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营大军仓皇撤退的烟尘尚未完全散去,北狄铁骑南下肆虐的烽火已燃遍北境。然而,对于黑水涧新城而言,强敌压境的致命威胁暂时解除,他们奇迹般地在那场看似必败的围城战中存活了下来。劫后余生的狂喜与疲惫交织,弥漫在尚未散尽硝烟味的空气中。
时值深冬,岁末将至。寒川地处北境,寒风凛冽,大雪封山。往年的这个时节,往往是百姓最难熬的日子,饥寒交迫,朝不保夕。但今年的黑水涧,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景象。
尽管外部局势依旧严峻,北狄兵锋直指雍州,朝廷的态度晦暗不明,但新城内部,却在林牧之的强力组织与《新城律》的保障下,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与活力。
水泥工坊昼夜不息,产出的水泥不仅用于加固大战中受损的城墙与工事,更开始铺设主要街道,修建公共粮仓与坚固的民居。砖窑烟火熊熊,红砖砌筑的屋舍在一片焦土与简易窝棚中拔地而起,地火龙与火墙系统让屋内温暖如春,与屋外的冰天雪地形成鲜明对比。蒙学堂书声琅琅,工坊内机杼声声,屯垦区虽因战事与季节未能大规模收获,但地窖中储存的土豆、萝卜以及狩猎队带来的肉食,足以让大多数人免于饥馑。
这是一个在废墟与战火中顽强生长出来的、前所未有的奇迹。
“新城初立,历经血火,百废待兴,然根基已固,人心已聚。”指挥所内,炉火熊熊,林牧之望着窗外纷飞的大雪,对苏婉清、王玄策、郑知远等人道,“岁末寒冬,正当抚慰人心,激励士气,彰明功过,以启来年。我欲举办‘年终大庆典’,犒赏军民,共度新年。”
“大庆典?”苏婉清美眸一亮,“正当如此!大战方歇,军民疲惫,正需盛事以振精神,聚拢人心。”她迅速心算,“库中粮肉、布匹、工坊产出尚有盈余,可支用部分,以为犒赏。”
王玄策抚须赞同:“甚善!可借此盛会,依《新城律》与工分簿册,公开颁授田宅,赏功罚过,使民众明见公平,更添归属之感。”
郑知远哈哈大笑:“好!让弟兄们也松快松快!俺这就去安排巡防,确保庆典安稳!”
计议已定,命令下达。整个新城如同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始为这场特殊的庆典忙碌起来。妇孺们清扫积雪,装饰坊门;工匠们赶制彩灯、锣鼓;厨役们准备食物;各坊、各队则忙着统计功绩,上报评优名单。
......
庆典当日,雪后初晴,阳光洒在银装素裹的山谷中,映照着新城中心清理出的巨大广场。广场中央燃起数堆巨大的篝火,火上架着烤全羊、炖肉大锅,香气四溢。四周悬挂着简陋却喜庆的彩条与灯笼。全城军民,只要未曾值守,皆汇聚于此,人声鼎沸,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与期待。
林牧之、苏婉清、王玄策、郑知远、禽滑厘、华棠等新城核心人物,登上了临时搭建的主席台。
王玄策作为司仪,首先高声宣布庆典开始,并简要回顾了新城一年来的艰难历程与辉煌成就:抗狄、防疫、建城、授田、立法、退敌...每一件事都引起台下民众热烈的欢呼与共鸣!
紧接着,便是重头戏——论功行赏!
依据《新城律》与工分记录,由苏婉清主持,王玄策宣读,对一年来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者,进行公开表彰与奖励。
“授田模范户,张三家,垦荒有功,授上田二十亩,宅基一处!”
“军工大匠,李铁锤,改良弩机,记大功,赏银二十两,精钢腰牌一枚!”
“巡护勇士,赵猛,杀敌三人,负伤不退,记战功,擢升队正,赏田十亩!”
“医护模范,王氏,救治伤员三十七人,赏布五匹,粮百斤!”
“蒙学优等生,王小虎,识字三百,算数精通,赏新衣一套,笔墨纸砚!”
...
一份份奖励现场发放,田契、银钱、实物、荣誉...看得人眼花缭乱,心潮澎湃!立功者昂首挺胸,倍感荣耀;围观者羡慕不已,暗下决心。公平与激励,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随后,对违反律法、工分不足者,也进行了当众宣布与相应处罚(多为罚没工分或劳役),以示公允。
赏罚分明,全场信服!
