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零者”那冰冷而残酷的“清洁工”本质,如同一盆掺杂着冰碴的冷水,将“火种联盟”内部最后一丝侥幸与幻想彻底浇灭。恐惧并未消失,但却转化为了另一种更加极端、更加决绝的情绪——要么在“清洁”中化为乌有,要么在反抗中杀出一条血路,没有第三种可能。
而那条被罗辑指明的生路,此刻就系于分析平台上那团被强行稳定住的“净化者”残骸之上。
王博士的实验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狂热状态。所有非关键项目全部暂停,所有资源、所有智慧,都集中到了对这团“神骸”的逆向工程上。
“星火”量子终端的恢复进度在巨大的压力下竟然再次飙升,达到了20%,幽蓝的光芒日夜不息,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大脑,疯狂地运算、推演、模拟着从“净化者”残骸中提取出的海量数据。
首要目标,是理解并复制其核心的“相位偏移”技术。
这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理解其底层规则后,用人类现有(以及从星际破烂中汲取的)科技树,进行的一次艰难的“转译”和“山寨”。
过程极其艰难。
“能量源无法复制!”一名研究员沮丧地报告,“它的核心是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奇点能量’,稳定输出‘有序熵减’效应,我们的聚变反应堆甚至无法模拟其亿万分之一!”
“力场生成逻辑过于复杂,涉及高维空间操作,我们的数学模型完全无法建立!”
失败的报告一个接一个。
但压力之下,也催生出了惊人的创造力与合作。
王博士放弃了完全复制的想法,转而寻求“功能替代”。他结合“概念稳定锚”的原理、从外星引擎核心散逸能量中捕捉到的规则碎片,以及“星火”优化后的能量回路,设计出了一种极其简陋、效率低下且极不稳定的——“伪相位力场发生器”。
这玩意儿体积庞大,能耗惊人,而且需要罗辑亲自进行最后的“概念校准”才能启动,效果也远不如“净化者”那般圆融自如,只能产生短暂而粗糙的相位偏转效果。
但就是这粗糙的“山寨货”,却让所有人看到了希望!
第一次测试,一台连接着“伪相位发生器”的装甲板,成功地将一道标准能量束偏转了15度!
“成功了!我们做到了!”实验室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许多研究人员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
罗辑脸色苍白地放下按在发生器上的手,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每一次“概念校准”都消耗巨大,但值得。
有了这个基础,更多的“山寨”计划被提上日程。
基于“伪相位发生器”的小型化版本,开始尝试集成到单兵护甲上,虽然目前只能覆盖关键部位,且持续时间以秒计算,但这意味着士兵们在面对“净化者”时,拥有了更长的生存时间和反击机会。
对“相位刺”的改进也在同步进行,目标是使其相位效果更稳定,穿透力更强。
莉娜的“概念战术小队”则开始针对这些粗糙的“山寨货”进行适应性训练。他们要熟悉新装备那短暂的生效窗口、巨大的能量消耗以及各种不稳定的故障模式,并将其融入新的战术体系。
整个“复兴壁垒”,仿佛一个巨大的、充满噪音和火花的山寨工厂,在争分夺秒地,用捡来的“破烂”和自身的智慧,拙劣却坚定地模仿、学习着来自星海的毁灭技术。
然而,就在这逆向前景看似一片光明之时,“星火”终端在一次深度解析“净化者”残骸的底层通讯协议时,捕捉到了一段极其隐晦、即将消散的反馈信息。
信息经过“星火”全力破译和还原,最终显示在主屏幕上:
【单位:净化者IV型 - 编号734】
【状态:严重损毁,核心功能离线,强制稳定(未知手段)】
【最终日志:检测到高优先级‘规则扰动源’(已标记)。遭遇强烈抵抗,战术评估更新:目标具备初步‘规则抗性’及‘技术模仿’能力。威胁等级:提升至‘清理者’级别。】
【自动警报:已触发。更高层级清理单位(清道夫级)已收到调度指令。预计抵达时间:未知(受跨位面航行变量影响)。】
清道夫级!
仅仅是这个名字,就带来一股远比“净化者”更加深沉、更加冰冷的寒意!
“清理者级别……清道夫……”王博士的声音干涩,“它们派来了更高级的‘清洁工’!”
实验室内的狂热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他们刚刚看到一丝对抗“净化者”的希望,更强大的敌人却已在路上!
罗辑看着屏幕上那冰冷的文字,缓缓闭上眼睛,感受着脑海中那因为持续“概念校准”而再次变得躁动不安的引擎核心。
他伸出手,按在冰冷的观察窗上,仿佛要透过这层障碍,触摸到那团代表着毁灭与机遇的“神骸”。
“来得正好。”
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混合着疯狂与冷静的弧度。
“正好用它们……”
“来测试一下咱们这批‘山寨破烂’的……”
“质量,合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