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涧新城在战云密布的高压之下全力运转,厉兵秣马,坚壁清野。京营大军压境的阴影,如同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然而,就在这风声鹤唳之际,新城内部,一场由《新城律》直接引发的风暴,骤然降临,将所有人的目光暂时从外敌吸引到了内部秩序的塑造之上。
流民的大量涌入,虽带来了劳力,也难免鱼龙混杂。部分早期抵达、已获授田落户的流民,凭借些许力气或狡黠,拉帮结派,欺压后来者,甚至暗中侵吞工分、强占田水、勒索财物,渐成气候。其中,尤以原为滦州屠户的张彪最为嚣张。此人膀大腰圆,性情凶悍,纠结了十余名泼皮无赖,自称“滦州帮”,垄断了新城一处新建屠宰场的差事,克扣肉食,强买强卖,稍有不从便拳脚相加,民怨沸腾,却因其凶恶及抱团,受害者大多敢怒不敢言。
以往,此类纠纷多由巡护队调解,多以罚没工分、训诫了事,难以根除。如今,《新城律》颁行,明确规定了“勒索财物”、“斗殴伤人”、“欺行霸市”等罪行的惩处细则,提供了彻底整治的利器。
一日,张彪等人故技重施,因强索“保护费”未果,竟将一名新来的冀州流民打成重伤,并抢其刚领到的工分牌。受害者家属悲愤交加,终于鼓起勇气,手持《新城律》刻本,直奔户政所公议堂鸣冤告状!
此事瞬间传遍全城,引起轩然大波。
“张屠户又打人了!还抢钱!”
“告了!去公议堂告了!”
“这回有王法了!看王先生怎么判!”
...
民众议论纷纷,目光聚焦公议堂。许多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亦有不少人期待新律法能真正为他们伸张正义。
王玄策闻报,神色凝重,即刻请示林牧之。
“此乃《新城律》颁行后首桩重大民案,民愤极大,影响深远。”林牧之目光冷冽,“正好借此案,彰律法之威,平民众之怨,净新城之风!公开审理,许民旁听,依律严判,绝不姑息!”
“玄策明白!”王玄策肃然领命。
公议堂设于新城中心广场,临时搭起高台。听闻要公审恶霸张彪,百姓从四面八方涌来,人头攒动,群情激愤。
张彪被巡护队押解上台,虽戴枷锁,仍梗着脖子,一脸不服,其党羽亦在台下叫嚣鼓噪,气焰嚣张。
王玄策端坐主审位,苏婉清、徐晃及几位坊长代表陪审。林牧之与郑知远则隐于一旁楼阁,静静观审。
“带原告、证人!”王玄策惊堂木(工坊新制)一拍,声震全场。
受害者家属涕泪交加,陈述冤情。多名曾被张彪欺压的民众,在新律鼓舞下,亦勇敢上台作证,历数其恶行:克扣肉食、强收保护费、殴打商户、调戏妇女...桩桩件件,令人发指。
张彪起初还狡辩抵赖,辱骂证人,气焰极其嚣张。
“放屁!你们血口喷人!”
“老子为新城杀猪宰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什么狗屁律法!老子不懂!”
王玄策面色沉静,命巡护队员出示查获的赃物(工分牌、勒索的财物)、验伤记录,以及多位证人的一致指认,证据链完整确凿。
“张彪!”王玄策厉声喝道,“《新城律·治安卷》明载:勒索财物,杖八十,罚没家产充公,劳役三年;故意伤人致重残,枷号三月,流放百里!数罪并罚,尔可知罪?!”
律条朗朗,掷地有声!台下民众屏息凝神。
张彪脸色终于变了,但仍强自嘴硬:“你...你们官官相护!欺负我们外乡人!我不服!”
王玄策冷笑:“律法之前,人人平等!何来内外之分?尔等恶行,铁证如山,岂容狡辩!来人!依律判决:首犯张彪,数罪并罚,判鞭笞一百,枷号示众三月,家产(田亩、工分)充公,刑满后逐出新城,永不得归!从犯李四等五人,杖八十,罚没工分,劳役一年!即刻执行!”
