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五的深夜,何世清刚结束咖啡馆的兼职,带着一身咖啡香和疲惫回到清冷的住处。
手机屏幕适时亮起,是苏苗苗发来的信息,只有简短的几个字:[这次模考,年级第十。] 何世清的心脏猛地一跳,仿佛被注入了强心剂,满身的疲惫瞬间一扫而空。她几乎是立刻拨通了视频电话,手指因为急切而微微发抖。屏幕那头很快接通,苏苗苗的脸在台灯温暖的光晕下显得有些苍白,眼下有淡淡的青黑,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像落入了星辰,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翘着,带着一丝小小的、想要矜持却又掩饰不住的得意。
“真棒!苗苗你最棒了!”何世清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欣喜,眼睛弯成了好看的月牙,连日的劳累仿佛都被这个笑容驱散了。
“还好啦,”苏苗苗嘴上谦虚着,脸颊却泛起了淡淡的红晕,像抹了胭脂,“数学最后一道大题还是没完全做对,步骤分可能拿不全……”
“哪一题?快给我看看!”何世清立刻来了精神,仿佛还是那个无所不能的“清清姐姐”,她随手抓过桌边的草稿纸和笔,身体不自觉地凑近屏幕,好像这样就能离她更近一点。
于是,相隔千里的两个人,一个在南京狭小却充满个人痕迹的出租屋里,一个在故乡熟悉而温馨的台灯下,隔着冰冷的屏幕,却仿佛头碰着头,肩并着肩。何世清讲解的思路清晰,偶尔会停下来问“这里能听懂吗?”;苏苗苗则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是因为突然领悟了一个巧妙的解法,而和屏幕那头的何世清同时发出低低的、带着惊喜的惊叹声。时间在知识的流淌和心灵的无声贴近中悄然流逝。窗外,南京城璀璨的灯火与夜空中的孤星遥相呼应,而北方小城也已万籁俱寂,但这两个被一方屏幕连接的小小空间里,却因为彼此的陪伴、共同的目标和灵魂的共鸣,而充满了足以抵御一切寒意的温暖亮光。
视频的最后,苏苗苗仔细看着屏幕里何世清眼下无法掩饰的淡淡青黑,和她比离家时更显尖削的下巴,眉头微微蹙起,轻声说:“清清姐姐,你别太累。” 何世清笑了笑,那笑容里有疲惫,但更多的是满足和温柔,她摇摇头:“不累。想着你就在不远的地方,和我一样在努力,在朝着我奔跑,我就觉得浑身都是劲儿。”她顿了顿,声音放得更柔,像夜风拂过琴弦,“苗苗,你才是,要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别熬夜太晚。还有阿姨,你也多费心。等我,等我放假就回去。”
“嗯。”苏苗苗重重点头,目光焦着在屏幕上,里面盛满了浓得化不开的思念、心疼和无比坚定的力量。她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屏幕上何世清的脸颊,这是一个她们之间默契的、带着撒娇和抚慰意味的小动作。
挂断视频,房间瞬间陷入寂静,只剩下窗外远处传来的、模糊的城市噪音。何世清走到窗边,望着楼下街道上流光溢彩的车河和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剪影。秋夜的凉风从未关严的窗缝钻进来,拂过她的脸颊,带着都市特有的微尘气息。但她心中却是一片滚烫的坚定。她知道,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学业、经济、未来必然要面对的更复杂的社会目光和压力,一样都不会少。但此刻,她不再感到孤独和恐惧。因为有了明确的奔赴,所有的辛苦都变成了甜蜜的负荷,所有的等待都充满了意义。她们就像两颗运行在不同轨道上的星辰,各自发光,却朝着同一个引力中心奋力奔跑,终有交汇的一天。而那枚紧贴胸口的、带着体温的护身符,和心中那个熠熠生辉、刻入骨髓的名字,就是她永不迷失的、最亮的航标。