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喜气洋洋的走出了后院。
抬头看了下天色,又估计了一下时间,感觉现在去上班,好像还来得及。
这请假半天,可是要扣钱的。
易中海这老小子,其实骨子里,就是个非常抠搜和贪财的人。
老话说得好,财色,财色,一个贪色的老色痞,怎么可能不贪财呢?
不贪财的话,会随随便便的,就去认一个老鸨子当干妈?!
只能说,这老小子的表面功夫,伪装的相当到位!
当年,他从某个地方,学到了一点八面玲珑的脸皮功夫,自身的演技方面,天赋也还不错。
再加上在这个院里,有着名的阎埠贵,阎老抠这个标杆,作为衬托,
大家才没有发现易中海的抠门之处。
易中海又时不时的在院里伸张一些不用花钱的正义,
久而久之,院里人反而觉得,他是个极其大方的人。
能够从那个地方学到本领,又能经受聋老太考验,培养成为养老人。
不管别人怎么看,易中海肯定是有着自己不同于别人的过人之处的!
易中海还在犹豫着是不是回去上班,
眼睛不经意间,就瞟到了贾家。
突然间想起,今天既然是贾东旭报到的日子,那万一自己下午不在,贾东旭会不会被别的老师傅给截胡了?
想到这里,易中海又急了!
什么都不想了,赶紧就再次急冲冲的往厂里赶!
今天一个中午的时间,除了向老干妈问策,剩下的时间,易中海都花在了赶路上了。
别的不说,通过今天中午的赶路,易中海的脚力,绝对能再上一个台阶了。
辛苦赶路的易中海,一点都没意识到,他犯了一个严重的经验主义错误。
他上午去人事科打探消息。
人事科的人,跟他根本就不熟!
所以,易中海上午打听到的,仅仅只是贾东旭入职了,并没有打听到具体的岗位。
而他当时,还处于神识不太清的阶段,也没有细问。
当然,就算他想问,人家也不会告诉他详细情况。
贾家母子,可是娄厂长亲自领来本手续的。
人家怎么可能冒着被娄厂长责怪的风险,就把贾家母子入职的详细情况,告诉你这个自己都不认识的人呢?
而易中海的主观臆断,就是贾东旭这种年轻人,可能会被安排到车间,来当钳工学徒。
丝毫不会料想到,人家娄厂长成了贾张氏的花粉,爱屋及乌之下,把贾东旭安排到了后勤科仓库。
易中海这趟来回奔波,注定又是他自作多情下的一场空。
回到厂里,他没有急着就回去自己的三车间。
而是从一车间开始,一个车间,一个车间的仔仔细细的观察了一遍。
没有发现贾东旭的身影。
易中海又掏出那包精品香烟,向各个车间的能叫得上名字的,打听了一下。
得到了没有新的学徒工进车间的消息,这才把心放下,回自己三车间,找车间主任销假去了。
易中海刚进入三车间,跟车间主任销假的那会,
贾张氏正好带着贾东旭,施施然的经过三车间的大门口,踏上了回家之路。
这世间的事,有时候,就是这么的玄妙!
上午从厂办办公楼出来,母子俩原本准备打道回府。
可是,刚走到大门口,贾张氏就觉得有点不对劲。
啥不对劲呢?
聪明的贾张氏,不!是张小花同志,想了足足三十秒,就被她给想明白了!
现在这个时间回家,不得自己做中午饭吃?那不就是浪费自家的粮食?
作为“有便宜不占,就是王八蛋”理论的积极响应者,
贾张氏立马掉头,带着自己的好大儿,直接就去了她家的,嗯,是她未来工作的一食堂。
母子俩,一路打听着,来到了一食堂。
第一个碰见的,就是住同一个大院,又是同一个中院的,食堂副主任,何大清。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何大清,贾张氏,这两个中院老乡,在轧钢厂一食堂相遇。
吧啦吧啦,两人好似花儿遇上了清风,一通天南海北的胡侃。
然后,在何大清的带领下,贾张氏很快就跟一食堂的其它工作人员,打成了一片。
还没到中午开饭,贾张氏就成了所有人嘴里的花姐。
上午10点半,贾张氏第一次吃上了食堂免费的午餐。
吃的那是相当的饱!
吃饱喝足了,贾张氏抹干净了嘴巴,也没有立即离开。
正好到了中午开饭的时间,她自告奋勇的帮忙,给其他人打起了下手。
跑回家去,找老干妈诉苦的易中海,就这样,跟贾家母子,完美的错过了。
午饭结束后,吃的有点饱的贾张氏,感觉自己有点撑。
为了保持良好的体型,又自发的一起打扫起了食堂的卫生。
就这样,等她打扫完了食堂的卫生,又陪着大家伙唠了一会的嗑,
相约好明天再见,才在大家伙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离开了一食堂。
这个时间段,好巧不巧的,再次的跟易中海擦肩而过。
这一次又一次的巧合,似乎是上天的安排,注定了易中海与贾家的无缘。
贾家母子回到家后,贾张氏今天难得的没有去参加胡同口的碰头会,而是选择了睡午觉。
贾东旭则是安静在自己的房间,整理明天要带去厂里的书籍。
而在四合院外,
下午,不知道从哪一个胡同开始,传出来了一个最新的消息。
这个消息的传播和扩散速度很快。
几乎没过多久,就传遍了整个东城区的范围。
消息的主要内容,说的是南锣鼓巷那边,有个叫易中海的工人,
他几乎几年如一日的,一直在照顾他们后院的一位孤寡老人。
把这位孤寡老人当成自己亲妈一样照顾。
消息还爆料,他昨天去贾家,也是为了打算照顾这对孤儿寡母。
这则消息的中心思想,就是把易中海,说成了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一时间,针对昨天的那件事,两股截然相反的说法,在东城区范围内发生了碰撞。
有不少人的立场,开始发生了动摇。
到了晚上下班的时间,两种说法的支持者,就已经基本持平。
这就是聋老太上午出去一趟,一手安排的。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效果相当的好。
基本上,大家看待易中海的目光,已经不像昨天那样的嫌弃。
因为,他们已经分不清这两则消息,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这就是聋老太想要达到的效果。
在分不清真假的情况下,谁都没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算是被聋老太给玩明白,玩透彻了!
等到易中海傍晚下班的时候,就明显的感受到了不同。
今天路上,许多人看他的眼神,已经跟昨天完全就是两个样了。
易中海很快就想明白,肯定是自己的老干妈出手了!
要不然,不会这么快的就见效!
“这有妈的感觉,真好!”
易中海再一次的发出了这一番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