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大会落幕三月后,苍梧山春回大地。昔日枯寂的峡谷褪去了阴霾,在镇浊令的滋养下,破土的新苗沿着岩壁蔓延,嫩绿的枝芽缀着晨露,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气息与纯净的灵气。青木门旧址前,一方新立的白玉碑静静矗立,碑上“青木门英烈之墓”七个篆字,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碑前摆满了各大门派送来的素花,寄托着对百年忠魂的敬意。
墨念身着一身淡青色道袍,腰间挂着祖父留下的平安佩,手中捧着镇浊令,站在碑前深深鞠躬。三个月来,她在苏婉、苏清瑶等人的陪伴下,一边巩固修为,一边筹备门派重建。如今的她,眉眼间褪去了往日的怯懦,多了几分沉稳与担当,筑基初期的修为虽不算高深,却已能熟练运用镇浊令的基础力量,净化浊气、滋养灵脉。
“祖父,先辈们,青木门要重新立起来了。”墨念轻声说道,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更多的是坚定,“我会守住你们的心血,让青木门成为修真界真正的灵脉守护者。”
镇浊令在掌心微微发烫,一道柔和的灵光顺着地面蔓延开来,滋养着碑前的新苗,仿佛是先辈们的回应。
身后,苏婉、苏清瑶、江临月与玄尘道长并肩而立,神色欣慰。不远处,昆仑派派来的工匠正在忙碌,他们按照青木门残卷上的图纸,重建主殿与修行院落。丹霞派送来的耐火琉璃瓦、烟雨阁捐赠的古籍书卷、清虚观支援的聚灵阵盘,还有各大门派陆续送来的物资,堆满了临时搭建的库房,彰显着修真界对青木门的认可与支持。
“念念,主殿的梁柱已经架设完毕,聚灵阵也已布好,就等你亲自启阵了。”苏婉走上前,递给她一枚刻有青木门符文的阵眼玉牌。
墨念接过玉牌,点了点头。她转身走向旧址中央的主殿,殿宇虽未完全竣工,却已初具雏形。大殿采用青砖木梁,屋顶覆盖着丹霞派送来的琉璃瓦,阳光照射下,泛着淡淡的红光,与周围的青绿相映成趣。殿内正中央,预留了供奉青木门历代祖师牌位的位置,下方的石台上,摆放着玄尘道长特意炼制的聚灵鼎。
“镇浊令为引,灵脉为基,青木门聚灵阵,启!”墨念双手结印,将阵眼玉牌嵌入石台凹槽,同时将镇浊令置于鼎中。碧绿色的灵光从玉佩中涌出,顺着殿内预设的灵脉纹路流转,与苍梧山深处的灵脉节点相连。
刹那间,整个青梧山都泛起淡淡的灵光。地下的灵脉被缓缓唤醒,纯净的灵气顺着聚灵阵的纹路喷涌而出,萦绕在大殿周围,形成一道肉眼可见的淡绿色光幕。殿外的新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远处的山林中,传来清脆的鸟鸣,沉寂百年的苍梧山,终于恢复了生机。
“成了!”江临月望着空中流转的灵光,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三个月来,她主动请缨担任青木门的护院长老,不仅为重建选址勘测地形,还肃清了苍梧山周边残留的小妖小怪,为门派扫清了隐患。
苏清瑶走到墨念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她已向云岚宗请辞,决意留在青木门,担任传道长老,教导未来的弟子。
玄尘道长拂尘轻挥,看着眼前的景象,欣慰颔首:“墨渊道长若泉下有知,必定十分欣慰。如今青木门重建,首要之事便是广纳弟子,传承守护灵脉的使命。”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与笑语声。只见一支车队沿着新修的青石路驶来,为首的正是昆仑派的林风,他身后跟着数十名身着各色服饰的少年少女,眼中满是期待与好奇。
“墨掌门,恭喜青木门重立!”林风翻身下马,拱手行礼,“这些都是各大门派推荐的弟子,或是自愿前来投奔的修士,他们都敬仰青木门的忠烈之名,愿追随墨掌门守护灵脉。”
墨念连忙回礼,目光扫过那些少年少女。他们年纪大多在十岁到十五岁之间,根骨各异,却都带着纯粹的灵气与坚定的眼神。其中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看到墨念手中的镇浊令,眼睛一亮,忍不住走上前:“墨掌门,我听说你用镇浊令净化了苍梧山的浊气,还封印了魔族裂缝,你好厉害!我也想成为像你一样的灵脉守护者!”
