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扩散引发的风波,在寒川朝廷采取“分级管控、疏堵结合”的策略下,表面上逐渐平息。西凉境内的仿制工坊被雷霆摧毁,贸易区的秩序得到整顿,非核心技术的输出也开始有序进行。然而,无论是林牧之,还是陈烁、皇甫嵩等核心重臣,都清醒地认识到,那些流于市面的仿制品,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对寒川国运构成致命威胁的,是对核心技术——诸如“雷龙炮”的精密膛线制造工艺、磺胺的完整合成路线、蒸汽机的高效锅炉设计、乃至“跃迁计划”中关于电学和微观世界的最新发现——的觊觎与窃取。随着寒川国力的蒸蒸日上和外部势力的警觉加深,针对这些核心机密的渗透与窃取行动,变得更加隐蔽、狡猾,且不乏来自内部的隐患。一场围绕核心技术守护的、没有硝烟的暗战,骤然升级。
这场暗战的警报,是由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拉响的。工造总局下属,负责“雷龙炮”核心部件——液压缓冲复位装置研发与生产的“神机坊”,新招募了一批学徒。负责背景审查的技安署官员按例进行复核时,发现一名叫张二狗的学徒,其籍贯档案中关于其父母早年经历的描述,与地方户籍存根有细微出入。这种出入在以往或许会被忽略,但在皇甫嵩三令五申“核心部门,审查务求毫厘不爽”的严令下,这点异常被立刻上报。
皇甫嵩接到报告,并未立刻抓人,而是下令对张二狗进行秘密监控,并彻查其介绍人及同期入坊的所有人员背景。这一查,竟牵出了一条隐藏更深的线。张二狗的远房表叔,一个在京城开杂货铺的小商人,近期与一个来自云梦泽的皮货商交往甚密,且其铺子的收入远高于正常水平。更令人心惊的是,通过跟踪这个皮货商,皇甫嵩的暗桩发现,其竟与奥伦特帝国使馆的一名低级事务官有过隐秘接触!
“跨势力勾结?”皇甫嵩在御书房向林牧之汇报时,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陛下,此事绝非孤立!一个看似针对‘雷龙炮’技术的窃密行动,背后竟可能牵扯到云梦泽甚至奥伦特!其目标,恐怕不仅仅是某一项技术,而是旨在摸清我核心军工体系的运转模式与薄弱环节!”
几乎与此同时,格致学院“异域格物研究所”也传来异常报告。一名负责整理奥伦特学者阿尔贝托爵士留下的几何学笔记的年轻助教,在归还资料时,被发现试图用特制的药水隐形誊抄一份关于多级齿轮传动比计算的复杂公式草稿——这份草稿与“跃迁计划”中某型新型机械的传动设计高度相关。被抓现行后,这名助教崩溃招供,他是被一位“赏识他才华”的西域学者重金收买,要求他尽可能收集研究所内所有涉及精密计算和机械原理的手稿。
两起事件,虽然都被及时发现并挫败,但其针对性和渗透的深度,让林牧之深感震怒与忧心。他意识到,对手的间谍行动,已经不再是零散的、低水平的窥探,而是有组织、有预谋、针对性强、且开始利用学术交流等合法渠道进行渗透的系统性攻击。
“传旨!即刻起,所有涉及核心技术的机构、人员、资料,安保等级提升至最高! 皇甫嵩,朕命你亲自坐镇,对工造总局、格致学院核心部门、天工苑、乃至‘跃迁计划’所有参与人员,进行一次彻底的、地毯式的秘密审查!宁可错查,不可漏过!”林牧之的声音带着冰冷的怒意。
一场代号“清源”的内部肃查行动,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迅速展开。皇甫嵩的铁腕之下,一批隐藏的更深、或意志不坚定被拉下水的内鬼被挖出,其中甚至包括一名工造司的中层官员和一名格致学院的讲师。审查过程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恐慌和人人自危的情绪,部分研究人员抱怨受到了不信任,工作积极性受挫。
陈烁面对内部出现的裂痕和外部日益严峻的窃密压力,心情极为沉重。他在值房内,对前来商议的皇甫嵩叹道:“皇甫大人,如此严防死守,虽有必要,然长此以往,恐寒了科研人员之心。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间谍手段层出不穷,单靠审查与惩罚,恐非长久之计。”
皇甫嵩冷然道:“陈大人,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心寒总比国破好。然,大人所虑亦有道理。依你之见,当如何?”
