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出生于广东一个商人家庭,父亲邓焕庄早年在上海、广州经营茶叶生意,家境殷实。当时的广东是晚清开埠较早的地区,中西交流频繁,邓世昌自幼便接触到西方器物与近代海防观念,对“海洋”与“海军”产生了浓厚兴趣。
1867年,清廷为建设近代海军,在福建马尾创办“福州船政学堂”,首次打破“满汉界限”“文武隔阂”,面向全国招收学员。18岁的邓世昌不顾传统观念对“军人”职业的轻视,毅然报名应试,成为学堂首届“驾驶班”学员。在校期间,他专攻舰船驾驶、航海天文、地理测量等近代海军课程,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据史料记载,他“精于测算,熟谙管驾”,连船政学堂总教习(外籍教官)都称赞其“明练刚劲,有干略”。
1871年,邓世昌以优异成绩毕业,随后登上福建船政水师的“建威”舰实习,开始了他的海军生涯。实习期间,他随舰巡航台湾、渤海等海域,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也深刻认识到晚清海防的薄弱——彼时中国沿海常遭列强舰船侵扰,而清廷旧式水师的木船、土炮根本无法与之抗衡,这也埋下了他日后“强海军、卫海疆”的志向。
二、海军建设与治军实践:从严治舰的“致远”舰灵魂
1874年,倭寇以“琉球船民遇害”为由出兵台湾,史称“牡丹社事件”。清廷虽最终以赔款妥协,但也意识到“海防危机”,开始加速组建北洋水师。邓世昌因能力突出,被调往北洋水师,先后担任“飞霆”“镇南”等炮舰管带(舰长),逐步成长为北洋水师的核心将领。
1887年,清廷从英国、德国订购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竣工,邓世昌奉命率队前往欧洲接舰。此次接舰全程由中国海军官兵自主驾驶,航程跨越印度洋、太平洋,历时近半年——这是晚清海军首次独立完成“跨洋航行”,邓世昌不仅要应对复杂的海洋气象,还要组织官兵进行实战训练,期间“无一日稍懈”。回国后,他被任命为“致远”舰管带,授予“总兵衔”(正二品),成为北洋水师中少有的“非科班出身却凭实绩晋升”的将领(注:北洋水师多数高级将领为福州船政学堂或留洋出身,邓世昌虽毕业于船政学堂,但未留洋,却凭借实战能力与治军水平脱颖而出)。
在管理“致远”舰期间,邓世昌以“严”着称:
- 纪律从严:他规定舰上官兵“每日操练不懈,夜间轮班值更,无敢懈怠”,甚至自己也与士兵同吃同住,拒绝搞“将领特殊化”;
- 技术从严:他要求官兵熟练掌握火炮射击、鱼雷发射、舰船维修等技能,每月组织实弹演习,“致远”舰的射击命中率在北洋水师中常年名列前茅;
- 思想从严:他常对士兵说“舰存与存,舰亡与亡”,多次强调“海军将士当以保家卫国为己任”,在舰上树立了强烈的家国意识。
正因如此,“致远”舰成为北洋水师中战斗力最强、士气最高的舰船之一,时人评价“致远舰官兵,皆有死志”。
三、甲午海战与壮烈殉国:黄海怒涛中的最后抉择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9月17日,北洋水师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今辽宁丹东东沟附近)与倭寇联合舰队遭遇,爆发了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黄海海战。
当时,邓世昌率领的“致远”舰位于北洋水师阵型的右翼,开战初期便与倭寇舰队主力“吉野”“高千穗”等巡洋舰展开激战。“致远”舰虽中弹多处,舰体倾斜、弹药将尽,但邓世昌始终站在舰桥指挥,拒绝撤退。当他看到倭寇舰队的旗舰“吉野”舰(当时倭寇最先进的巡洋舰)正在追击北洋水师的“定远”舰(北洋水师旗舰)时,毅然下令:“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随后,他亲自操控“致远”舰,开足马力向“吉野”舰冲去,意图用“撞沉敌舰”的方式与敌同归于尽,为北洋水师争取喘息机会。
遗憾的是,在冲向“吉野”的过程中,“致远”舰被倭寇舰队的鱼雷击中,舰体迅速沉没。邓世昌落入海中后,其随从抛来救生圈,他拒不接受,喊道“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随后,他的爱犬“太阳”(随舰多年的军犬)游到他身边,咬住他的手臂试图将其拖上岸,邓世昌为表殉国决心,毅然将犬按入水中,与“致远”舰250余名官兵一同沉入黄海,时年45岁。
四、身后评价与历史意义:跨越时代的民族精神符号
邓世昌殉国后,清廷追赠其“太子少保”衔,赐谥号“壮节公”,并在山东威海、广东广州等地为其修建祠堂(今广州邓世昌纪念馆即沿用当年祠堂旧址)。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评价他“忠勇性成,死事惨烈,实为海军将士之冠”。
从历史意义来看,邓世昌的一生不仅是晚清海军建设的缩影——他见证了北洋水师从筹建到鼎盛再到战败的全过程,也折射出近代华夏“救亡图存”的艰难:他虽有“强海军”的志向,却受制于清廷的腐朽、海防经费的挪用(如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舰队装备的落后(“致远”舰服役时已属老旧舰船,航速、火力均不及倭寇“吉野”舰),最终只能以“死战”的方式践行初心。
如今,邓世昌的事迹已成为华夏近代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他的“忠勇”并非对封建王朝的愚忠,而是对“保卫国家海疆、抵御外侮”的坚定信念,这种精神在抗倭战争、新华夏海军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都被不断传承与弘扬。2014年,华夏海军将一艘新型导弹护卫舰命名为“世昌舰”,便是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最好纪念。】
评论区
「浪漫秋色: 北洋水师亚州第一,为什么会全军覆灭?」
「回复:火炎焱燚: 二三十年没有买军舰了!已经落后了,而且没有炮弹」
「心如静水: 北洋水师的血染红了海洋,为北洋水师点赞」
「豌豆: 你们看到了吗?祖国强大了,不再任由别人欺凌!」
「大灵灵: 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有一颗跟敌人玩命的心,」
「雨艺美广告_: 慈禧为了过寿 把买炮弹得钱都花了」
「鸿雁飞飞: 我国的每艘航母战舰每艘渔船都是致远舰世昌号!致远舰永远与山河同在,我们中华民族和致远舰永存!」
「空白: 好心痛,我们不缺英雄,英雄手无寸铁才是我们的痛」
「上柏敏杰家宴: 一句撞沉吉野,是多么的无奈[流泪][流泪][流泪]」
「浙江大叔: 强力要求政府,下一艘航母要叫世昌号!民族英雄[感谢][感谢][感谢]」
秦始皇嬴政:“朕扫六合、筑长城,为的是护我华夏疆域永固。邓世昌此将,率舰撞敌、宁死不降,以一舰之勇抗外夷坚船利炮,其‘忠’与‘勇’,不输朕麾下北击匈奴的蒙恬!然,仅靠将领死战不够——若举国上下如秦之法度严明、兵器精良、军民一心,何惧外寇?此等英烈,当载入史册,其志可励后世,但其国之弊(指晚清军备废弛、制度腐朽),更当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