仪式过后,便是欢宴。大锅的肉汤,烤得焦香的肉块,新蒸的黍米饭,甚至还有工坊新酿的、度数不高的薯酒,管够供应!军民围坐火堆旁,大块吃肉,大口喝汤,欢声笑语,其乐融融。长时间的紧张与压抑,在这一刻得到了彻底的释放。
林牧之亲自持杯,走下高台,向各桌敬酒,慰劳将士,问候工匠,鼓励农人,其平易近人的姿态,引得军民阵阵欢呼,爱戴之情溢于言表。
欢宴之后,文艺表演开始。有巡护队员表演的刚健武技,有工匠们合唱的夯歌号子,有蒙学孩童背诵的《三字经》与算术口诀,甚至有流民带来的家乡小调与杂耍...节目简陋,却充满生机与真情,掌声、喝彩声、笑声不绝于耳。
......
然而,在这片普遍欢腾的氛围中,也有冷静的目光在观察着一切。
皇甫嵩坐在相对安静的角落,默默看着这前所未见的军民同乐景象,看着那些百姓脸上真挚的感激与满足,心中波澜起伏。他出身高贵,见惯了京师奢华的宴饮,却从未见过如此质朴、如此充满力量与希望的场面。这里的“民”,并非他认知中浑浑噩噩的蝼蚁,而是有血有肉、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被有效组织起来的“人”。林牧之所建立的,绝非简单的叛军巢穴,而是一个拥有可怕潜力的新型政权雏形。他心中的天平,再次发生了微妙的倾斜。
华棠则对工坊展示的一些新式农具、医疗器具(简易担架、消毒设备)更感兴趣,不时与身旁的禽滑厘低声交流,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禽滑厘则更关注城墙的加固方式、篝火晚会中隐约展现出的通讯指挥效率,对新城组织的严密性与技术的实用性暗自惊叹。
......
夜幕降临,篝火越烧越旺,气氛达到高潮。
林牧之再次登台,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他没有长篇大论,只是用清晰而沉稳的声音,总结了过去,展望了未来:
“乡亲们!将士们!过去一年,我等携手并肩,历经生死,建此家园!寒川之名,是用血与汗铸就的!今日之饱暖,之欢庆,乃众人奋力拼搏所得!林某在此,拜谢大家!”他躬身一礼。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愿为二少爷效死!”的吼声。
林牧之直起身,目光扫过全场,声音陡然提高:“然,安乐虽好,强敌未远!北狄仍在肆虐!朝廷态度未明!寒川之路,依旧漫长艰难!望诸位勿忘今日之功,亦勿忘明日之危!来年,需更加勤勉!工坊需造更多利器!农田需产更多粮食!学堂需育更多英才!巡护队需练更强精兵!唯有如此,方能守护我等家园,方能让我等之子女,永享太平!”
“谨遵二少爷号令!”
“守护寒川!”
“万胜!”
...
群情激昂,士气高涨到了顶点!
就在这万众一心之时,林牧之宣布了最后一项,也是最为重磅的决定:
“为彰功绩,励来者,经公议,即日起,于新城中心,立‘英烈碑’与‘功勋榜’!凡为新城奋战牺牲者,无论军民,皆刻名于碑,永世铭记,家属由新城奉养!凡立大功者,刻名于榜,流芳百世!”
此言一出,全场肃然,随即爆发出更加热烈的、带着哽咽的欢呼!尤其是那些牺牲将士的家属,更是热泪盈眶,感激涕零!此举,彻底安定了军心,凝聚了民心!
庆典在最高潮中落下帷幕。军民尽欢而散,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满足、希望与坚定的光芒。
......
深夜,指挥所内,炉火依旧。
林牧之并未休息,他与核心层仍在总结庆典,规划来年。
“粮食储备需加倍,开春需扩大屯垦,引进新作物。”
“军工坊全力研发火器,尤其是野战炮与手铳。”
“蒙学堂扩大招生,增设格物、算学、医科专班。”
“向北、向西派遣商队兼勘探队,摸清周边地形资源,寻找盟友或贸易对象。”
“加强与白圭等行商的秘密贸易,换取急需物资。”
...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新年的蓝图已然铺开。
会后,众人散去。苏婉清留下,将一份精心整理的庆典开支与奖赏明细呈给林牧之过目,眉眼间带着一丝疲惫,却更显坚毅。
“辛苦你了,婉清。”林牧之轻声道。
苏婉清微微摇头,抬眼看他,眼中流光溢彩:“能见证并参与此等伟业,婉清...不辛苦。”她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只是...朝廷与狄人...”
“我知道。”林牧之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他们不会让我们安稳太久。所以,我们必须更快,更强。”
他转过身,看着苏婉清:“新的一年,寒川不会再被动防守。我们要主动出击,掌握自己的命运。”
苏婉清从他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锐利与野心,心中一震,随即重重点头:“婉清明白。”
年终大庆典的欢声笑语犹在耳畔,而寒川新城,已然将目光投向了更加波澜壮阔却又危机四伏的未来。
冰雪之下,新芽已在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