小姑娘的话引得众人一阵轻笑,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墨念弯下腰,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只要你们心怀正道,坚守使命,都能成为合格的守护者。青木门不收入门门槛,只愿你们记住,我们的使命是守护灵脉,而非争名夺利。”
“弟子谨记墨掌门教诲!”所有少年少女齐齐躬身行礼,声音清脆响亮,回荡在苍梧山谷间。
接下来的日子,青木门一派欣欣向荣。苏婉担任掌事长老,打理门派内务,将各大门派送来的物资分门别类,制定了严谨的门规;苏清瑶负责教导弟子吐纳修行,将云岚宗的精妙功法与青木门的灵脉守护心法相结合,因材施教;江临月则带着弟子们巡视苍梧山,清除残留的浊气与小妖,同时传授实战技巧;玄尘道长偶尔前来,指点墨念修行,解答她关于灵脉守护的疑惑。
墨念每日除了修行,便会带着弟子们前往灵脉节点,用镇浊令滋养灵脉,教导他们辨识灵气、净化浊气的基础方法。她还在主殿后侧开辟了一处药圃,种植从昆仑派引来的灵草,这些灵草在纯净灵气的滋养下,长势喜人,日后可用于炼制疗伤、固本的丹药。
一日午后,墨念正在药圃中教导弟子辨认灵草,一名弟子匆匆跑来:“掌门,山下有位自称‘灵植翁’的老者求见,说有要事相商。”
墨念心中好奇,随弟子来到山门前。只见一位身着粗布麻衣、须发皆白的老者,背着一个装满种子的竹篓,正站在白玉碑前,凝视着碑上的字迹,眼中满是感慨。
“老丈可是找我?”墨念走上前拱手行礼。
老者转过身,目光落在墨念身上,又看了看她手中的镇浊令,点了点头:“墨渊老友的孙女,果然气度不凡。老夫灵植翁,与你祖父曾是至交,当年青木门遭难,老夫远在南疆,未能施以援手,一直耿耿于怀。”
他从竹篓中取出一个布包,递给墨念:“这是‘灵脉籽’,是老夫耗费百年心血培育的奇物,遇灵脉则生,能稳固灵脉根基,滋养一方水土。今日特来送上,助你重建青木门,完成老友守护灵脉的遗愿。”
墨念接过布包,只觉里面的种子散发着浓郁的灵气,心中感动不已:“多谢前辈厚赠!墨念代青木门上下,感激不尽!”
“无需多礼。”灵植翁摆摆手,“苍梧山是灵脉要地,青木门是守护灵脉的关键。老夫会在此地开设一处灵植园,教导弟子培育灵植,助力灵脉复苏。”
墨念大喜过望,连忙邀请灵植翁上山。灵植翁的到来,让青木门的重建如虎添翼。他教导弟子们种植灵植,用灵植的根系加固灵脉,让苍梧山的灵气愈发浓郁。消息传开后,又有不少心怀正道、志同道合的修士前来投奔,青木门的弟子渐渐增至五十余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半年后,青木门正式举行重建大典。各大门派纷纷派代表前来祝贺,凌云子掌门亲自为青木门题写门匾,玄尘道长主持大典仪式。当墨念亲手将“青木门”三字的牌匾挂上山门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阳光下,新立的山门气势恢宏,青砖木梁透着古朴的韵味,门前的石阶两侧,灵植翁培育的灵花竞相绽放,香气扑鼻。镇浊令悬浮在山门上方,碧绿色的灵光笼罩着整个门派,与苍梧山的灵脉融为一体,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守护屏障。
墨念站在山门前,望着眼前的弟子与前来祝贺的道友,心中百感交集。她想起了初到昆仑时的胆怯,想起了苍梧山的生死较量,想起了祖父的嘱托与先辈的冤屈。如今,青木门终于重立,百年沉冤得以昭雪,灵脉守护的使命得以传承。
“从今日起,青木门将以守护灵脉为己任,广纳贤才,传承正道,与各大门派携手,共护修真界安宁!”墨念的声音清亮而坚定,透过灵力传遍全场。
掌声再次响起,久久回荡在苍梧山谷间。苏婉、苏清瑶、江临月站在她身后,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灵植翁捋着胡须,露出了笑容。
春风拂过,吹动了墨念的衣袍,也吹动了门前的灵花。青木门的重建,不仅是一个门派的新生,更是修真界灵脉守护新篇章的开启。而属于墨念与青木门的故事,正在这青山绿水间,续写着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