陈烁沉思良久,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堵不如疏,守不如创。我以为,守护核心技术的根本,不在于建起多高的围墙,而在于让围墙内的东西,变得让围墙外的人无法轻易理解和复制,并且让围墙内的更新速度,远超墙外的模仿速度!”
他提出了一个系统性的守护策略:
“其一,技术加密与分级知悉。 对最核心的技术资料,不再使用明文图纸和配方。可设计一套只有核心人员才能掌握的‘密语’或‘代号系统’,将关键参数、工艺流程进行加密记录。同时,严格划分知悉范围,非必要人员,绝不接触完整技术链。”
“其二,流程分解与隔离。 将复杂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流程,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环节,由不同的、互不统属的团队在不同地点完成。比如,造一门炮,甲组只负责钢材冶炼,乙组只负责炮管锻造,丙组只负责膛线刻画,丁组负责最后组装。如此,即使某个环节被渗透,也无法获得完整技术。”
“其三,引入‘技术陷阱’与‘独特标记’。 在可能外泄的技术资料或样品中,故意嵌入一些极细微的、难以察觉但具有识别性的错误设计或材料配比(技术陷阱),一旦外界依此仿制,必然失败或性能大减。同时,在核心部件上留下独特的、无法仿制的物理或化学标记,便于追溯来源。”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加速迭代,保持代差。 我工造司与格致学院,必须跑得更快!当对手还在破解我们上一代技术时,我们的新一代产品已经问世。要让他们永远处于追赶的状态!”
陈烁的策略,将技术守护从被动的“看管”,提升到了主动的“设计”和“竞赛”层面。皇甫嵩听完,阴鸷的脸上也露出一丝赞许:“陈大人此策,大善!可谓制度性、技术性防御相结合。我技安署负责制度审查与外部监控,你工造司负责技术层面的加密与迭代。内外兼修,方为固本之道!”
两人的方案得到了林牧之的批准。寒川的核心技术守护体系,由此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升级。工造总局内,开始推行“密语”记录法;关键产品的生产线被拆分迁移;陈烁甚至亲自设计了一些精巧的“技术陷阱”,等待不轨者上钩。
数月后,一次小规模的检验机会到来。寒川情报司故意通过一个被控制的“内线”,向云梦泽的间谍传递了一份经过篡改的、包含了“技术陷阱”的“简化版磺胺合成工艺”。不久后,消息传来,云梦泽的工匠依此“工艺”进行试生产,不仅屡屡失败,更在一次操作中因配方比例错误引发了小规模爆炸,损失惨重。此事极大地打击了云梦泽窃取磺胺技术的信心。
消息传回,陈烁和皇甫嵩相视一笑。陈烁对身边的年轻工匠们说:“看到了吗?真正的守护,是让你的技术,即使摆在敌人面前,他们也学不会,用不了! 而这,靠的是我们不断钻研、不断创新的大脑!”
林牧之得知后,欣慰地对左右重臣说:“经此一役,我寒川方算真正领悟了核心技术守护之精髓。科技之利,在于锋芒,亦在于莫测。 唯有将二者结合,方能使我寒川立于不败之地。”
核心技术的守护,不再仅仅是安保条例和惩罚措施,而是融入了寒川科技研发的每一个环节,成为一种内在的基因。它使得寒川的科技堡垒,不仅外墙高耸,更内藏乾坤,令一切觊觎者望而生畏,无从下手。这场暗战的胜利,为寒川在即将到来的、更加激烈的科技与国力竞争中,赢得了最宝贵的战略主动权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