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斋的袭击和苏清雪遭遇的网络攻击,如同两记重拳,考验着这个新生“愿望者网络”的韧性。然而,挫折并未让网络瓦解,反而像淬火一般,让连接变得更加牢固。
几天后,所有相关成员再次通过加密线路进行线上会议。气氛比上一次更加凝重,却也多了一份历经风波后的沉稳。
苏清雪首先发言,她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但逻辑清晰:“被加密锁死的数据,在李文博士和‘仲裁所’技术团队的协助下,已经成功恢复了一部分。虽然损失了一些边缘信息,但关于‘未来之光’基金会与部分官员、企业家的资金往来关键记录保住了。这次攻击也让我们确认,对方拥有顶级的网络战力,我们的数字防线必须升级。”
林小虎点了点头:“安全是第一位的。苏记者,你新的安全点已经安排妥当,所有电子设备都会进行最高规格的防护。数据的价值在于关键时刻的运用,不必急于一时。”
陈默的声音紧接着响起,带着明显的振奋,冲淡了一丝压抑:“我们这边有好消息!利用上次齐天和小虎搞到的那个干扰装置和口供,我们向相关部门提交了证据,对‘星辉网络’提起了商业不正当竞争诉讼!虽然官司还在流程中,但舆论和监管压力已经让他们焦头烂额,那个‘智慧安防’项目的干扰明显减弱了!我和李哲,还有项目组的同事,这几天脑子都清醒多了!”
李哲补充道,语气中带着分析后的冷静:“不仅如此,我们怀疑‘星辉网络’可能正在被其背后的势力暂时放弃,或者要求保持低调。他们在商业上的其他小动作也收敛了很多。这或许意味着,对方在调整策略,或者……我们的反击打到了他们的痛处。”
齐天懒洋洋的声音插了进来:“要我说,还是直接砸了他们老窝最痛快。不过这次能帮上忙,感觉还不赖。”他虽然嘴上不饶人,但能听出一丝参与了“正事”的微妙成就感。
这时,一个稍显怯懦的声音加入了讨论,是李文:“我……我这边也有点发现。通过分析那次峰会使用的精神引导信号残留,以及从那个被破坏的紫色水晶碎片中提取的能量特征,我发现它们与‘忘忧贴’使用的萃取技术,在底层编码上存在高度同源性。这证实了它们都源自同一个技术体系。而且……我怀疑,那个‘情绪共振放大网络’,可能只是某个更庞大系统的一个……一个应用模块。”
更庞大的系统?众人心中都是一凛。
林小虎沉吟道:“李博士,你的意思是,我们之前破坏的,可能只是他们武器库中的一件武器,而非武器工厂本身?”
“可……可以这么理解。”李文确认道,“根据零散的数据碎片推测,那个真正的核心系统,可能被他们称为‘基石’的东西,其功能和影响范围,将远超我们目前的想象。”
会议的基调从应对危机,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和信息整合。每个人都带来了自己领域的信息和成果,彼此补充,拼凑着“梦魇工程”及其“心壤计划”更加完整的画像。
苏清雪提供了对方在舆论和现实层面的行动模式;陈默和李哲揭示了对方在商业和常规领域的渗透与干扰;齐天证明了非常规手段的有效性;李文则从技术层面解析着对方的力量根源。
林小虎感受着信息在网络上流动、碰撞、融合,心中那股因连续受挫而产生的阴霾渐渐散去。他意识到,这个网络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被动防御和互助,更在于它能主动地、多维度地收集和分析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洞察和打击敌人。
“各位,”林小虎的声音透过网络,清晰地传递到每个节点,“我们刚刚经历了一次攻击,但我们守住了,并且获得了更多关于敌人的情报。这证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信息共享,对方并非不可战胜。”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们的任务是巩固自身。苏记者,数据保存和你的安全是首位。陈默,李哲,抓住机会推进你们的项目,这是我们在正常世界里的立足点。齐天,继续监控地下世界的动静。李博士,深化你的技术分析。”
“而我们所有人,”林小虎加重了语气,“需要更加留意身边的异常,不仅是直接的威胁,也包括那些看似巧合的、细微的不协调。‘梦魇工程’擅长利用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缝隙。这张网,不仅要能抵挡明枪,也要能过滤暗箭。”
会议在一种更加团结和坚定的氛围中结束。每个人都明确了自己的任务,也对整个网络的存在价值有了更深的认同。
会后,林小虎单独联系了墨老,将李文的发现告知。
墨老听完,沉默片刻,缓缓道:“‘基石’……若其真为系统核心,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今对方攻势受挫,必会更加谨慎,也可能加速‘基石’的完善或启动。找到它,是关键。”
“我知道。”林小虎目光坚定,“但现在,我们有了更多的眼睛和耳朵。这张网,会帮我们找到它。”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攘的街道。曾经,他是孤身一人面对这些阴影。而现在,他身后站着一群因“因果”而连接起来的同伴。他们或许力量不等,领域不同,但汇聚在一起,却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合力。
网络的韧性,不在于某个节点多么强大,而在于连接本身是否牢固,在于信息与力量能否顺畅地流动与互补。
这一次,他不再是独自持灯的守夜人。他的身后,有点点星火,正逐渐连成一片,照亮更广阔的黑夜。而他要做的,就是守护好这片星火,让它们能够持续燃烧,直至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