判决一出,全场哗然!刑罚之重,远超以往!
张彪如遭雷击,瘫软在地。其党羽面如土色,磕头求饶。台下民众在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震天欢呼!
“判得好!”
“王青天!”
《新城律》万岁!”
...
巡护队员上前,当众行刑。鞭笞声声,血肉横飞,张彪惨嚎求饶,再无往日嚣张。枷号木牌立起,上书其罪状。家产被当场清点抄没,部分直接补偿给受害者。
公正得以伸张,邪恶受到严惩!民心大快!
王玄策趁势高声宣讲《新城律》要义,强调法纪严明,鼓励民众勇于揭发不法,共同维护新城秩序。
公审大会,取得了空前成功。《新城律》的权威与公正,通过这场雷霆手段,深深植入了每个新城居民的心中。城中风气为之一清,以往横行霸道的痞赖之徒,皆收敛行迹,惶恐不安。
......
然而,法律的刚性执行,在赢得多数人拥护的同时,也难免触及某些人的利益,引来暗中的怨恨与反弹。
被惩处的“滦州帮”残余势力,以及一些自觉受到约束的既得利益者,不敢明面反抗,却暗中串联,散布流言,诋毁《新城律》过于严苛,王玄策滥用职权,林牧之纵容酷吏。
数日后,一起更为棘手、情法交织的案件,再次摆上了公议堂。
被告是一名老工匠,为军工坊骨干,技艺精湛,立功颇多。其子乃巡护队员,日前在边境巡逻时,与狄人斥候遭遇,英勇战死,尸骨未寒。老工匠悲痛过度,饮酒过量,与一商户发生口角,失手将其打伤(未致残)。
案件清晰,依律当杖二十,罚没工分。然其情可悯,其功可念。
台下民众议论纷纷,多认为应从轻发落。
“老刘头就这么个儿子,为国捐躯了,自己又喝多了,情有可原啊!”
“是啊,王法不外人情!”
“律法刚立,若法外容情,岂非自毁长城?”也有人质疑。
王玄策深感棘手,再次请示林牧之。
林牧之亲临公议堂。他先向老工匠深施一礼,慰其丧子之痛,彰其父子之功。全场肃然。
随后,他环视众人,沉声道:“老刘之功,新城铭记;丧子之痛,感同身受。然,功是功,过是过。律法之威,在于公平。今日因其有功而废法,明日他人便可因其有情而枉法。法纪一弛,万事皆隳!寒川强敌环伺,内无严法,何以凝聚人心,共抗外侮?”
他话音一顿,语气转缓:“然,律法亦非无情。律载:立功者可酌情减刑。老刘父子于新城有大功,其子更为国捐躯,依律可减其刑。判决:杖刑免半,罚没工分减半,仍须向伤者赔礼道歉,赔偿汤药。诸位可有异议?”
一番话,情理法兼顾,既维护了律法尊严,又体现了人道关怀,令人心服口服。
台下民众纷纷点头称善。老工匠亦泪流满面,叩首认罪受罚。
此事过后,《新城律》的公正与弹性,更为人所信服。
......
接连两场公审,树立了《新城律》的无上权威,新城内部秩序井然大治。然而,外部的危机,已迫在眉睫。
皇甫嵩深入京营大营,已数日未有消息传回。京营先锋骑兵,已出现在寒川旧县以南百里之外,游骑四出,侦察地形敌情,与新城巡护队发生了数次小规模摩擦。
战争,一触即发。
林牧之深知,内部整顿已暂告段落,必须全力应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
他下令:全城实行军管,一切为战事让路。王玄策兼任“军法官”,负责战时纪律与后勤仲裁。公议堂暂时关闭,所有案件由军法处快审快决。
然而,就在这大战前的最后时刻,那位一直冷眼旁观的皇甫嵩,竟突然返回了新城!
