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为添校韵组宣传,遍访同窗觅俊贤。
排演常陪星夜下,调音每伴晨光前。
歌飞操场惊栖鸟,戏启台心动众肩。
一曲终了掌声起,青春风采满庭轩。
1976年的春天,金川中学的柳枝抽出新绿,苹果花也缀满枝头,风一吹,满校园都是清甜的香气。这天早自习后,王老师把离翁叫到办公室,递给他一份学校的通知——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要组建一支学生宣传队,让他以学生会主席的身份牵头筹备。“学校看重你的组织能力,也相信你能把这件事做好。”王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里满是信任。离翁接过通知,指尖划过“宣传队”三个字,心里又激动又紧张——这是他第一次独立负责这么大的活动,既想把事情办好,又怕自己经验不足出岔子。
回到教室,离翁立刻在课间召集学生会的成员开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有的说要先确定宣传队的人数,有的说要选大家熟悉的节目,还有的说要找老师帮忙指导。离翁把大家的想法都记在小本子上,最后定了个计划:先在各班级张贴通知,征集有特长的同学,再逐个班级走访,挑选合适的队员。
接下来的几天,离翁的课余时间全花在了“寻人”上。每天放学后,他背着书包走遍初一到高三的每个班级,看到有同学在唱歌,就停下来听;听到有人在吹口琴,就凑过去问;甚至连课间操时,都在留意有没有肢体协调、适合跳舞的同学。有一次,他路过初二(1)班的教室,听见里面传来清亮的歌声,推开门一看,是个叫林晓梅的女生在唱《歌唱祖国》,声音又脆又亮,像春日里的百灵鸟。离翁眼睛一亮,连忙走过去,说明来意后,林晓梅爽快地答应加入。还有高三的李建军,不仅会吹笛子,还会拉二胡,离翁找到他时,他正坐在操场的槐树下拉《沂蒙山小调》,悠扬的琴声引得不少同学驻足,离翁一说组建宣传队,他当即就把二胡装进布套,说“明天就来报到”。
短短一周,宣传队就凑齐了三十多个人,有负责唱歌的,有负责乐器伴奏的,还有几个同学主动报名参加朗诵和样板戏表演。可刚一开始排练,问题就来了。队员们来自不同的班级,彼此不熟,配合起来很生疏:唱歌的同学跟不上伴奏的节奏,朗诵的同学和乐器队的衔接总出问题,就连最基础的排队形,都要折腾半天。有一次排练《歌唱祖国》,林晓梅领唱时起高了调,后面的合唱队员没跟上,场面一下子乱了,有几个同学还忍不住笑了起来。离翁看着乱糟糟的场面,心里又急又慌,忍不住提高了声音:“大家能不能认真点?都练了这么久了,怎么还出错!”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有几个同学的眼神顿时暗了下来,排练的气氛也变得沉闷。
那天晚上,离翁躺在宿舍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起王老师说的“管事情要讲究方法”,又想起自己刚才对同学的态度,心里很不是滋味。第二天一早,他先找那几个被他说过的同学道歉,又召集宣传队的成员开了个会,跟大家一起分析排练出错的原因。“是我太着急了,没考虑到大家还需要磨合。”离翁诚恳地说,“咱们以后排练,先分小组练,唱歌的跟伴奏的单独配合,朗诵的先把词背熟,等小组练好了,再一起合排。”大家听了,都点头赞同。离翁还特意去请教了学校的音乐老师张老师,张老师不仅答应每周来指导两次,还教了他们不少配合的小技巧——比如唱歌时看着伴奏同学的手势,朗诵时注意听乐器的前奏。
从那以后,宣传队的排练越来越顺利。离翁每天放学后都留在操场旁的空教室里,陪着大家一起练。有时候,唱歌的同学练到嗓子沙哑,他就跑去食堂帮大家打热水;伴奏的同学琴弦断了,他就骑着自行车去镇上的供销社买;就连排队形,他都拿着小本子,把每个人的位置画下来,反复调整,直到看起来整齐又好看。有一次,为了赶排样板戏《红灯记》的选段,大家练到天黑,教室里的灯坏了,离翁就把自己的煤油灯拿过来,灯光虽然微弱,却照亮了每个人认真的脸庞。林晓梅看着他忙碌的身影,笑着说:“离翁,你就像咱们宣传队的‘主心骨’,有你在,我们心里就踏实。”
经过近一个月的打磨,宣传队终于迎来了首次演出。演出定在周六下午,操场中间搭起了简易的舞台,用红布做了背景,上面贴着“金川中学宣传队首次演出”的大字。消息一传开,全校的同学都来了,连附近公社的干部都特意赶来观看。离翁站在后台,帮大家整理衣服,检查乐器,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别慌,咱们练了这么久,肯定没问题。”他拍了拍林晓梅的肩膀,给自己打气,也给大家打气。
演出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大合唱《歌唱祖国》,林晓梅领唱的声音一响起,台下就安静了下来。随着伴奏的琴声,三十多个同学的声音整齐地汇合在一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声响彻整个操场,引得台下的同学也跟着轻轻哼唱。接下来的节目更精彩:李建军的二胡独奏《赛马》,节奏明快,让人心潮澎湃;朗诵《青春万岁》,同学们的声音充满力量,赢得阵阵掌声;最后上演的样板戏《红灯记》选段,演员们的动作和唱腔都有模有样,台下的掌声此起彼伏,连公社的干部都忍不住站起来鼓掌。
演出结束后,离翁和宣传队的成员们站在舞台上,向台下鞠躬。看着台下一张张笑脸,听着经久不息的掌声,离翁的眼睛湿润了。他想起这一个月来的忙碌——那些熬夜修改的节目单,那些反复调整的队形,那些一起度过的星夜和晨光,都在这一刻有了意义。风从操场吹过,带着苹果花的香气,也带着同学们的笑声和歌声,传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离翁知道,这次演出不仅展现了金川中学的青春风貌,更让校园里的文化氛围变得愈发浓厚,而这,正是他们组建宣传队的初心。
尾声·水调歌头
为谱校园韵,遍觅少年才。课余排演多日,星月伴登台。一曲《歌唱祖国》,满场掌声雷动,风采映春苔。戏起人潮静,曲罢意难裁。
忆往昔,同熬夜,共抒怀。几多磨合辛苦,终得笑颜开。莫说青春青涩,且看今朝意气,壮志满胸怀。愿此声长在,岁岁绕亭台。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