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年少心驰赤帜扬,坚贞不改志如钢。
贫农血脉承宏愿,团徽光辉照远方。
扫厕黉门彰笃意,搬柴月夜铸荣光。
终迎五四宣盟誓,矢志征途岁月长。
心中既定志如磐,风雨何能撼此坚。
质疑声里存铮骨,荆棘丛中向赤旃。
那些深植于心的正确信念,恰似暗夜灯塔,驱散迷雾,照亮离翁追寻理想的征程。离翁始终坚信,唯有矢志不渝,方能叩响梦想之门,让心中愿景化为现实的璀璨。作为贫农后裔,红色血脉在离翁体内奔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向往,自儿时便在心底扎根,成为离翁毕生追寻的崇高理想。小学时,离翁光荣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而步入中学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便成了离翁在政治追求上最炽热的渴望。这份渴望,终于在1972年化作了现实。
回首入团之路,满是曲折与执着。初中临近毕业,同大队的同学大多已佩戴上闪耀的团徽,唯独离翁仍在门外徘徊。想到未来,心中不免忐忑,于是离翁找到儿时玩伴、时任团支部书记的学祥明。他告诉离翁,入团不仅要递交申请书,更需有突出表现。离翁即刻借来一份申请书,认真誊抄,郑重交予学祥明,请他担任离翁的入团介绍人;又恳请同队的女同学唐茂翠,成为离翁的第二位介绍人。即便学祥明提醒离翁,成绩优异之外,仍需更亮眼的表现,离翁也未曾退缩,而是积极寻觅展现自我的契机。
此后,离翁主动承担起擦黑板、清扫厕所的任务,耐心为同学讲解作业难题,凭借扎实的功底,数学成绩始终稳居班级榜首。然而,即便做了诸多好事,团支部讨论离翁的入团事宜时,冷嘲热讽声仍不时传来。但这些闲言碎语并未动摇离翁的决心,离翁主动与团支部干部交流思想,坦诚表达入团动机与迫切心愿。支委们肯定了离翁的成绩与付出,同时勉励离翁继续奋进,以坚韧之心接受组织的考验。
转机出现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捡柴活动后。大同学们从色斯药沟搬运下大量柴薪,堆放在距学校两百米处。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离翁咬牙孤身行动,将近万斤柴木悄然运至学校伙食团。这一举动在校园内引发强烈反响,校长何光全亲自组织全校师生大会,当众表扬离翁践行雷锋精神的善举。此次事迹,也成为离翁入团路上的关键转折,经团支部认真审议,在“五·四”青年节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离翁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青团。从那刻起,离翁便踏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壮阔征程,以青春之名,许理想以永恒。
入团赋
夫青春之志,灼灼其华;入团之愿,浩浩无涯。余本农家之子,沐赤旗之晖,怀共产之念,自幼立青云之志,誓逐理想之葩。
观夫求团之路,荆棘交加。同窗多已佩团徽,独吾尚在盼朝霞。然初心如磐,岂因蜚语而改;信念似铁,不为冷讽所伐。借稿疾书,诚邀引荐;躬身践善,无悔无嗟。擦黉门之板,净秽浊之厕,解同窗之惑,彰数理之佳。犹记月夜搬柴,万斤薪木,独力担挎。汗水浸透衣衫,坚毅镌刻眉颊。此举惊师动校,善迹众人皆夸。
幸得校长嘉勉,令名远播;终获团支垂察,夙愿得达。五四佳期,庄严肃穆,握拳宣誓,心绽繁花。自此与团同行,以青春为墨,绘就奋斗长卷;以信念为笔,书写奉献生涯。纵使道阻且长,亦将执炬前行,不负团徽闪耀,共赴理想烟霞!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