他风尘仆仆,面带疲惫,眼神却异常复杂,径直求见林牧之。
“情况如何?”林牧之直接问道。
皇甫嵩长叹一声,摇头道:“孙承宗...油盐不进。彼乃朝廷忠犬,只知奉命行事。老夫陈说利害,献上千里镜,言及寒川抗狄之功、北境屏障之重,彼皆不为所动,反斥老夫为叛臣张目,险些将老夫扣下。和谈之路...已绝。”
此结果,本在林牧之预料之中,他面色并无变化:“有劳先生涉险。”
皇甫嵩却话锋一转,压低声音道:“然,老夫亦非全无收获。于京营中,偶遇一故交,乃孙承宗帐下参军,暗中告知一绝密消息...”
他声音更低:“朝廷内部,对征剿寒川,并非铁板一块。有御史风闻孙承宗与雍州府勾结,虚报战功,耗糜粮饷,已上本参劾!且...北狄近日确有异动,似有大规模南侵迹象!孙承宗虽主战,然其麾下将领,多有顾虑,恐腹背受敌...”
林牧之眼中精光一闪!此消息至关重要!
“消息可靠?”
“八成可靠。”皇甫嵩道,“那参军与老夫有旧,且其家族在京师亦受排挤,故冒险透露。孙承宗急于剿灭寒川,亦有抢功避嫌、震慑内部之意。”
林牧之沉吟片刻,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原来如此...外强中干,内有隐忧。此战...或许尚有可为。”
他立刻召集郑知远、王玄策、苏婉清等核心人员,通报此情报。
“孙承宗急于求战,其军心未必稳固。”林牧之分析道,“我可利用其内部矛盾与北狄威胁,固守疲敌,待其生变!”
策略定下:依托坚城利械,固守待机!同时,派精干小队,潜入京营后方,散播流言,夸大北狄威胁,煽动其厌战情绪!
......
然而,就在林牧之部署方定之际,新城内部,一场由《新城律》审判所引发的后续风波,竟意外地牵扯出了更大的阴谋!
被枷号示众的张彪,在日夜煎熬与民众唾骂中,精神崩溃,为求减刑,竟向看守的巡护队员揭发一桩骇人听闻的秘密:指使他横行霸道、并试图在城中制造混乱的幕后主使,竟是一名早已混入新城、伪装成落魄书生的北狄高级细作!名唤“先生”,意图在朝廷大军攻城时,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此消息如同惊雷,迅速报至林牧之处。
“果然有内鬼!”郑知远勃然大怒。
“立刻全城搜捕那名‘先生’!”林牧之目光冰寒,“要活的!”
一场大规模的内部清查迅速展开。依据张彪提供的有限线索,王玄策调阅户籍册,徐晃排查流民记录,巡护队连夜出动。
然而,那“先生”极其狡猾,闻风潜逃,并在逃亡途中,狗急跳墙,竟试图点燃一处粮仓!
万幸巡护队反应迅速,将其围堵在一处工棚内。经过激烈搏斗,将其生擒,但一名巡护队员不幸殉职。
经连夜突审,那“先生”对其狄人细作身份供认不讳,并交代了数名同党(已被抓获)。其目的正是制造内乱,配合狄人与朝廷大军,一举摧毁新城。
案情大白,全城震惊!后怕之余,民众对《新城律》及严格的管理更加拥护——若非法律严惩张彪,岂能挖出如此致命的毒瘤?
林牧之下令:将狄人细作“先生”及其同党,押赴广场,公审处决!以此祭旗,振奋士气,凝聚人心!
次日,公审大会再次举行。细作罪行公布,民众怒不可遏。依《新城律》叛国通敌罪,判处斩立决!
血光溅起,人心激荡!
内患虽除,然外敌已至。
京营大军主力,已抵达寒川旧县,连营十里,旌旗蔽日。孙承宗遣使至新城下,投递最后通牒:限一日内,开城投降,交出首逆林牧之,否则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最后的和平面纱,被彻底撕碎。
林牧之立于城墙之上,望着城外黑压压的朝廷大军,接过劝降书,看也不看,撕得粉碎,掷于城下!
“告诉孙承宗!”他声音冷冽,传遍城头,“寒川之地,唯有战死的英魂,绝无跪生的降卒!要想进城,拿命来换!”
战鼓擂响,号角长鸣!
黑水涧新城的存亡之战,终于拉开了血腥的序幕!
法律建立了秩序,而战争,将检验这秩序能否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