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坤宫
华妃居住的翊坤宫还是极尽奢华的所在,殿内陈设更是精美绝伦,并未因皇帝的久未踏足而有半点敷衍。
她还是众位嫔妃之首,尊贵非凡的华妃娘娘,宫中仅次于孙妙青的存在。
这会儿丽嫔、曹贵人相对而坐皆是静默不语,看着上首华妃冷肃的面庞,心中难免有些惴惴不安。
空气仿佛凝固,连烛火都摇曳得格外迟缓。
太监宫女垂首而立候在一旁,低眉敛目间不闻一丝声响。
华妃的思绪有些飘远,不由得想起刚刚看到皇上和孙妙青的场景,哪怕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冷落,却还是不由得觉得锥心刺骨。
她们刚刚只是在宫墙遇见,却见刚刚和皇后言笑晏晏的皇帝,转头看见她们时却目光瞬间转冷,犹如深渊中的寒星,冷冽而锐利。
华妃被这个目光所慑,愣愣的在风中站了许久。
失魂落魄回到宫中半晌回不过神。
少顷,
华妃才嗤笑一声,身子失力地向后一靠,摇曳的步摇垂珠叮当作响。
用手轻轻抚了抚额头、眼角下垂,嘴角勾勒出几分冷冽的弧度,怅然若失道:
“罢了,如今这宫中都是皇后的天下,六宫如同摆设可真真是好福气啊!”
为了家族她早就熄了其它的心思,只是今日见了皇上冷酷目光就如同针扎一般。
两人心里不禁松了口气,自从孙妙青进宫以来,嫔妃的宠爱就一日不如一日,如今又被册封为皇后,更是独得帝心。
对于废后以前她们还敢在翊坤宫蛐蛐几句,可对于孙妙青却不敢不敬。
要说心里没有什么想法自不可能的,可曹贵人本身就不得宠爱,平日只能与温宜公主相依为命。
平日里,皇帝想公主了,就让人抱到养心殿或永寿宫。
丽嫔容貌姣好,在潜邸的时候还算受宠,可皇帝登基以后,也渐渐失宠于圣上。
脱离了剧情不必打入冷宫对她来说也算是另一种的因祸得福,其他人的命运也各有改写。
是福是祸,全在个人怎么想了。
孙妙青打理后宫并不算严苛,按照规矩赏罚分明,份例中该有的绝不会克扣,时时还有额外的赏赐。
宫中嫔妃全部都失宠了,也少了其他人的捧高踩低、讥讽算计,日子竟比以前好过了不少。
人都是对比起来才有幸福感,比起以前在废后和华妃斗争的日日算计,如今的后宫生活对她们而言平淡倒也安逸。
毕竟盛宠于华妃如今也被皇上冷落,
除了少数人还在蛰伏观望,其他人几乎已经认命了。
曹贵人目光一转,嘴角含着几分莫名笑意,语气格外的意外声长:
“皇上体恤静妃娘娘和端妃娘娘身子不好,在宫中一直不能安心养病,三日前已经正式下旨静妃娘娘和端妃娘娘都去热河行宫修养去了,说起来就这过两日就要出发了,娘娘可要送一送!”
华妃白眼一翻,手不由自主的摸上了腹部,面上冷笑毫不遮掩,眼中寒光一闪:
“废后那个老妇和端妃那贱人也有今日,送、如何不送,本宫自然要去好好送送她们,过了明日,估摸着再难有相见之日,她们在这宫中碍眼,去了热河倒也算清净,但愿他们活得长长久久~”
华妃才听到这个消息,就在翊坤宫坤宫放声大笑,总算能一吐多年的郁气,对孙妙青的敌意都莫名消散了不少。
被远远的打发到了热河行宫,天高皇帝远,一应供给远不如在京城,又是被皇帝厌弃之人,指不定还要受多少冷眼。
在宫中碍于皇帝的不敢下狠手,去了几百里之外,身体本来就不好,日子长了有个三长两短是应当的。
丽嫔唯华妃马首是瞻,问言也跟着附和:
“娘娘说得是,若不是有太后娘娘,怕是废后连个静妃的位份也捞不到呢,至于端妃病殃殃的,哼!”
“行宫京城距离遥远,金银俗物这些东西都不必拿了,多准备些吃食,颂芝,本宫的库房里还有几匹“压箱底”的料子,你去收拾出来,既然要饯行总是要准备些好东西。”
华妃若是不去落井下石一翻也就不是华妃了。
颂芝高兴的应答一声,脚步轻快准备翻遍翊坤宫也要找些腐败的料子出来,再没有就到内务府去找。
至于吃食更简单了。
丽嫔和曹贵人小心翼翼的陪坐了半天,又拿废后和端妃做对比,磨干了嘴皮子,总算哄到华妃稍稍展颜。
曹贵人回了宫,抱着温宜在怀中逗弄,看着女儿粉雕玉琢的模样,心中暗暗盘算。
虽说现在皇后一家独大,可华妃到底有几分底蕴,年家在朝中虽然低调下来可也还在呢。
再者华妃虽然跋扈却也是个大方的主儿,不过捧几句好话堆几个笑脸,又有什么不能委曲求全的。
孙妙青万万不能得罪,年家和华妃也还不能放手,公主一定要在京城挑选一个好额驸才行。
回到了启祥宫偏殿,音袖压低声音面上带了几分庆幸道:
“华妃娘娘如今脾气好了不少!”若是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可没有这么轻易脱身。
曹贵人知道自己的情况,生下一个温宜公主已经是侥幸,曹贵人轻抚着温宜的柔嫩的小脸,眼中满是慈爱:
“宫中是非少了自然就好过了,华妃的脾气也收敛了不少,如今我们守着公主比旁人倒多了几分指望!”
温宜与龙凤胎差不多大小,若是好生谋划从小一起长大,未必不能有个更好的前程。
不急,她等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