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在办公室里,争论完王峰的归属问题,时间来到了上午九点。
三封带着特殊使命的信件,在邮局内,经过一个晚上的分拣。
今天早上,在邮递员的配送下,差不多同一时间,到达了它们各自的目的地。
写给轧钢厂的那封信,跟当天的报纸一起,送进了厂长杨怀民的办公室。
但是因为杨怀民这几天,一直都在为聋老太的事操心着,杨怀民就连看报纸的兴趣都没有。
所以,这封夹在报纸堆里的信,只能是静静地躺在那里,更别说掀起一丝的波澜了。
写给贾张氏的那封信,是寄到95号院贾张氏家里的,自然也要等贾张氏下班回来后,才能看到了。
唯一只有写给市局的那封信,虽然也是夹在报纸堆里,送到了刘局的办公桌上。
不过,刘局可是非常的关心国家大事,刚一上班,就坐在了办公桌前,翻看起了今天的报纸。
然后,那封信就从报纸中,掉了出来。
看见掉出来的信,刘局放下了手里的报纸,拿起这封信,仔细的查看起来。
对他这种老公安来说,这种来路不明的信件,他肯定是不会第一时间就把它拆开来的。
首先观察的是信封上面的字迹,不是很工整,应该是一个新手的字迹。
邮票的位置,贴的是四分,应该是本市其它区寄过来的。
同区的,两分就够了。
暂时没有发现其它问题,刘局把信举过头顶,透过窗户外面的阳光,观察信封里面的情况。
除了信纸,没有发现信封里面,有其它的东西。
尽管如此,刘局还是从抽屉里,找出来一副白手套,戴上手套后,采用剪刀,剪开了新的封口。
摊开里面折叠的信纸,入目的第一眼字迹,跟信封上的字迹相同。
这会,刘局的心,总算是渐渐的放了下来。
他已经基本确定,这不是一封敌特的投毒信件。
放松了心态的刘局,开始随意的浏览起了信上的内容。
随着他一字一句的往下看,他的脸色,就开始逐渐、逐渐的严肃了起来。
等看完信纸上写的全部内容后,他“啪”的一声,,把信纸扣在了办公桌上。
“小李!小李!”
随着他的叫声,他的秘书小李飞快的冲了进来。
没等小李开口询问局长有啥事,刘局已经迫不及待的向他下达了命令。
“你马上去档案室,找一下50年的档案!
应该是发生在东城区那个红星轧钢厂,哦,那个时候,应该还是叫娄氏轧钢厂。
对,就是娄氏轧钢厂,有一个姓贾的电工,在车间里被人谋杀的案子。”
“找到这个卷宗后,就马山刚给我拿过来。”
吩咐完秘书,他马上抓起办公桌上的电话,让接线员接通林杰的办公室电话。
等电话接通,交代完事情,放下电话不到五分钟,林杰和马伟,就来到了他的办公室。
“看看吧,今天早上跟报纸一块送来的!”
刘局没有多说什么废话,直接就把信递给了赶来的两人。
林杰接过信,跟马伟两个人一起,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了信上写的内容。
“你们怎么看?这信上写的东西,会不会是真的?”
“应该是真的,这种事,没有必要写封信来逗咱们玩!
而且,这件案子,后来交给我们接手了,但是,一直都找不到有用的线索。”
林杰没有说出来,这件案子没有能够告破,一直都是他的一块心病。
现在,看到这封举报信,他终于看到了案子告破的希望。
而他之所以说的那么的肯定,是因为他已经知道了,这封信是谁写的了。
信纸上的笔迹,他一眼就认了出来。
李小兰当初在妇联的帮助下,来跟易中海谈判离婚,可是经过他的同意后,才能进行的。
那天,易中海被离婚,双方签字的时候,他正好是在场的。
按照办案纪律,两个人办理手续的所有材料,都是需要经过他们检查的。
双方签字确认的时候,他们也必须全程在旁边监督。
李小兰签字的字迹,至今,还没从他的头脑中消化。
所以,他一眼就认出了这是李小兰的笔迹。
心里立马就确定以及肯定,这封信爆料的,应该是事实。
他也想到了李小兰的用意。
当时,他还听妇联的人说起过,李小兰离婚后,就打算回老家生活。
那么,这封信一定是她在上火车之前,投递出来的。
对于李小兰的这种操作,根本就瞒不了他这种经验丰富的老公安。
不过,他并不打算把这些信息告诉局长。
他只要确信,这封信上写的内容,肯定是真的就行。
没有必要再去打扰这个可怜又苦命的女人!
能够在临走前,写这份举报信,对她来讲,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所谓一夜夫妻百日恩,她能做到这个份上,已经是帮了他的大忙了。
所以,再去纠结那个写信的人是谁,根本就不重要,也没有这个必要。
很快,刘局的秘书小李,抱着一本卷宗,满头大汗的跑了进来。
“局长,您看看是不是这起案子,上面记录的案情,跟您说的对的上号。”
“给我吧!”
林杰没等刘局伸手,就抢先把卷宗给接了过来。
然后,放在桌上,直接就打开了卷宗。
马伟也颇有兴致的凑了上去,三个人一起,仔细的看完了这份卷宗,
“没错,就是这个案子,我脑子里,一直都留有着印象。
现在,读了这封举报信,许多当时让我想不通的地方,现在,都可以对得上了。”
林杰作为当时负责这起案件的当事人,开始向来刘局和马伟,介绍起了这件案子。
“易中海,当时就在这个车间工作,案发时,他就在这个车间。
当时,我们向这个车间里的所有工人,都进行了问询。
事后,我们也在车间里,进行了详细的模拟。
最后确定,是有人在贾富贵检修电路的时候,故意合上了电闸,才导致贾富贵被电身亡的。
那个和尚电闸的人,据工人们反应,是个生面孔,从来都没有见过。
而且,等我们和军管会的人到达后,就再也找不到这个人了。
所以,我们当时非常肯定的就把这起事件,定性为故意谋杀。
但是, 谋杀的动机,我们一直都没有找到,也没想明白。
当初,我们甚至一度还怀疑,是敌特分子故意搞破坏。
但是,最后还是被我们排除了。
那个作案人,当时是怎么混进的厂里,还穿着厂里的工作服,但是我们也查无头绪。
现在,一切都清楚了。”
“易中海!易中海就是那个帮助那个家伙,混进工厂的内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