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处于风暴中心,此刻还没来得及细看网上的沸腾。
中午时分,他接到了沈哲轩打来的电话。
“陈宇,通知你一下,今晚八点,《1997》的正式宣传片就会在全平台发布,里面用了你的第一首歌做主题背景音乐,整体效果非常棒!到时候麻烦你在微博上转发支持一下。”沈哲轩的声音带着项目推进的喜悦。
“没问题沈总,一定支持。”陈宇爽快答应。
“还有,”沈哲轩接着说,“两首歌的合作款项,按照预付款加分成的协议,预付款已经全额汇入你工作室的对公账户了,你让财务那边查收一下。”
“好的,非常感谢沈总!”陈宇心情瞬间大好。
电影歌曲的事情顺利落地,真金白银的入账比什么都实在,之前被网络风波搅得有些烦躁的心情也豁然开朗。
挂掉沈哲轩的电话,陈宇立刻拨通了谢岚的号码,声音里带着轻快:
“岚姐,好消息!《1997》的款项应该到账了,你核对一下。另外,今晚八点我会登录工作室官博转发电影宣传片,我个人微博也会转发。”
谢岚问道:“好,需要我做什么?”
陈宇沉吟片刻后,继续道:“让小白和舞团成员也都注册一个微博,我们一起以「寰宇」的名义转发。”
“好,我这就去安排。”谢岚雷厉风行道。
片刻后,谢岚给陈宇发了条微信——华彩文化的120万已经到账!
看到消息后,陈宇深吸一口气,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这可是税后的收入,到手就是120万,加上之前剩下的大几十万,“寰宇”现在账面上有将近200万的资金!
这对于刚开始装修和采购的工作室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资金的到位,除了给新生的“寰宇”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之外,也让陈宇更有底气去面对前方《歌手》的挑战和娱乐圈的纷扰。
收回思绪,陈宇开始认真地思考起一件事来——选歌问题。
《歌手》综艺不同于之前的《华国有嘻哈》,这个舞台更为专业,也更被大众所接受。
可以说,这才是主流音乐的圈层。
唱pop rap?(流行说唱)
唱旋律说唱?
亦或是……直接唱流行歌曲?
老实说,陈宇现在还没什么头绪。
不过,他心底倒是有个野心——靠纯粹的说唱歌曲能在《歌手》这个舞台上站稳脚跟!
这个想法的野心和胆子着实不小,这无疑是一个国内说唱发展史的壮举!
这个b,他很想装。
但他也知道,国内音乐环境和海外不同,嘻哈音乐和电音之类的风格在海外备受追捧。
而在国内,普罗大众更看重词和曲,“流行音乐”之所以称之为“流行”,受众必然是最广的。
因此国内说唱……
陈宇说不准,虽说今年被网友称之为“嘻哈元年”,说唱风也正在国内兴起。
但具体兴起到什么程度?是否能在流行圈子里立足?
这是个问题。
而站在这个问题最前沿的人,赫然就是陈宇自己。
他是第一个被邀请参加《歌手》的说唱歌手,在国内不说后无来者吧,绝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老实说,陈宇很想玩一玩,他真的很想试试看——在内娱玩说唱……究竟能走到哪一步?
念及此处,他的眼神中斗志满满,野心勃勃!
随后,他打开电脑,开始准备备选歌曲。
…………
一眨眼,陈宇就忙活到了晚上。
他伸了个懒腰,拿起手机开始刷了起来。
他刚打开微博,就发现网上关于他和王方踢馆资格战的讨论热度依然在持续攀升。
双方粉丝和支持者的“交锋”也从微博蔓延到了其他社交平台。
王方的“小魔方”们依旧孜孜不倦地在陈宇相关的各类话题下进行“巡逻”和控评,试图营造出一种陈宇“人人喊打”的假象。
陈宇抽空大致浏览了一下,看着那些千篇一律、充满戾气的言论,只觉得有些无聊和可笑。
他摇摇头,将注意力从这些无意义的纷争中移开,看了看时间。
比起这些,他更关心即将在晚上八点发布的《1997》宣传片,以及他为之创作的主题曲首度正式亮相。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指向了晚上八点整。
“让我看看……”陈宇在网上搜了一下,立马就找到了自己想看的东西——
【华彩文化官方微博】、【电影1997官方微博】以及各大合作视频平台,准时上线了电影《1997》的首支概念宣传片!
陈宇直接点开华彩文化官博刚发出来的宣传视频,开始观看。
…………
宣传片一开始,是黑白胶片质感的旧日香江画面,霓虹闪烁,市井喧嚣,却透着一股风雨欲来的压抑。
紧接着,画面切入动荡的年代场景,人群奔走,旗帜变换,时代洪流裹挟着每一个个体。
随后,时间线来到上个世纪末,镜头扫过繁华背后一条条破败的街巷与麻木的面孔,仿佛四周存在着无形而绝望的高墙。
就在这略显沉重和混乱的画面中,一段前奏突然响起——
这是一段干净的钢琴旋律,这旋律带着一丝悲怆,也带着一股不屈的韧性。
就在这样复杂的基调中……
一个坚定而带着叙事感的说唱节奏适时切入!
陈宇的声音响起,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思考的力量,一字一句,清晰而有力:
“我穿过荒凉 跨过悲愤的河流!”
“打碎四周绝望的高墙 不再低着头!”
随着歌词进行,画面开始出现转变。
“任何灾难都无法摧毁我的意志!”
“那是五千年文明所历练出的气质!”
——镜头掠过长城、黄河,掠过先辈们坚韧的面庞。
紧接着,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
“从虎门销烟到签订《金陵条约》”
“再到97香江回归政权的交接”
“华国早已不再是1842年的样子!”
“没有一国的繁荣稳定哪来的两制?”
随着这段verse行进,对应的历史影像资料快速闪回,形成强烈的时空对比,直观地展现了《1997》香江回归的核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