进了汤姆?罗斯曼的办公室。
卡齐尔此次前来,主要是为了帮助哈罗德。
毕竟哈罗德还是制片领域的新手,卡齐尔自然要多留意、多把关。
“本来可以叫拉斐尔来的,但这件事关乎我的公司,我必须亲自盯着才放心。”
哈罗德是格雷影业的员工,而拉斐尔是cAA的经纪人,于情于理,卡齐尔自然更信任自己的老伙计。
“早上好,罗斯曼先生。”卡齐尔礼貌地打招呼。
“卡齐尔,最近忙得怎么样?”汤姆?罗斯曼热情地回应,两人握了手,随后坐下,脸上都挂着亲切的笑容,仿佛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
“你不担任《大人物拿破仑2》的导演,真是太可惜了。要是你愿意回来继续执导,票房分成方面我都可以给你特殊待遇。”汤姆?罗斯曼诚恳地说道。
卡齐尔微笑着回答:“汤姆,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你都已经和雨果签好合约了。”
“也是。说起来,你不想拍《大人物拿破仑》的续集,那要是《飓风营救》拍续集,你会把它交给别的导演吗?”汤姆?罗斯曼好奇地问道。
卡齐尔思索片刻后说:“看情况吧!我打算每两年推出一部,先打造一个三部曲。”
“嗯,你之前提到的那个‘电影宇宙’概念,我还是有些不太相信。搞这种电影宇宙,光靠三部曲未必能成功。其实不止你有这样的想法,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雄心壮志,但至今没有人真正做成过——预算、时间、演员安排,每一项都是巨大的难题。”汤姆?罗斯曼认真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卡齐尔自信地咧嘴一笑:“没人做成,是因为大家都不敢尝试。等我证明这个电影宇宙能够成功,而且能够赚钱,到时候肯定会有无数片商争相模仿。”
回想起当年的电影市场,漫威电影宇宙一经推出便大获成功,华纳随后便效仿搞了dc扩展宇宙,环球甚至拉着汤姆?克鲁斯拍摄《新木乃伊》,试图打造“怪物宇宙”。
听说迪士尼还把《异星战场》当作自家宇宙的开篇之作,结果却惨败而归,扑得毫无声息。
最终,真正取得成功的,也就只有漫威一家。
就连华纳的dc扩展宇宙,与漫威相比也相差甚远,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在下个世纪,漫威恐怕会成为超级英雄的代名词,而超人、蝙蝠侠这些经典角色,或许会逐渐被年轻人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