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因内乱失去霸主地位,而管仲留下的改革体系,也因“无人维护”逐渐崩坏——这也印证了管仲的理念:“治国不仅要靠制度,更要靠‘明君+贤臣’的配合,缺一不可。”
六、历史“多维评价”:不止是“政治家”,更是“文明守护者”
管仲的影响远超“齐国霸业”,从不同角度看,他的角色截然不同:
- 从经济角度:他是“重商主义鼻祖”
他是中国古代少有的“不抑商”的政治家,甚至将商业提升到“与农业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认为“商业繁荣才能让百姓富足,百姓富足才能遵守礼仪”,这一理念比西方“重商主义”早了近2000年。
- 从文化角度:他是“华夏文明的屏障”
春秋时期,山戎、狄族等外族频繁入侵中原,若不是管仲辅佐齐桓公“北伐山戎、存邢救卫”,中原诸侯国可能被外族吞并,华夏文化也可能中断。孔子曾评价:“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没有管仲,我们可能要披散头发、穿左边开襟的衣服,即被外族同化),这是对他“文明守护者”角色的最高认可。
- 从制度角度:他是“封建改革的先驱”
他打破“井田制”“世卿世禄制”,建立“中央集权式”的行政、军事、经济体系,为后来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如商鞅变法)提供了模板——商鞅的“军功爵制”,本质是管仲“三选制”的延伸;商鞅的“重农抑商”,虽与管仲“重商”相反,但其“国家管控经济”的思路,却源自管仲的“盐铁官营”。】
评论区
「不期而遇: 1.盐铁专营
2.尊王攘夷
3.笼络人才
4.区域专营
5.军功爵制
6.小国奖励,打大国。胡萝卜大棒。」
「实验结果被智子锁死: 管仲的很多点子都是开创性的,从0到1很难」
「凯撒大帝86: 盐铁收为国有,为之后的统治者开辟了富强的道路」
「Lee??: 现在的美国就在用管仲的策略,无论军事还是经济」
「稻草人: 官窑老祖宗,哦,就是洗脚按摩是他发明的。他比老子,孔子都大100年,没有儒家的思想很多来自于他的影响,称他为圣人之师好不为过。他辅佐了尧舜禹汤部落后中华大地第一个霸主,李斯这些比他小了几百年,都是弟弟。管仲千古第一相绝对实至名归」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管仲当时的货币体制相当于未来的内源体制 足矣说明管仲的历史地位名符其实[赞]」
「学会放弃: 管仲太强太完美,以至于他找不到接班人,致使齐桓公晚节不保[呲牙]」
「时间煮雨我煮周先生: 管仲: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亮: 管仲还有一个发明女闾,为齐国经济取得决定作用。可惜现在没有了。」
「哈哈: 尊王攘夷九合诸侯武功,九惠之教文治,这个如果放在大一统时代,就是文治武功全了,百世帝师汉文帝缺了武功,唐太宗自己认为文治做的差点意思。」
秦始皇嬴政:“其术可用,其权当收”
嬴政扫六合、建帝制后,面对“如何将六国松散疆域拧成一统”的难题,看罢管仲生平,语气带着帝王独有的掌控欲:“管仲分‘国鄙’定区划,以‘叁其国伍其鄙’治民,倒有几分章法——朕设‘郡县制’,废分封,正需这般‘编户齐民’的手段,让天下黔首都在朕的管控之下,比分封诸侯靠谱百倍。他搞‘盐铁官营’,把利柄攥在国家手里,朕便设‘少府’管山海池泽之税,让天下铜铁、盐利尽归内库,既断了六国旧贵族的财路,又能养百万秦军,此术可学。
但这管仲也太‘专权’了——齐桓公竟让他‘不问君命,自行任免官员’,简直是把国政当自家产业!朕统一天下后,设‘三公九卿’,所有官员任免、政令发布,都得经朕点头,连丞相李斯都不敢擅自做主。管仲那套‘君臣共治’,在朕这里绝行不通——天下只能有一个声音,那就是朕的声音。他临终还敢管齐桓公‘用谁不用谁’,若换作朕的臣子,敢这般‘越俎代庖’,早把他贬去上郡修长城了!”
汉高祖刘邦:“能让百姓安,能让天下富,就是好本事”
刘邦刚推翻秦朝、平定项羽,面对“天下残破,百姓流离”的烂摊子,看完管仲故事,拍着大腿用沛县口音感慨:“这管仲是个实在人!不搞那些‘仁义道德’的虚头巴脑,先让百姓吃饱饭、有钱赚——他搞‘相地而衰征’,按土地好坏收税,不让老实农民吃亏,朕就废了秦朝的‘苛捐杂税’,搞‘十五税一’,还让士兵复员回家种地,给他们分田宅,不就是让百姓先安稳下来?他设‘女闾’吸引商人,让临淄变热闹,朕也让关中商人免徭役,鼓励他们把粮食、布匹运到汉中,天下人有饭吃、有衣穿,才不会再反,这道理跟管仲一样嘛!
再说他跟鲍叔牙那事儿——鲍叔牙不妒才,还把相位让给管仲,朕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啊!萧何推荐韩信,说‘若想争天下,非韩信不可’,朕就拜韩信为大将军,果然帮朕打垮了项羽。管仲当年是‘阶下囚’,朕当年还是个亭长呢!用人别管出身,只要能帮朕把天下治好,哪怕是项羽的旧部,朕也敢用。不过那齐桓公也太糊涂了,管仲都提醒他别用易牙、竖刁,他还不听,最后饿死宫中——朕可不能学他,晚年得听吕后、萧何的劝,别让小人坏了江山!”
汉武帝刘彻:“尊王攘夷合朕意,重商需改弦更张”
刘彻登基后,一边要应对匈奴南下的威胁,一边要削弱诸侯势力、强化中央集权,看到管仲“尊王攘夷”和“盐铁官营”的记载,语气带着战略家的兴奋:“管仲这‘尊王攘夷’,简直是为朕量身定做!他借周天子名义号令诸侯,北伐山戎、南压楚国,朕就派卫青、霍去病北伐匈奴,说‘替天行道,护我中原’,既打了匈奴,又让诸侯不敢有异心——当年朕搞‘推恩令’,也是借‘尊王’的名义,让诸侯把土地分给子弟,慢慢削弱他们的实力,跟管仲‘借王命制诸侯’的路子一样。
他的‘盐铁官营’,朕得学,但得改改——管仲还让百姓参与煮盐、采矿,只是收税,太‘松’了!朕要把盐铁全归朝廷管,设‘盐官’‘铁官’,不准民间私煮盐、私铸铁,这样一来,不仅国库能充实,还能控制地方豪强——那些诸侯、豪强靠私盐、私铁发财,才有实力跟朝廷叫板,把利柄收回来,他们就翻不起浪了。不过管仲那‘鼓励商业’的法子,朕不能用——商人重利轻义,把商业搞太活,百姓都去经商,谁来种地?朕得‘重农抑商’,让百姓安心务农,才能有足够的粮食养军队、供朝廷。”
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其稳民之法,可安乱世残局”
结束王莽之乱、亟需恢复社会秩序的刘秀,看管仲会聚焦“民生与集权”,他对着邓禹、耿弇说:
“管仲‘相地而衰征’不夺农时,孤推行‘轻徭薄赋’‘释放奴婢’,都是为了让战乱后的百姓安家——王莽乱改制度,把天下搅得民不聊生,管仲懂‘仓廪实而知礼节’,孤更懂‘民安则国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