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三秋时节赴沙尔,遍野金波映日华。
手握镰刀学割麦,汗沾衣背忘还家。
轮休不让同窗累,协作终教麦穗嘉。
满垛新粮堆埂上,欢声一片胜春花。
秋分刚过,沙尔三大队的麦田就成了金色的海洋。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离翁就带着金川中学的高中同学们站在田埂上,看着一望无际的麦子在风里起伏,麦穗上的麦芒闪着细碎的光,空气里满是新麦的清香。村民们早就扛着镰刀在田边等候,领头的王大伯穿着打补丁的蓝布褂,手里攥着一把磨得锃亮的镰刀,笑着朝他们招手:“娃娃们来啦!今年麦子长得好,就等你们来搭把手,咱们争取三天把这百亩麦田割完!”
离翁快步走过去,接过王大伯递来的镰刀,指尖触到冰凉的刀刃,心里既兴奋又有些紧张——这是他第一次割麦子,之前只在课本里见过“麦浪滚滚”的描述,如今亲眼看了,才知道这金色背后藏着多少辛劳。“大伯,您放心,我们都有力气,肯定能帮上忙!”他说着,回头对同学们喊道,“大家先跟大伯学怎么握镰刀、怎么割麦,别着急动手,安全第一!”
王大伯走到麦田边,弯腰抓起一丛麦子,左手掌心朝上,轻轻托住麦穗下方,右手握着镰刀,刀刃贴着地面,“唰”的一声就把麦子割了下来,动作干脆利落,割下的麦子整整齐齐地放在身后,麦茬留得又短又平。“看好了,左手要抓紧麦秆,别让麦子滑了,镰刀要斜着下,别割到自己的手,也别把麦茬留太长,不然影响后面耕地。”他一边说,一边又割了一丛,“来,你试试。”
离翁深吸一口气,学着王大伯的样子,弯腰抓住一丛麦子。可他的手没抓稳,刚下刀,麦子就滑了出去,镰刀只割到了一半,剩下的麦秆歪歪扭扭地立在地里。他脸一红,又重新抓稳麦子,这次放慢了速度,刀刃贴着地面慢慢割,终于把一丛麦子完整割了下来,可放在身后时,却没摆整齐,和王大伯割的差了一大截。
“不错不错,第一次能割成这样就挺好。”王大伯拍了拍他的肩膀,“多练两丛就熟了,割麦讲究的是巧劲,不是蛮劲,你看……”他又示范了一遍,离翁跟着学,第二丛、第三丛……慢慢的,他的动作越来越熟练,镰刀挥舞的节奏也越来越稳,割下的麦子也能摆得整整齐齐了。
太阳渐渐爬高,把麦田晒得滚烫。离翁的额头上满是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麦地里,瞬间就被干燥的泥土吸收;他的后背早就被汗水浸透,校服贴在身上,风一吹凉丝丝的,可他却没停下手里的活,只是偶尔直起身捶捶腰,又接着割。旁边的赵二柱割得兴起,嘴里还哼着山歌,镰刀挥得飞快,可没一会儿就慢了下来,手也开始发抖——他的虎口被镰刀柄磨得发红,胳膊也酸得抬不起来。
离翁看到了,赶紧走过去,从他手里接过镰刀:“歇会儿吧,去田埂上喝点水,我帮你割这垄。”
“不用,我还能行!”赵二柱咬着牙,想把镰刀抢回来,却被离翁按住了手。
“听话,轮流歇才有力气割完。”离翁把他往田埂边推,“你先去歇十分钟,我割完这半垄就换你。”
赵二柱没办法,只好走到田埂上,拿起水壶猛灌了几口。看着离翁在麦田里弯腰割麦的身影,他心里又暖又愧——刚才离翁已经帮好几个体力弱的同学换过岗了,自己却还想硬撑。
正午的太阳最烈的时候,离翁安排大家分批次休息,每批歇二十分钟,喝口水、啃口干粮,再接着干。他自己却只歇了五分钟,就又走进麦田——他看着田埂上堆着的空麻袋,心里想着得赶紧多割些麦子,好装满麻袋运回去。林小梅看到他又在割麦,赶紧拿着水壶跑过去:“主席,你都歇了这么短时间,再歇会儿吧,不然会中暑的!”
离翁直起身,擦了擦脸上的汗,接过水壶喝了两口:“没事,我年轻,扛得住。你看王大伯他们,比我们还辛苦,都没歇呢。”他说着,指了指不远处的王大伯,只见王大伯弯着腰,镰刀挥舞得比早上还快,割下的麦子在身后堆成了小山,“咱们得赶紧割,要是赶上下雨,麦子就会发芽,村民们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林小梅点点头,也拿起镰刀走进麦田,和离翁一起割麦。同学们看到了,也都纷纷起身,没人再抱怨累,只是默默加快了手里的速度。镰刀挥舞的“唰唰”声、麦穗碰撞的“沙沙”声、同学们偶尔的鼓劲声,混在一起,在麦田里回荡,像一首充满力量的劳动赞歌。
夕阳西下时,天边被染成了橘红色,金色的麦浪在余晖里显得格外温柔。离翁和同学们站在田埂上,看着田边堆成小山的麻袋,每个麻袋里都装满了金灿灿的麦子,村民们正忙着把麻袋搬上牛车,脸上满是丰收的笑容。王大伯走过来,紧紧握住离翁的手,他的手粗糙得像树皮,却满是力量:“小离啊,太谢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我们最少得五天才能割完,现在两天就割了大半,你们真是帮了大忙了!”
离翁看着王大伯脸上的笑容,又看了看身边满脸疲惫却眼神明亮的同学们,心里满是踏实的喜悦。他的手上磨出了水泡,胳膊酸得抬不起来,腰也直不起来了,可看着满垛的新粮,他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他忽然明白,劳动的价值不在于有多累,而在于能给别人带来帮助,在于能亲眼看到自己的汗水浇灌出丰收的果实。
牛车载着装满麦子的麻袋慢慢往村里走,车轮碾过田埂,发出“轱辘轱辘”的声音。离翁和同学们跟在牛车后面,虽然累得脚步发沉,却没人愿意坐车,只是慢慢走着,看着夕阳下的麦田,看着村民们的笑脸,心里满是满足。晚风拂过,带着新麦的清香,离翁深吸一口气,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闻的味道——这是劳动的味道,是丰收的味道,更是幸福的味道。
尾声·渔家傲
沙尔秋来麦浪涌,少年挥镰朝复暮。
汗滴田间浑不顾,齐声鼓,齐心共把丰收护。
满垛新粮堆埂路,村民笑把恩情报。
莫道辛劳无乐趣,回头顾,金波映日情如故。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